第一百零四章 以貌取人啊(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小轿车的,肯定不是一般人,估计是把车里的人当成省里的领导了。

    “以貌取人啊。”郑先农还晃晃脑袋,感叹一声。

    春城这地方,现在还是重工业基地,所以最多的就是大大小小的工厂。

    如今的工厂都是铁饭碗,可以说,进了工厂,吃喝拉撒,从孩子上托儿所,到老人病故,厂子都管。

    这样的日子,当然是幸福的,所以即便是物资不像后世那么丰富,但是人们脸上那种发自内心的笑容,还是令李卫国颇为心动。

    后来说这是最后的纯真年代,还真不是瞎说。

    李卫国手里要是有相机的话,一定要好好记录下这些难忘的镜头,因为这是一个时代的回忆。

    “王点长,咱们先找个招待所,安顿下来。”李卫国跟身后的王燕说道。

    王燕点点头,这座城市的招待所还是比较多的,一般的工厂,都有自己专属的招待所,负责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供销人员。

    不过李卫国他们可不属于采购员,也不知道罐头厂的介绍信能不能好使。

    终归是要试一试的,王燕看到前面有一个轴承厂的招待所,就叫李卫国把车停到门口。

    坐了六个多小时的车,下车之后,郑先农都有点不会走道了,活动半天腿脚,这才缓过来。

    王燕正要进去问问,却见厚重的玻璃门一开,跑出来两个穿着工作服的妇女,朝他们笑脸相迎:“欢迎欢迎,欢迎领导光临!”

    领导?

    王燕扭头瞧瞧小轿车,脸上也闪过一丝苦笑:好像也没错,这年头能坐得上小轿车的,可不是领导嘛。

    那些能买得起小轿车的暴发户,现在都还没发家呢。

    王燕摆摆手:“两位同志,我们可不是什么领导,我们是来春城办事的,想要住宿,这是介绍信。”

    她把介绍信递给其中一位妇女,那位服务员也就不到三十岁,仔细瞧瞧介绍信:“白山罐头厂,松江县的?”

    她望望小轿车,又打量一下李卫国他们仨,满脸狐疑,县城的一家工厂,都能有这么高级的小轿车了?

    李卫国便笑着解释一句:“我们罐头厂是外资企业,是来自岛国的外商投资,专门加工罐头,出口到岛国那边。”

    这样啊,那位服务员点点头,感觉好厉害的样子,外资企业,还能出口创汇。

    她哪知道,李卫国他们的罐头,现在连影儿都没有呢。

    于是服务员依旧十分热情地邀请李卫国他们进了招待所,嘴里还问东问西的,比如都生产什么罐头,有没有样品之类。

    郑先农摘下眼镜,擦拭着镜片上的雾气,嘴里就要说实话:“我们的罐头厂还……”

    李卫国连忙打断他:“我们的罐头,一般不在国内销售,在岛国都供不应求。”

    “那太厉害了,是水果罐头还是什么罐头?”服务员好生羡慕。

    李卫国就一本正经地说胡话:“主要是一些山珍罐头,就是山野菜,菌类这些,加工成罐头,岛国人最喜欢这些产品。”

    王燕和郑先农都听得一愣一愣的,他们第一次发现,原来李卫国还有睁着眼睛说瞎话的本事。

    不过仔细想想,好像李卫国也没说错,只不过事情还没发生呢。

    一边聊天,服务员一边给他们开好房间,两间房,王燕自己一间,李卫国和郑先农住一间。

    王燕表示自己就不用了,一会儿先回家看看,到时候就在家里住,毕竟在这住一晚,要花一块五角钱呢。.CoM

    一块五,其实也不少了。

    “也行。”李卫国点点头,毕竟知青难得回家一趟,当然要在家里住了。

    服务员用钥匙打开房间,这会儿可没门卡什么的。

    屋子里还算整洁,两张床,普通的蓝白格布床单,桌子上摆着茶盘,里面有两个茶杯和一个暖水壶,热水自己打。

    李卫国和郑先农简单收拾一下,主要是把后备箱里面的一麻袋冻鱼拿出来,叫服务员帮忙放到后院,免得化了。

    “这么多鱼啊。”服务员也瞧着眼热。

    鸡鸭鱼肉,在这个年代,都需要供应,自然也都是供不应求的。

    “我们厂子以后准备做鱼罐头,结果收购的鱼太多了,用不了,就到春城这边看看有没有销路。”

    李卫国觉得这服务员大姐挺热情的,于是也就拎出来一条,叫人家尝尝鲜。

    这可把服务员给乐坏了,这条大鲤鱼有三四斤重,平时她可舍不得买着吃,于是连声道谢。

    李卫国又拿出来两条鱼,去王燕家,总不能空手吧。

    “国子,不用拿了,你们就在这好好休息,我一个人回去就行。”王燕嘴里一个劲推辞。

    李卫国不由得眨眨眼,他觉得王燕的表现有点不大对劲。

    正常情况下,应该邀请去她家做客才对,难道是家里出了什么问题?

    想想上次卖山货之后,王燕就去邮电局寄钱,李卫国觉得,可能是王燕的家比较困难,所以不好意思邀请他们去家里吧。

    怎么说也是城市,再困难还能比大馒头屯那边困难啊,这女同志就是爱面子。

    于是李卫国便嘿嘿几声:“王点长,都到家门口了,我们要不去拜访一下,那可说不过去,回家我二哥非得骂我不可!”

    王燕脸上又纠结一阵,最后叹了一口气:“好吧,不过鱼就真不用带了,我家人口多,我带回来一面袋子松籽呢。”

    不带就不带吧,这次只是探探路,要是生意成了,以后大批量运来的时候再说。

    李卫国就帮王燕扛着松籽,还有一大包木耳,郑先农给拎着。

    王燕手上则拎着一兜子水果糖,还是在县里买的,好几斤呢。

    出了招待所,李卫国要开车,却被王燕给拦住,然后就一起坐公交。

    好家伙,正是下班的高峰,车里就跟装粘豆包似的。

    大多数都是单位职工,人家都有月票,李卫国花了一毛五分钱,买了三张票。

    李卫国对现在的春城并不熟悉,外面天已经眼擦黑,这个年代也没什么霓虹灯之类的,所以也不知道去哪。

    坐了快一个小时,车里的乘客也越来越少,李卫国往车窗外瞧瞧,感觉黑灯瞎火的,似乎已经到了郊区。

    终于到站了,下了车之后,王燕指指道边的一个大院子:“到了,这里就是我的家,从小生活的家!”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