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机会这不就来了嘛!(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个底儿也蒙上白纸,简易的万花筒就做好了。

    李小梅剪了些花花绿绿的碎纸片,扔进筒里,轻轻一转,里面就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哥,再给小雪也做一个呗。”李小梅还没忘了好朋友呢。

    李卫国干脆喀嚓喀嚓一通拉,把剩下的玻璃条子都给处理了,给村里的小娃子们做万花筒玩。

    这年头,啥东西都金贵,小孩子想找几块玻璃片,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这时候,李金梅悄悄找到李卫国,低声跟他说:“国子,坏了,咱家的存折不见了。”

    “姐,你放哪了?”李卫国也是一愣,定期的存折,谁都能取。

    “就放炕琴那块的炕席底下,用布包着。”李金梅说出了自己藏存折的地点。

    姐弟俩正在这研究呢,就看到李小梅放下万花筒,然后从兜里掏出一个小包,塞到大姐手上,还朝李金梅眨了两下眼睛。M..coM

    李金梅打开一瞧,存折都在里面呢,她这才彻底安心,伸手戳戳小当家的脑门:“你个小鬼头。”

    嘻嘻,小当家也呲牙笑了。

    当晚,李卫国就在家里摆了几桌,把田大贵和老村长他们都请了来。

    大伙边吃边聊,都挺高兴,毕竟最后还算是平安无事。

    喝了几盅小酒之后,赵广定就来劲了:“国子,这几天俺得照应水库那边,脱不开身,要不然,俺就拎着枪去找赵信那个老瘪犊子算账去啦!”

    “广定叔,辛苦你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咱们看着就好。”

    李卫国又敬了赵广定一盅,虽然赵广定没帮上啥忙,但是和翠花婶子一起,把鹿群还有养鸡场都照顾得挺好,就算大功一件。

    王大拿则开始揭老底:“广定你拉倒吧,还打枪呢,你会拉大拴咋滴?”

    赵广定也就是玩弹弓的水平,打枪还真不行,不过他嘴上也不肯认输:“嘿嘿,俺白天不会拉大拴,但是晚上在被窝行啊,不信你问问翠花,俺拉大拴的本事。”

    这老小子,说着说着就下道,没个正经的。

    大伙嘻嘻哈哈一阵,王队长说了件正事,主要跟李卫国有关。

    公社每年都要利用年前的猫冬时间,组织民兵进行训练,李卫国现在是民兵连长,明天开始,要领着大馒头屯的民兵,去公社报道。

    李卫国也乐呵呵地点头答应,说起来,他这个民兵连长,上任之后,都一直比较悠闲。

    “国子,小心点,赵信那家伙是武装部长,别找你小脚儿。”王大拿提醒了一句。

    李卫国点点头,眼睛里面精光一闪:报仇的机会这不就来了嘛!

    第二天,李卫国就开着小四轮去公社,车斗里满满登登,挤着村里二十名民兵,好家伙,就跟装豆包似的。

    民兵们一个个都穿着统一的绿色棉大衣,脚下是棉的解放鞋,手持步枪,还真像那么回事。

    当下的民兵,每年春冬两季,都要进行训练,战斗力还是很不错的。

    小四轮突突突跑了将近一个小时,就开到公社大院。

    已经有几个村的民兵陆续到达,距离近的,就走着来;也有坐大马车的,看到李卫国开着小四轮进院,都不免一脸羡慕。

    “还是你们大馒头屯牛啊,都变成机械化部队啦!”

    一个三十多岁的汉子,过来和李卫国打招呼,这是二道湾大队的民兵连长刘铁柱,李卫国也来公社开过几次会,跟这些同行都认识。

    李卫国把车停好,下来和刘铁柱握握手:“主要是我们离得有点远,铁柱大哥,你们那今年收成咋样?”

    刘铁柱摇摇头:“别提了,大田遭灾,还好秋天采了一些山货,贴补家用。”

    “我们那也一样。”李卫国也回道,他们这边不少村子都依江而建,情况差不太多。

    这时候又凑上来个光头大汉:“别听铁柱子打埋伏,他们大队的参园子,今年出参,听说把南韩的棒子都给招来了,肯定没少卖钱。”

    光头是向阳大队的王大光,绰号王大嘴,跟二道湾大队挨着,知道得比较多。

    刘铁柱嘿嘿两声,瞧那模样,肯定收获不错。

    参园子确实是个聚宝盆,虽然周期比较长,最少也得五年才能出售一茬人参,但是属于开张吃三年的那种。

    这两年放开了,也吸引来不少外商,尤其是南韩那边,特别钟爱人参,他们那边,把人参称作高丽参。

    在他们本国,野山参的资源是彻底没有,那就只能多吃园参,用数量弥补质量,所以进口需求非常大。

    种植园参,也在李卫国的计划之内,就忍不住多打听了一下。

    而王大嘴这家伙,嘴巴没有把门的,最能瞎嘞嘞,他又逮住李卫国说开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