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此事大有可为啊!(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李金梅终归有点不舍:“再喂两天吧,等水面彻底化开就好了。”

    等喂完之后,那些水鸟又都钻进棚舍里边,看来习惯养成之后,果然不大好改。

    李卫国索性也不管了,他开着四轮子,拉着几筐鸡蛋去县城,后面还坐着王大拿,身边放着几副七岔八岔的鹿角。

    车上还坐着吴小玉他们几个,是去县里报名参加预考的。

    坐在车斗里,已经能够嗅到春天的气息。

    道旁的树木,不再像冬天那样死气沉沉;反应最早的是柳条丛,已经微微有些泛黄。

    没错,柳条都是先泛黄,长出来毛毛狗,然后才开始发绿叶。

    在单调了一个冬天之后,柳条丛映入眼里,感觉充满生机。

    毛毛狗也是小娃子们的玩具,摘下来之后,放到炕席上,然后轻轻挠动炕席,绒毛受到震动,就会一点一点向前挪动,这大概就是它名字的由来吧。

    等到柳条刚刚冒出小小的嫩芽之后,那孩子们就更高兴了。

    撅一根柳条,用手轻轻一拧,柳条的外皮就会和里面的芯子分离,然后一路拧下去,最后轻轻一抽,就把里面的芯子抽出来,只剩下一层外皮。

    把外皮修剪一番之后,前端修理出来一个小舌头,就可以放在嘴里吹,娃子们把这个称作吹叫叫。

    比较粗的,吹起来声音低沉,哞哞跟老牛叫似的。

    细一些的,则声音比较清脆,吱吱的。

    现在的孩子们,基本没有买来的玩具,想玩啥,都是自己动手,从大自然里面获取。

    四轮子一路突突突的,先开到罐头厂,既然来县城,李卫国当然也要来这转一圈。

    “国子来啦。”岳建国热情地迎接李卫国,至于田大贵,已经带人去岛国那边联系销路。

    车间里面,还在生产,后期又从周边各县,收购上来不少金盾冻孤,加在一起,大概有五六万斤的样子。

    王飞也闻讯而来,还带来几瓶罐头样品,贴了商标,商标有华夏和岛国两国的文字,看起来还挺上档次。

    田大贵是领着高大林和王军去的,也带走了好几箱样品。

    就是岳建国和王飞心里有点忐忑,担心罐头做出来卖不出去,那样就惨了,指望在国内销售,连成本价都卖不上。

    李卫国安慰他们一番,然后就先去送鸡蛋,岳建国告诉他们回来吃饭,毕竟这边有食堂。

    卖完鸡蛋,吴小玉和葛卫红以及郑先农他们去教委报名,李卫国则和王大拿去了土产公司。….俩人一进土产公司,还是那股熟悉的硝皮子的味道。

    屋里比较空旷,而且也没有暖气,所以比外边还冷。

    几名店员都抄着袖,扎堆闲聊。

    刚出正月,他们这也没啥工作。

    李卫国二人来到收购药材的柜台前,里面站着一名梳着大辫子的姑娘,正在那翻着一本老旧的书籍,还是线装的。

    “同志,我们卖药。”李卫国招呼一声。

    那姑娘在书页上插了一张书签,然后抬眼望向李卫国:“同志,你卖啥药?带来了吧?我先瞧瞧。”

    姑娘长得挺周正,大眼睛毛都都的,睫毛比较长。

    李卫国就取出小布包,从里面拿出来一个油纸包,打开之后,一股刺鼻的味道立刻散发出来。

    “你这是麝香?”姑娘眨眨大眼睛,然后又摇摇头,“不对,怎么没有外面的毛壳儿,你这不会是假造的吧?”

    王大拿一听不乐意了:“说啥呢,把俺们当卖假药的是吧,老陈呢,咋不在这?”

    那姑娘这才瞧见王大拿,主要是柜台比较高:“您是问我师父啊,他在库房呢。您认识我师父啊?”

    一听这丫头管老陈叫师父,王大拿脸色这才稍微温和一些。

    这年头,还比较注重师承关系,拜了师父,那就跟亲人差不多,视师如父,可不是老师或者普通的师傅能比的。

    那姑娘也重新鉴别了一下柜台上的麝香,还轻轻地伸出小指,用指甲取了一丁点麝香,放在牙齿上,轻轻咬了一下,然后皱皱眉,眼泪差点下来,估计是被这股浓烈的气息给呛到鼻子了。

    “奇怪了,还真是麝香,可是怎么没有外面的毛壳?”这姑娘嘴里自言自语。

    咳,一声咳嗽传来。

    “师父,你来了,你看看这两位同志卖的麝香,感觉好奇怪。”大眼睛的姑娘看到老店员从后门走出来,立刻叫嚷。

    来的正是老陈,李卫国对他有点印象,当初卖人参的时候,就是这位老店员给掌眼的。

    “大拿兄弟,稀客稀客。”老陈先跟王大拿打招呼,然后目光落到李卫国身上,“你是去年的那位小李同志,又淘弄来什么好货?”

    “陈伯伯您好。”李卫国打了个招呼。

    王大拿则笑呵呵地跟老陈寒暄几句,然后指指刚才那个姑娘:“老陈,你这徒弟,本事还凑合,就是脑瓜有点不大灵活。”

    大姑娘被他说得有点不乐意,甩了一下大辫子。

    老陈则不慌不忙戴上老花镜,瞧了瞧麝香,又轻轻嗅了嗅,然后点点头:“品质上佳,大拿老弟,你这不是存心考校我这徒弟嘛,还非得把麝香都抠出来。”

    “哈哈,陈老哥,这回你也走眼啦!”王大拿哈哈大笑。

    老店员摆摆手:“不可能,这确定是麝香无疑。”

    在这干了几十年,他就是闭着眼睛,只闻闻味儿,就知道真假。….王大拿也忍不住开始卖弄:“这麝香,可不是我们杀了香獐子取出来的,而是掏出来的,活麝取香。”

    老店员皱着眉,摇摇头:“没听说过,活麝取香,怎么取?”

    “就是像掏耳朵似的,用小勺一掏,就掏出来喽。”王大拿用手指在耳朵眼里比划一下。

    “还能这么弄?”老陈思索一阵,然后眼睛一亮:“没准真行,那也就是说,你们年年都能卖麝香,而且还可能越来越多是不是?”

    王大拿点点头:“对头,所以老陈你可不许压价,不然俺们就拿大城市卖去啦。”

    “价格的事好说,给你按照特等品算,每克九块五毛钱。”老陈微微摇头,一副被你打败了的模样。

    王大拿则瞪大眼睛:“涨价啦?”

    在他的记忆中,一克麝香才四五块钱,好家伙,足足翻了一倍。

    王大拿当然激动了,他们这麝香有七八十克,那就是七八百块钱呢。

    最关键的是,每年都有一笔这样的收入;而且随着养殖规模不断增加,那还不跟滚雪球似的,越来越大!

    他正沉浸在美好的幻想之中,就听老陈嘴里说道:“大拿老弟啊,可真有你的,连这么巧妙的方法都能想出来,活麝取香,这要是推广到全国,那就好喽,功德无量啊。”

    老陈和王大拿相识也有些年了,以前只觉得王大拿和那些炮手差不多,只不过稍微厉害一些,拿来的货比一般人好。

    可是这次就不一样了,简直是高看一眼。

    他也是搞这一行的,当然知道,这活麝取香的法子如果确实可行,一旦推广,那对整个产业都会造成深远的影响。

    “王大叔,您喝水。”大辫子的姑娘还倒了一杯热水,恭恭敬敬地端到王大拿身前的柜台上。

    王大拿一边伸手去端水,一边笑呵呵地说道:“老陈啊,俺哪有这个本事,这法子都是国子琢磨出来的,哈哈哈!”

    老陈不由得一愣,目光唰的一下望向李卫国:嗬,这年轻人!

    王大拿还真有点渴了,结果手上却抓了个空,只见大辫子姑娘又把杯子给送到李卫国跟前:“李大哥,你可真厉害,喝水。”

    搞得王大拿也有点尴尬:见过看人下菜碟的,这咋还有看人挪水杯的呢?

    李卫国则笑着把茶杯送到王大拿手上:“其实都是大拿叔这个当师父的教得好。”

    哎幼,这下王大拿立刻感觉老脸有光,轻轻吹吹茶杯,美滋滋地抿了一口:“名师出高徒嘛,老陈啊,你选徒弟的眼光,比俺多少还差点。”

    结果又把人家姑娘给说不乐意了,拿毛都都的眼睛直瞪他。

    老陈依旧乐呵呵的,到了他这个年纪,也没啥可争的:“大拿老弟,你们这个法子,能不能整理一下,越详细越好。”

    李卫国一听就上心了:“陈伯伯,没问题。”

    老陈满意地点点头:“省里总公司的周厅长,以前在咱们县下放过,跟我关系还不错,到时候,我把你们这个经验给送上去,小李啊,要是能把这项技术推广到全国,那你就出名喽。”

    “谢谢陈伯伯。”李卫国倒是不在乎出名不出名的,主要是能保护那么多野生麝类,资源能够永续利用,才是他真正想要的。

    看到李卫国依旧神态平和,老陈也暗暗点头:这年轻人不骄不躁,还真不一般。

    这些材料,需要李卫国回去整理,约好下次来的时候,给老陈送来。

    然后老陈就取出一架天平,开始给麝香称重,一共是七十多克,卖了将近七百五十块钱。

    李卫国把厚厚的一沓钞票拿在手上,心里也满满都是成就感,这是他凭本事赚来的。

    而且这才刚开始,随着麝群不断发展壮大,在这方面的收入肯定也会越来越多。

    lq.

    隐为者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