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这也太神了!(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要化验的结果没啥问题,他们肯定还会再来。

    县里的领导也显然看出来这种苗头,既然秋田野菜厂那边指望不上,他们当然知道哪头炕热,估计等到明天,车间上的封条自然就会被揭掉。

    岳建国和王军他们也都心里欢喜,算算时间,正好前后一个礼拜。

    几个人都不由自主地将目光望向李卫国:说一个星期能解决,还真就解决了,这也太神了!

    等吃完午饭,金长顺颇有一种心满意足的感觉,于是向李卫国提议说:“李先生,我有一个不情之请,可否领我们去大山里面转转,实地考察一下。”

    这个想法,金长顺来的时候就想好了,一来是职责所在,二来嘛,他也很好奇,到底是怎样的大山,才能孕育出这么奇特的物种,竟然把他的胃溃疡都给吃好了。

    李卫国当然没意见,考察好啊,指不定又看上啥东西,就可以继续扩大合作的范围呢。

    于是他笑着点点头:“金先生,作为朋友,我当然十分欢迎。”

    说完他望望高书记和刘县长,毕竟现在可不像后来,老外在国内可以到处乱跑。

    “林子里面还是存在一定危险的。”高书记有些犹豫,万一出现点什么意外,他的责任就大了。

    刘县长则低声跟高书记商量几句,他脑子比较活,想的和李卫国差不多,也想看看有没有加大合作的机会。

    “那就抽调几名公安,小刘啊,我这腿脚不好,就辛苦你了。”高书记直接甩锅,他年纪大了,再干几年,平稳退休就好,不像刘县长年轻,还有进步的空间。

    刘县长也点头答应,这也是他表现的机会。

    于是定好明天早点出发,然后县领导就陪同外商离开罐头厂。

    等人都走了,罐头厂的人终于按捺不住,齐声欢呼起来,压抑了好几天的憋屈,一扫而空。

    田大贵也特别兴奋:“哈哈哈,俺就说秋田狗不是好得瑟,这下裤衩子估计都要赔光喽!”

    大伙也都畅快地大笑起来,不过像是王军和岳建国他们,也觉得这事有点巧,但终归是对他们罐头厂有好处,也没人去深究。

    李卫国跟大伙研究了一下以后生产的事情,然后就先行一步,回村等候,顺便也要稍微准备一下。

    到家之后,大伙都各忙各的,郑先农去了稻田那边,大姐李金梅也在养鸡场,刚结婚,这俩人也没歇着。

    李卫国也就去鹿场转了一圈,李大勐和金铁柱这哥俩都没回去,也在鹿场这边帮忙照看。….新运回来的梅花鹿,也都基本恢复过来,就是有点瘦,皮毛也干干巴巴的,一瞅就没有李卫国他们原来那些梅花鹿健壮。

    有骨头不愁肉,喂养几个月,应该就差不多了。

    最令大伙高兴的是,绝大多数母鹿,肚子里都揣着崽子,等陆续生产之后,又能多出来好几十只小鹿,届时总数量就会超过二百头,这规模就不小了。

    李卫国熘达一圈之后,又提出建议:所有的梅花鹿,还需要进行编号,最好都建立档桉。

    尤其是以后繁殖的时候,必须记录清楚,免得后代近亲繁殖。

    数量少的时候,自然不需要这些工作;但是种群扩大之后,这就很有必要,起码随便拉出来一只小鹿,你得知道它爹是谁呀。

    “国子,这档桉俺可整不了,俺拢共也不认识几个字啊!”赵广定这些有点发愁。

    李大勐和金铁柱这哥俩也好不到哪去,这个年代,农村的文盲属实有点多。

    “档桉必须有,可以回家叫孩子帮着登记,不然以后配种是个麻烦,要是近亲繁殖,对后代影响不好。”李卫国知道这件事可含湖不得。

    赵广定一拍大腿:“对呀,俺家俩闺女都会写字儿,国子,啥是近亲繁殖?”

    李卫国简单讲讲,赵广定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明白了,就像咱屯子的二彪子那样半生不熟的,爹妈是姑表亲,从他爹那边论,得管他娘叫姑,从他娘那边论,得管他爹叫舅。”

    “意思差不多吧。”李卫国点点头。

    赵广定立刻重视起来:“俺说二彪子咋彪呼呼的涅,原来根子在这呢,那咱们得把这些梅花鹿的档桉好好整着,别到时候整出来一群傻了吧唧的傻鹿。”

    几个人正说得热闹,施工队的栾大海也凑过来,水库这边的三间房也基本完工,他们几个准备收拾收拾,明天就回县城了。

    “大海老弟啊,那正好咱们晚上喝点,给你们送行。”赵广定嘴里张罗着。

    栾大海也笑着点头答应,在这边一个半月多的时间,他也跟大伙混熟了。

    而且这些日子好吃好喝的,栾大海也非常满意。

    原本他们还以为在这穷乡僻壤的,肯定要遭罪,结果还是享福来了。

    “大海哥,这回真是辛苦你们啦,眼瞅着过五月节了,明天都拿点鸡蛋鸭蛋回去,我大姐都给你们准备好了。”李卫国也衷心感谢,这年头没有个体的工程队。

    栾大海也哈哈大笑:“这还得连吃带拿的,国子兄弟,以后有啥活儿就吱声!”

    “大海哥,以后肯定少不了麻烦你。”李卫国知道栾大海以后也算小有实力的建筑商,双方的合作机会还很多。

    第二天,李卫国早早就做好准备,还特意叫王大拿和金铁柱这两名炮手随队。

    不到八点,几辆吉普车就开进村里,李卫国也把准备好的吃喝用具都装进车里,然后一起向山上进发。….吉普车勉强开到山脚下,剩下的就得步行了。

    刘县长陪同着金长顺和山口宏下车,另外还有商业局的赵局长,以及四名全副武装的公安。

    金长顺穿着一身休闲装,头上戴着遮阳帽,举目四望,只见群山巍巍,林海茫茫,也不由点点头:“真不错!”

    “很自然的风光,我喜欢。”山口宏也乐呵呵地表态。

    于是一行人沿着崎区的山路慢慢前行,这个季节,草木正在疯长,各种野花也争相开放,还有成群的蜂蝶林鸟,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这林子里的土壤很肥沃,非常适合栽培人参。李先生,你们有没有种植人参的打算?”金长顺兴致很好。

    没等李卫国说话呢,赵局长就接过话茬:“好啊,我们正打算扩大人参的种植规模呢,要是金先生肯签订收购合同,我们马上就能展开这个项目。”

    本来赵局长以为这次进山是趟苦差事,他平时在办公室里养尊处优惯了,所以心里不大乐意。

    想不到刚进林子,就来了大生意,这妥妥都是政绩啊,于是他伸手往周围的林子一指:“到时候,把这些林子都伐了,改成参园子,最少也有上千亩。”

    咳,李卫国则咳嗽一声,打断了赵局长兴冲冲的发言。

    赵局长有些不满,瞪着李卫国。

    李卫国笑着摇摇头:“金先生,毁林种参,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太大了,想必在你们国家,也不提倡这种事情吧?”

    在听了金铁柱的翻译之后,金长顺也连忙打了个哈哈,把这件事遮掩过去,在他们国家,谁要是敢这么干,就等着坐牢吧。

    而且种植人参,非常消耗地力,他们本国的土地,经过多年种植,已经不适合再栽种人参,而民众对人参的需求又非常大,所以才向这边大量进口的。

    李卫国的话,令赵局长很是不满,他使劲一挥手:“林子有啥用,种植人参这么大的效益,把林子砍了又如何,前些年砍的林子还少吗?”

    刘县长也发话道:“现在国家发展需要大量的外汇,要是种植人参能出口创汇的话,在林地种参,也未尝不可。”

    李卫国听得直眨巴眼睛:早知道就不叫你们来了。

    他知道这会儿的人,还没有那么强烈的环保意识,真要是因为这个,把林子砍了种人参,那罪过就大了。

    事实上,这种事情在今后的几十年,还真没少发生。

    因为林地腐殖质比较丰富,最适合人参生长,无论是品质还是产量,都远超普通的地域。

    别的地方,李卫国管不了,但是自己的家门口,却绝对不能出现这样的事情。

    于是他连忙解释道:“林地可千万不能毁,毁掉之后,几百年都恢复不了原状,所以国外才会坚决禁止这种行为,甚至还专门立法,金先生,我说的没错吧?”

    李卫国知道,自己人微言轻,没办法左右上边的决定。

    金长顺思索片刻,还是点点头:“李先生说得没错,在我们国家,随便毁林种参,是要判刑的。”

    要是换成别人,金长顺可不会这么坦率,但是对李卫国,他觉得除了生意之外,还有一份感情在。

    这么严重?

    刘县长也皱起眉头,开始思索这里面的影响。

    而赵局长则不管那么许多:“没关系,反正咱们国家又不管,而且我们也是为了更多地出口创汇嘛。”

    对这种鼠目寸光的人,李卫国一百个看不上:“毁林种参不可取,但是在山脚下的荒地,还是可以开垦成参园的,金先生如果有意,也不是不可以合作。”

    “而且还有更好的办法,比如可以移栽林下参等等,让人参在野生的环境中生长,功效和真正的野山参差不多,创造的价值也更高。”

    刘县长听得也很感兴趣:“小李,你说的林下参,大概需要几年?”

    lq.

    隐为者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