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我答应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要黑了,今天是赵广定在这值班,他没喝多,还知道给梅花鹿加点料。

    如今草木旺盛,梅花鹿也不怎么需要喂食,主要是晚上给母鹿加点精料,免得喂养小鹿的时候,奶水不足。

    “广定叔,你今晚回家睡吧。”吴小玉挣扎到地上,对着赵广定说道。

    这丫头,平时可不敢说这种话,都是酒精给刺激的。

    老赵卡巴两下眼睛,想说点啥,又怕吴小玉不好意思,就嘿嘿两声,点头答应。

    临走的时候,还拍拍李卫国的肩膀,轻声说道:“国子,悠着点。”

    李卫国扶着吴小玉进屋,直接把她放到炕上,然后冲了大半碗蜂蜜水,喂着她喝下去。

    吴小玉脸上,也终于渐渐有了一些血色,她的大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李卫国,嘴里絮絮叨叨:“国子,今天我把一切都给你,都给你。”

    “你个傻丫头,都成醉鬼了。”李卫国揉揉她的脑袋。

    吴小玉顺势把脑袋枕着李卫国的腿上,继续含糊不清地说着:“卫红回首都,去我家了,我爸爸终于回来啦,也重新开始主持工作,嘿嘿……”

    这姑娘傻乐一阵,李卫国轻轻帮她揉着脑袋,这确实是好事,难怪小玉这么高兴。

    “国子,我妈妈还问了不少你的事,卫红估计啥都说了。”吴小玉继续说着,她以前写信,已经跟家里说明情况。

    李卫国也笑着摇摇头,以葛卫红的性子,心里是肯定藏不住话的。

    “我妈叫卫红给捎过来一封信,叫我退亲,国子哥,莪从小到大,都听父母的话,但是这次我谁也不听。”

    吴小玉猛的伸出双臂,搂住李卫国的脖子,紧紧地搂住:“国子,我们永远在一起,谁也不能把我们分开。”

    她一边说着,一边扭动着身子,滚烫滚烫的。

    李卫国这才明白,原来不是这丫头喝多了,而是另有隐情,家里施压了。

    想想也能理解,毕竟在外人眼里,李卫国就是一个农村小子。

    “小玉,我答应你。”李卫国笑着抬起手,把吴小玉重新放到枕头上,然后有节奏地拍着她。

    他也想和吴小玉有所突破,但绝不是现在。

    “国子……”吴小玉嘴里念叨着李卫国的名字,不知不觉昏昏睡去。

    “你个傻丫头。”李卫国轻轻戳了下她的鼻子,然后也合衣睡下。

    第二天,李卫国早早就起来,发现大姐他们已经开始喂鸡。

    赵广定也来了,正在把鹿群从栏里赶出来:“嘿嘿,国子,这下你媳妇飞不了吧?”

    李卫国只是笑笑,然后拿着铁锹,开始清理鹿栏里面的粪便,把一挑挑的粪便都挑到粪堆,堆放起来,留着积肥。

    吴小玉也从屋里走出来,脸上红红的,去帮着李金梅他们喂鸡。

    瞧着吴小玉从屋里出来,李金梅也愣了一下,随即脸上露出笑意,说啥也不让吴小玉动手,把她给撵回家。

    看来大姐是误会了,李卫国也没有太在意,又去江里引鱼。

    水库上,王大龙他们俩,已经架着小船,开始捕鱼。

    清晨鱼类比较活跃,也是他们干活的好时候。

    鱼行开业也有半个月,情况越来越好,现在每天的营业额,都在百元左右。

    这是一项细水长流的生意,一个月就两三千,一年不显山不露水的,就能赚上两三万。

    忙活完鸡场这边的活计,李金梅就回家准备:给丈夫和四妹做行礼,被褥都是新的,还用缝纫机做了被罩。

    这个还是李卫国的提议,因为现在的农村可没有被罩,布料紧张,能有被里被面就不错了,顶多缝个被头,可以方便拆洗。

    李金梅挺细心的,吴小玉和葛卫红也跟着沾光,都得了一套新行礼,把葛卫红给乐够呛。

    这丫头还张罗着多带点山货,到时候给团里的老师打进步。

    就在忙忙碌碌中,一年一度的麦秋也正式开始。

    想想去年的涝套雨,大伙都心有余悸,所以都起早贪黑,赶紧收自个家的麦子。

    还好今年都是大晴天,顺顺利利把小麦收完。

    大伙脸上都带着笑容,小麦长势喜人,估计等打出来之后,产量能挺高。

    今年分田到户,除去交任务粮的,估计能剩几麻袋小麦,打出来千八百斤的白面。

    这放到以前可不敢想,非得好好整几顿大馒头,叫老老小小都吃个够。

    割下来的小麦又晾晒几天,就有人家等得着急,开始打小麦。

    这会儿可没啥机器,都是手工,耗时耗力,但是大伙偏偏干得无比起劲。

    “亩产两袋半!”第一个打完的谢老抠,汇报了产量。

    这里说的当然都是麻袋,装小麦的话,一只麻袋大概能装一百八十斤左右,两袋半,可不少了,亩产四百多斤,奔着五百斤去了。

    一般人家,最少都要种上五六亩小麦,产量超过两千斤。

    这消息传出来,大伙都乐了,也纷纷开始打场,基本上,亩产没有低于四百斤的。

    搞得王队长也纳闷:“邪了门啦,往年累死累活,也打不上两麻袋啊,亩产三百斤顶天了!”

    这些数据,都要记录在案,因为他们这边是试点,最后还得向公社汇报呢,公社再报到县里。

    李卫国知道,小麦的差别还不算大,等到高粱玉米黄豆这些下来,那产量提高得更多。

    农民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绝对能迸发出强大的力量,强大到超乎你的想象。

    不过呢,李卫国家里今年没种小麦,另外还有王大拿和赵广定以及徐大舌头等村民,家里也没种小麦,他们全是水田。

    没种也不要紧,今年可以出钱买啊,小麦的价格,也才一毛多,最高等级的才一毛四分钱一斤。

    往年粮食全都上交,有钱都没地方买去,今年不同了,大伙交完任务粮,剩下的可以自行处理,虽然开始这几年,还是都卖到粮库,但是价格不一样啊,能多卖钱。

    王队长家小麦种得最多,十亩地的,李卫国就买了几麻袋小麦,留着打面粉。

    价格,就按照粮库的收购价格来。

    不过给钱的时候,队长婶子说啥也不要:“国子,等你们大米打下来,就用这个换大米。”

    李卫国琢磨一下,也成,于是也就不提钱的事。

    至于王大拿他们,也都在别人家直接买小麦,都按照一毛四分钱买的,算是最高价。

    赵广定直接买了一千斤小麦,说是以后天天吃白面大馒头。

    一千斤小麦,对他来说都不是事儿,有三个月工资够了。

    到时候大米吃自己种的,不用花钱,一年下来,工资钱就能剩好几百,咋花都够用。

    李卫国还开着四轮子,领着几个人,去公社的米面加工点儿,把这几家的小麦都磨成面粉。

    这边的小麦,大概能出七个头的面粉,也就是去了麦麸子这些,最后能出百分之七十左右。

    一共得过三遍箩,中间那遍是最好的,留着包饺子烙饼,剩下的掺和到一起,留着蒸馒头。

    麸皮之类,就装回家喂猪喂鸡,都是上好的饲料。

    小麦分到各家之后,把大伙都高兴坏了,整个屯子里,都弥漫着蒸馒头散发出来的香气。

    大伙都吵吵:种了大半辈子地,还是头一回像今年这样,能敞开肚皮吃白面的。

    李卫国家不缺油,所以干脆烙油饼,大锅底下烧着柴火,一张张大油饼烙出来,然后用刀切成四份,油汪汪,香喷喷。

    “大姐,给我烙一张糖饼!”李小梅一边烧火,嘴里一边嚷嚷。

    李金梅也乐呵呵地给她和李小鹿烙了一张糖饼,小孩子都喜欢吃甜的。

    吴小玉和葛卫红他们,这些天也基本都在李卫国家里吃,随着几名知青回城,知青点已经散伙了。

    “国子,明天叫他们送鱼的时候,给王燕姐那边也送一袋面粉过去。”李金梅想得周到,刚夹起来一块油饼咬了两口,然后就跑到外屋地,干呕起来。

    这下把大伙都紧张坏了,连忙跟过去查看。

    李卫国倒是想到一件事:“回头把五奶奶请来,给大姐号号脉。”

    呀呀呀,李小鹿的小手也比比划划的,这段时间,接触长了,大伙也能看懂一些她独特的手语。

    “哇,金梅姐真怀孕了?”葛卫红嘴里咋呼起来。

    郑先农最是紧张,饭也不吃,直接去请老太太。

    不大一会,就见他背着五奶奶,大步流星跑回来。

    老太太伸手给李金梅搭搭脉,然后就一个劲点头:“大梅啊,你这是有喜啦。”

    哈哈哈,郑先农拉着李金梅的手,就知道傻乐了。

    其他人也都一脸欢喜,李卫军连忙叫大姐以后不要去鸡场那边,反正有林青照顾呢,大姐就好好在家里养胎。

    “哪有那么娇气。”李金梅也笑吟吟地摆摆手,感觉她俊俏的脸上,又多了一分母性的光辉。

    说完之后,她就拉着五奶奶也上炕吃饭。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