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要不要干掉他们?(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的。

    在友好的交流中,天色已经渐渐微明,坐在撮罗子里面的大山,忽然觉察到什么,眼睛里面寒光一闪。

    李卫国也有所警觉,随后撮罗子外面,响起了一阵叽哩哇啦的叫嚷,这次说的是俄语:“所有人都出来,接受检查!”

    大山站起身,李卫国敏锐地发现,大山手中寒光一闪,但是看去,却并没有发现他的手中有什么武器。

    李卫国朝着大山微微摇摇头,示意他不必轻举妄动,既然冒充土着,那就冒充到底好了。

    “这群混蛋。”乌依姆也皱起眉头,嘴里骂了几声,显然是对外面的毛子士兵不满。

    作为祖祖辈辈生活在这片土地的土着,对毛子当然没有好感,在内心深处,早就把对方当成入侵者。

    等李卫国他们出了撮罗子之后,就看到十几名穿着军装的毛子,正在那里吆五喝六的。

    乌依姆也会俄语,便气呼呼地上去和对方交涉。

    “你们这里昨天晚上发生了什么事?”一名士兵向乌依姆询问,主要是快天亮的时候,这边又是打火把又是说话的,被他们发现。

    不过夜晚的时候,毛子没敢过来,等天亮了,这才来查看。

    “没什么,我们这里来了两位朋友。”乌依姆朝李卫国和大山指了指,两个人身上已经换装,穿上鱼皮衣。

    大山比较魁梧,没有合适的鱼皮衣,所以披着一件鹿皮袍子。

    那个士兵小头目立刻紧张起来,嘴里吼了一声,士兵们便齐刷刷地举起枪。

    面对黑洞洞的枪口,大山身躯一颤,就要发动。

    不过,李卫国的一只手臂,却搭在他的肩头,然后,李卫国的嘴里就哇啦哇啦地说了一通。

    “你们是埃文人?”小头目狐疑地打量着李卫国他们。

    李卫国甩了下长发,然后点点头。

    小头目的目光停留在李卫国和大山的长头发上,然后点点头,抬手示意一下,手下便收了枪。

    他们当然知道,要是对面过来的人,肯定不会留这么长的头发。

    紧张的气氛也松弛下来,不过小头目显然不肯白跑一趟,他的目光掠过不远处的几匹马鹿,眼中显出贪婪之色:可以吃到肉啦。

    “这匹马鹿被我们征用啦!”小头目大大咧咧地朝那边一指,目标赫然是大长脸,谁叫它长得又大又肥呢。….“不可以,马鹿是我们在森林中生存的伙伴,值得用生命来捍卫!”李卫国嘴里哇啦哇啦吼着,他是真火了,这帮家伙实在太不像话,哪还有点军队的样子。

    “对,不可以!”乌依姆也挺起手中的鱼叉,还有他的族人,也都拿起武器,选择和李卫国站在一起。

    “反了,反了!”小头目嘴里怒喝连连,手下也重新举起枪。

    乌依姆向前迈了几大步,把胸膛拍得啪啪响:“开枪啊,有胆子往这打,别以为我们会害怕,我们从来没有丢掉战斗的勇气!”

    不得不说,土着是非常彪悍的,长久以来,双方就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时不时就会爆发一下。

    小头目也晓得厉害,他还真不敢开枪,万一惹起民族矛盾,他也吃不了兜着走,于是只能嘴上骂骂咧咧的,选择了撤退。

    望着这帮家伙离去的身影,大山忍不住向李卫国询问:“要不要干掉他们?”

    他可不希望再被人用枪指着,那种感觉很不好。

    “还是算了,别给我们的朋友带来麻烦,相信我,总有一天,他们会有多远滚多远的。”李卫国望着那伙远去的士兵,目光非常悠远。

    他想的可比大山多,或许,等到解体的时候,可以好好做一做文章。

    李卫国的目光又望向乌依姆等人,他知道,这些土着民族,有可能成为最好的助力。

    乌依姆等人,也愤愤不平了好一阵,这才开始收拾早饭。

    用最丰盛的食物款待客人,是他们的优良传统。

    李卫国和大山,也吃到了最正宗的刹生鱼。

    吃完饭后,李卫国也并没有立刻告辞,而是向乌依姆提出:跟着他们一起去打渔。

    刚才乌依姆挺身而出,令李卫国很感动,显然,人家已经把他们当成真正的朋友。

    乌依姆当然大笑着表示欢迎:“朋友,我还不知道你们的名字,实在太失礼啦!”

    李卫国连忙躬身,然后介绍道:“这是大山,我的名字叫李卫国。”

    乌依姆顿时一愣,李卫国这个名字,叫他产生了某种联想。

    “尊敬的长者,我们是从对面来的。”李卫国并没有再隐瞒,而是选择坦诚相告。

    乌依姆下意识地向西边望了望,他当然知道,对面的意思是哪一面。

    不过他很快就又重新变得欢喜起来:“哈哈,那也是自己人,我的朋友,对面还有我们许多族人,以前,我们都是相互通婚的。”

    果然如此,李卫国也心中欢喜,自己人,对,是自己人,在这片土地上,只有毛子才是外来者。

    把话说开了,双方自然更加融洽,又过了一会,只见又有上百男女老幼,迁徙而来,他们都是乌依姆的族人。….留下妇女和老人在营地这边安置,剩下的青壮,全都抬着小船,拿着各式渔具,向江边进发。

    其中不乏十几岁的少年,也跟在队伍里面。

    这片林子,距离江边就几里,很快就望见前面的乌苏里江。

    远远的,江面上也有渔船闪动,还飘荡着阵阵渔歌。

    那是对面的赫哲人,也在撒网捕鱼。

    乌依姆豪气大增:“哈哈,朋友,今天瞧瞧我们那乃人捕鱼的本事!”

    随着他一声令下,几艘小船入水,那些族人们分工明确,很快就在江面上忙碌起来。

    忙碌之余,甚至还能和另外一侧的同族歌声唱和,好不热闹。

    这个月份,已经有大马哈鱼逆流而上,开始洄游。

    收网之后,网中就有一些大马哈鱼,都是二尺多长,呈纺锤形,十分鲜活。

    这边的大马哈鱼主要有两种,除了正常的品种之外,还有一种后背高高隆起的,当地称之为罗锅鱼。

    大马哈鱼的洄游之旅,极为悲壮,从海洋的咸水区域进入内河的澹水区域,它们就不再进食,全靠着体内积攒的能量行进。

    这种消耗无疑是巨大的,所以在产卵之后不久,它们的生命也就随之终结。

    而这时候的大马哈鱼,只是徒有其型,体内的养分耗尽,已经没有太大的价值。

    而它们产卵繁殖的地方,不可能是在湍急的大河之中,所以通常都是游入大江的一些支流之中,然后寻找安静的水域进行产卵。

    这些江岔子,有些地方,水流非常浅,每到这个季节,就会有大量的肉食动物,受到吸引,来参加这场盛大的宴会。

    就连狗熊马熊这些,都能吃上大餐。

    不是因为它们捕鱼有多厉害,主要是那些浅水之处,鱼群十分密集。

    而且在产卵之后,大马哈鱼生命力也几乎耗尽,随便一抓,就能捞上来一条享用。

    不过渔民一般时候,是不屑于捕捞这种鱼的,他们多在江中进行拦截,捕获的大马哈鱼,体内的养分还没怎么消耗,也能获取鱼籽。

    李卫国也立在一艘渔船上,望着江里成群结队的大马哈鱼,心头也涌起一股悲壮。

    鱼群经过万里跋涉,穿越重重险阻,只为完成生命的轮回。

    这,或许就是生命存在的意义。

    万物如此,那么人呢,只怕也不例外。

    相比于忙碌的渔民,李卫国则想得更多,如今,每年还可以捕捞到大量的大马哈鱼,再过几年,甚至他们老家那边,到了冬天,也会有大马哈鱼出售。

    不过到了几十年后,就几乎吃不到这种鱼了。

    因为到那时候,国内能捕获的大马哈鱼,已经不足万条,不及原来的百分之一。

    一方面是因为过度捕捞,另一方面则是这边环境遭到破坏,大马哈鱼没有了合适的繁殖地,自然也就不会再有洄游的盛况。

    相反的,像是毛子那边以及北太平洋的一些临海国家,却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原因是,人家设立了一项海洋公约,每年都会人工繁殖海量的大马哈鱼的鱼苗,然后投放到河流之中,最后放牧于大海。

    等到四年之后,大马哈鱼成熟长大,再次游回来的时候,就可以大肆进行捕捞。

    根据公约的内容,放养的鱼苗越多,下放的捕捞量就越大。

    这其实挺合理的,至于国内这边就差了点,根本就没那份。

    这主要是国内在繁育大马哈鱼苗这方面,不怎么重视,虽然也能实现人工孵化,但是你不投入,当然也就没产出。

    不得不承认,在某些方面,国人还是比较喜欢耍心眼的,可惜没耍到正途上。

    这些东西,都是李卫国后来才知道的,他觉得,或许以后自己可以做些什么,改变这种尴尬的状况。

    不为别的,大马哈鱼所展现的生命意义,值得尊敬。.

    隐为者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