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太久太久的思念(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上都看到了,咱们村都成了万元户屯,我们都卯足劲,要吃大户呢。”

    李小梅眨眨大眼睛:“卫红姐,首都那边也能看到咱们省的报纸啊?”

    李玉梅怀里搂着小妹:“是人民报纸转载的,三哥,你们真厉害!”

    地方报纸当然没法和人民报纸相比,李卫国也想不到,这事还有后续,这下想不出名都难喽。

    吴小玉只是笑吟吟地听着,依偎在李卫国身旁,偶尔目光和李卫国对视一下,眼中的柔情似乎都要溢出来。

    “叮叮当,叮叮当,铃儿响叮当……”李小梅扯起小嗓子唱起来,伴着大驼鹿的铃声,显得无比欢快。

    葛卫红也加入其中,就连李小鹿,嘴里都跟着呀呀地喊着,表达着内心的高兴。

    李卫国和吴小玉也不由得相视而笑,这种感觉真是太美妙了。

    到了村口,葛卫红就从爬犁上跳下来,嘴里大呼小叫:“哇哈,回来啦,我们又回来啦!”

    几条大狗听了朝她直汪汪,不过很快就有认出来她的,摇晃着尾巴凑上来。

    这才对嘛,才有回家的样子。

    葛卫红也不嫌弃,从手套里面把手拿出来,使劲揉着狗头。

    吴小玉也打量着这个熟悉的小山村,目光之中,是那种游子归乡的欣喜和激动。

    这里有他们的青春和奋斗,欢笑和泪水,已经是他们的第二故乡。

    更何况,这里还有她最牵挂的人呢。

    “哎幼,卫红,小玉,真是你们啊!”鲁大龙出来倒垃圾,瞧见葛卫红,便撒腿往自家院子里跑。

    把葛卫红瞧得一愣一愣的:你往回跑啥呀?我们又不是妖怪。

    很快,鲁大龙就拽着林青一起跑出来,林青还光着脑瓜,抱着葛卫红和吴小玉笑,笑着笑着,眼泪都下来了。

    “赶紧回屋穿戴上,别冻着。”鲁大龙心疼媳妇。

    这时候,又有不少村民围上来,都乐呵呵地打招呼,在他们眼里,知青也是大馒头屯走出去的孩子。

    葛卫红拉开提包,拿出来一袋奶糖,抓给围上来的小娃子们。

    “卫红啊,越长越漂亮了,就跟电视里那些电影明星似的。”一些婶子嘴里夸奖着。

    这话有点不假,葛卫红原来年龄小,这两年逐渐长开了,越变越好看。

    李小梅在旁边帮腔:“卫红姐是唱歌的,应该叫歌星。”

    “好好好,咱们大馒头屯,要出大歌星啦。”大伙也都知道,葛卫红唱歌最好听。

    葛卫红脸蛋红扑扑的:“还差得远呢。”

    这两年她还算不错,在团里算是小有名气吧。

    吴小玉的身边也围着一群人,她其实也有很大的变化,在大伙看来,模样是没怎么变,但就是感觉这闺女越来越招人喜欢。

    这其实就是气质方面的改变,李玉梅也同样是如此,这跟她们生活的环境和所受的教育有关。

    “大伙都先回吧,外边太冷,等安顿好了,再叫小玉和卫红她们去串门。”李卫国一瞧村民太热情,知道聊起来没完,嘴里赶紧张罗。

    “对对对,赶紧叫国子领媳妇回家。”有人开起玩笑,反正在农村这边的风俗,定亲了就一样。

    挥手告别乡亲,李卫国领着她们往家走。

    李金梅也得到消息,早就在大道上等着呢:“哈哈,总算是接回来了。”

    “金梅姐。”吴小玉和葛卫红也快走几步,一左一右,拉住李金梅的胳膊,对李金梅,她们感觉就像亲姐姐一样。

    “大姐!”李玉梅也跑到李金梅身前,彼此上上下下打量着,姐俩也半年没见了。

    吴小玉赶紧撒开李金梅的胳膊,李金梅这才伸手拍拍四妹的大脑门,嘴里乐个不停。

    “先进屋再说。”李卫国赶紧往屋里撵人,吴小玉她们穿得不算厚实,估计都快冻透了。

    一行人这才进屋,看到王燕正抱着孩子,朝窗外张望,葛卫红愣了一下:“燕子姐,你都有孩子啦?”

    “是大姐的小贝贝!”王燕白了她一眼,哪有这么快呀。

    “哇,我要抱小宝宝!”葛卫红舞舞喳喳地往前冲,吓得王燕直躲。

    “疯丫头,你先上炕暖和过来的。”

    这么一说,葛卫红她们还真有点感觉冷,这一路都太激动,内心火热,愣是没觉出来。

    于是三人都被李小梅和李小鹿给推到炕边,脱鞋上炕,一屋子人都叽叽喳喳的,好不热闹,感觉一下子又回到从前。

    不大一会,鲁大龙两口子和高大林都来了,再加上郑先农和徐明亮,留守的知青算是凑齐了,大伙围坐在炕上,有说不完的话。

    李卫国索性和大姐去厨房做饭,李金梅似乎也有预感,锅里炖了一只大鹅,里面放上土豆干和粉条;又炒了一个鸡蛋韭菜,吴小玉和葛卫红最喜欢吃这个。

    “开饭。”李卫国和二哥抬进来一个大桌面,放在原来的靠边站上,十几个人都能坐下。

    葛卫红怀里抱着小贝贝:“能不能吃东西呢,来块肉吧?”

    李金梅笑着阻止,吃点鸡蛋糕还行,肉就算了。

    王燕则逗葛卫红:“你这么喜欢孩子,还不赶紧自己生一个。”

    “我自己能生啊?”葛卫红嘻嘻哈哈的,也不在乎,屋子里面,一片欢声笑语。

    还是李金梅心疼她,把孩子抱过去,叫葛卫红好好吃饭。

    李卫国则给大伙的酒盅都倒满:“来,先喝一个,人生难得是欢聚,莫使金樽空对月!”

    就连吴小玉这样,平时不喝酒的,也都端起酒盅,跟着一起喝,天南地北的,聚在一起确实不容易。

    原本十多个知青,能坐在这里的,也就这些人。

    “国子哥,你这学问见涨呀。”葛卫红最干脆,直接一口干掉,她酒量还是挺厉害的。

    “你少喝,唱歌的还喝酒。”李卫国劝了她一句。

    “高兴嘛。”葛卫红来劲了,又抢过酒壶,给大伙满上,嘴里哼哼着,“酒喝干,再斟满,今夜不醉不还!”

    她以前听李卫国唱过《鸿雁》这首歌,所以也学会了,而实际上,这首民歌历史悠久,只不过是后来才流行起来的。

    结果就是,喝着喝着,大伙不知不觉都喝多了。

    李金梅因为要给孩子喂奶,所以没喝酒,瞧着这一桌子东倒西歪的,也笑着摇头。

    还好李卫国和李卫军哥俩没怎么喝,把高大林和鲁大龙他们都送回家,至于葛卫红和吴小玉,这个比较好办,直接就在家里住了。

    李玉梅也没事,等大姐他们忙完了,她就抱着小贝贝,一家人坐着聊天。

    葛卫红是彻底迷湖了,躺到炕上呼呼大睡;吴小玉还好,虽然脸上也红红的,却还清醒着,跟着一起唠嗑。

    李卫国静静地听着,家里的,学校的,从这些变化中,他能感觉到时代的脉搏。

    “三哥,现在我们学校每年都有出国留学的名额。”李玉梅说起了一件事,看她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显然也动心了。

    李卫国点点头:“这是好事,出去能见见世面,还能学习先进的东西,不过前提是,到时候得回来。”

    如今派出国去的留学生,回来的比例都不到一半,这也是没法子的事,国门刚刚打开,在国人眼里,国外的一切都是好的,诱惑力相当大,还能有这么多回来的,那就不错了。

    “就是名额太少。”李玉梅虽然很有学习的天赋,可是她们学校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精英,她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成为幸运儿。

    这时候,李小梅插话进来:“四姐你肯定行的!”

    四姐可是小当家的偶像,当然行了。

    李卫国也笑了:“实在不行,咱们还能自费留学呢,小玉,你呢,什么想法?”

    “我啊,我还是不要出去了。”吴小玉连忙摆摆手。

    李金梅也直点头,她也担心,出去之后,万一不回来呢,那她这个弟媳可就飞了。

    “小玉姐,吃冻梨。”李小梅又从外屋地端了一盆子冻梨,外面都是一层冰,磕打开之后,里面的冻梨软软的,吃上一个,那叫一个凉快。

    “我也来一个。”葛卫红迷迷湖湖从炕上坐起来,啃了个冻梨之后,立刻精神了,也坐那跟大伙聊天。

    李卫国知道吴小玉不怎么能吃凉东西,就用水果刀给她切了一半,剩下的一半自己咬着吃。

    李金梅责怪地瞪了一眼弟弟,把吴小玉的那半又递给李卫国,然后给吴小玉拿了个小点的。

    分梨谐音分离,可不是随便吃的。

    李卫国笑着朝大姐摆摆手,示意没事:“过了年,我和大贵叔准备去一趟岛国,以后还准备去米国转转,我准备把生意逐渐往外发展,所以你们出国留学,真的没问题。”

    这样啊,吴小玉暗暗松了一口气,她听家里说了,要把她送出去留学,她出于某种考虑,一直没答应,现在心里已经有所松动。

    “三哥,你这生意越来越大啦!”李玉梅满眼崇拜地望着李卫国,她是李小梅的偶像,而她最崇拜的则是三哥。

    这是他们老李家的风气,向上逐级崇拜。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