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六章 ‘俏’邓琳,‘土’郑娟(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那一个亿给我了,这是银行账户和密码。”

    邓琳说着,递了一张纸条到亲爹手里。

    邓伯却摆了摆手:

    “他既然把钱给你了,你拿着就是了,还给我干什么?”

    邓伯就邓琳一个闺女,在百年之后,名下那么多资产都是要留给邓琳这个闺女的,自然也不会纠结这一个亿了。

    “我这不是告诉你一声嘛。”

    邓琳见亲爹已经不怎么生自己气了,说话语气这才开始变得调皮起来。

    邓伯父女关系缓和,对苏明哲的帮助还挺大的。

    颜同这个混蛋,前前后后从苏明哲这里要走了两个亿,结果帮助苏明哲运作探长的事情,推脱了十多天,也没有把事情办成。

    反倒是,邓琳在邓伯这里说了一声,邓伯就动用关系,帮助苏明哲把事情运作下来了。

    “还是宝贝你最好了。”

    为了感谢邓琳帮忙,苏明哲干脆搬到了徐家住了下来,日夜耕耘,奖励邓琳为自己的付出。

    “既然你都知道我好了,就在外面少惹一些狐媚子。”

    邓琳最近被滋润得娇艳欲滴,仿佛又回到了二十岁的少女时代,躺在男人怀里撒娇都是那么自然。

    “放心吧,我又不是傻子,那些狐媚子有什么好的,我喜欢魏武遗风……”

    “什么魏武遗风?”

    邓琳听不明白,男人在说什么。

    不过,很快男人就用实际行动,表示了什么叫做‘魏武遗风’。

    元宵节后。

    苏明哲终于走马上任,成为了筲箕湾探长。

    筲箕湾地区,虽然位于香江岛,开发时间也较早,但是位置相对偏僻,经济发展缓慢,甚至比不上油尖区等地方。

    在电影《金钱帝国》里面,筲箕湾探长的位置,就被徐乐功赏赐给了马屁跟班陈细九。

    苏明哲领了筲箕湾探长的工作后,初时还有点小兴奋,兴致匆匆跑去上了几天班,当了几天‘筲箕湾警署的署长’。

    结果,连续上了一周班,除了处理村民之间的鸡毛蒜皮小事,就是和手底下五个老油条大眼瞪小眼,闲得屁打牙。

    安装最新版。】

    筲箕湾管辖地区面积小,人口小,自然而然,事情也就很少了。

    苏明哲慢慢地也失去了上班兴趣。

    又过了一段时间,苏明哲感觉香江已经没什么大事了,就把心思放回了白牙山上。

    自从郑娟跟着苏明哲到了白牙山,知青之间和谐的景象,就一去不复还了。

    不论是徐凯,还是王雅芳,对郑娟的到来,都是充满了敌意,经常吐槽郑娟没文化,说话土,配不上苏明哲。

    苏明哲为此,也呵斥了两个女知青。

    她们两个面对苏明哲呵斥的时候,倒是表现得特别乖巧,一副任打任骂的态度。

    不过事后,两个女人对郑娟该敌视还是敌视。

    苏明哲无奈之下,只能让郑娟和于虹待在一起,少和王雅芳、徐凯玩。

    于虹性子温婉,虽然对苏明哲也有好感,非常崇拜,但是还没到王雅芳和徐凯这种近乎迷恋的地步。

    所以,平日里,三个女知青里面,只有于虹和郑娟能聊上几句。

    郑娟的学问低,和三个女知青确实有文化差异,但是她性格里也有股韧劲。

    你们两个说我配不上苏明哲,我就努力学习。

    你们女知青能做的事情,我照样能做好,甚至比你们做得更好。

    凭借着这股韧劲,郑娟很快在白牙山村站稳了脚跟。

    苏明哲给白牙山村弄了一个工队,一个菌孤培育实验基地。

    其中白牙山工队经过两个多月的增增减减,数量固定在了二十八人。

    工队里有大师傅六人,师傅六个,大工十二个,还有四个女人当小工。

    本来依照苏明哲的意思,是不要女工的。

    毕竟,这四个女人手不能提,肩不能挑,背不能抗,四个女人忙活一天,也就只能干两个男人的工作。

    最后还是老村长找到苏明哲,请他通融一下。

    这四个女人都是家里没了男人,如果只是靠着给公社挣工分,根本养活不了家里老小。

    现在苏明哲弄出这个工队,就求着留下来,随便赏口饭吃。

    苏明哲也是没办法了,这才让四个女人留在了工队,平时在工地上干个零工。

    工队的事情,有几个大师傅看着,干活不怎么用苏明哲操心。

    菌孤培育实验基地,就需要有学问,有技术的人才,才能担任了。

    原本试验基地里,苏明哲负责培育养殖,王泉、王雅芳、徐凯、于虹四个知青兼职助手,一些学习成绩不错的学生在里面混个学徒工。

    如今郑娟过来了,苏明哲就让她跟着自己做助手,负责抄录自己的笔记。

    因为,郑娟是苏明哲女朋友,苏明哲又不用她领村里的口粮,其他人面对这种工作安排,也说不出什么东西来。

    其实,菌孤这种东西,大部分种类,都属于中温性经济作物,适宜生长温度一般都在十度以上,三十度以下这个区间内。

    东北这片地区常年都有四个多月的冬季,在这个地方培育菌孤,天然条件比较差。

    好在很多菌孤对光照没要求,只是对空气湿度,土壤酸碱度等要求比较高一些。

    苏明哲为了弄这个菌孤培育实验基地,请知青办和县里帮忙,去沉阳、长春、松花江、吉春市几个地方,弄来了二十多种菌孤种子。

    经过了几个月的尝试,苏明哲挑选出了一种最有价值,也是长势最好,同时还有一套成熟培育技术的菌孤——猴头孤。

    猴头孤,在五十年代的时候,国内已经开始进行培育驯化,并且在60年的时候,木屑瓶培植已经成功了。

    目前随着经济发展需要,同时也为了多挣外汇,很多领导都提出了发展农业经济作物的想法。

    白牙山村地处荒山,就符合发展特殊经济作物的前提条件。

    不要以为六七十年代,就不用搞经济了。

    在那段时期,国内还开过世界博览会,同时也派各地领导带着当地特产,出国参加国外的博览会。

    如果,苏明哲能批量生产猴头孤,绝对能成为知青里面的英雄人物。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