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拿下天门山的一半(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言,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喘一下,怕有什么影响。

    是周景背着一只手,在原地来回踱步,另一只手竖起了一只手指。

    “命令后勤官林译,按照预定作战计划,把那两门加农炮,和那一吨炸药全都给我运过去,老子要打地鼠了。”

    一旁的书记官拼命的抄写着,一字不改的将命令记录下来。

    周景又竖起了第二个手指:“命令探路分队,加强到攻坚分队中,配合加农炮摧毁敌堡垒坑道。”

    “第三,第三,”周景不自觉的念叨着,同时也竖起了第三根手指:“传令下去,休整一小时,就给我开始敲地鼠。”

    “行动代号就叫敲地鼠?”书记官询问道。

    “对,就叫打地鼠!”

    布置了三道命令,周景屁股倚在桌子上,毫无高级军官的形象可言:“刘记者,现在我可以回答你的问题,你是想问日军到底还有什么布置,对吗?”

    刘诗雯伸手拢了拢耳边的头发,点点头说:“对,以我浅薄的经验来看,此时他们应该没有什么可倚仗的,可你为什么说他们还有所倚仗呢?”

    两个参谋都笑了,只是不敢笑出声音,生怕得罪了这位情系他们师座的女记者,万一最后成了,给他们穿小鞋那就不美了。

    周景也在发笑,他微微的摇了摇头,指着天门山的方向问:“知道反斜面是什么意思吗?”

    “不太明白。”

    “一个战地记者不明白正常,不过要是一个师长不明白的话,那就会被嘲笑了。”

    周景没头没脑的说了这么一句,便开始解释。

    反斜面是一个军事地形学的术语,所谓斜面,就是从山顶到山脚的倾斜部分。

    斜面的正反是相对于敌人来说。

    就拿天门山来说,朝向我方的斜面叫正斜面,背向我方的斜面为反斜面。

    “原来如此,解释的通俗易懂,学到了。”刘诗雯明白了一些,马上又提出了更尖锐的问题是。

    “反斜面,这和这场战争有什么关系,难道日军在反斜面布置了什么军队吗?对我军的进攻又会有什么阻碍?”

    周景从一旁的桌上,抄起了一座用陶瓷所造的模型假山,与圆锥形的窝窝头差不了多少,是他自己动手捏,然后让人家烧出来的。

    他拿着那玩意儿给刘诗雯比划着讲解:“正斜面儿不用说,你也看到了,我们密集的炮火将敌人压的抬不起头来,除了在碉堡里面坚守,暴露在外的都很难存活过半个小时。”

    “是的,你们的大炮数量之多,在远征军当中都属前列。其他的师,两三个师的炮火加起来也只有这些。

    你们今天一上午打掉的炮弹,都能把那个山头上的土翻一遍了。这种激烈的炮火掩护,在我目睹的战役当中,都属前列。”刘诗雯感慨的说道。

    而这份感慨当中也掺杂了一些自豪,好像她也是这支部队的一部分。

    周景听着听着不由得想起了美国人财大气粗的打法,他这一套就是跟美国人学的,反正就是一个字——造。

    对了,差点儿被她带跑偏了,他连忙回归正题:“反斜面,你在正面是看不到的,我也看不到,我们的炮火也够不着。

    直瞄火炮想也别想,而步兵炮,迫击炮,榴弹炮这样的曲射火炮,理论上能飞过山头打到反斜面。

    可实际操作当中,你的炮弹打过去会有很多死角。那些死角是你打不着的,效果非常有限。

    竹内连山这个老阴逼,他在反斜面大岩石下面,构筑挖掘出的射击工事、屯兵洞、戴顶盖的壕沟。

    小鬼子就在地下坑道里,人员基本不暴露在露天,按照他们的说法,这叫洞窟阵地。

    你可以试想一下,怎么破解这个洞窟阵地。”

    刘诗雯拿着那假山模型,左看右看,以她那些浅薄的军事知识,琢磨着对策。

    从山头上俯冲,用炸药包去炸?

    从后面包抄?

    有几个想法,刘诗雯没好意思提。因为看现在的样子,这绝对不是周景使用的对策,说明也不是对付反斜面的办法。

    可琢磨了好一阵子,其它的方法,她也想不出来了

    这倒也实属正常,要是她看上两眼就能琢磨出来,那这指挥部,除了周景,其他人全部排着队跳怒江去吧!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