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竹内连山逃走了?(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nbsp;  包围敌人要虚留缺口,如果四面合围,就可能促使敌军指挥官,下定拼个鱼死网破的决心。

    相反,如果故意留一个缺口,就可能使敌军指挥官,在逃跑还是死战之间摇摆不定,同时也使得敌军士兵斗志涣散。

    兵法是兵法,现实是现实。

    出于他对竹内连山种种举动的了解,尤其是修筑了这么庞大的地下工事。

    周景觉得,此人是日军当中的顽强死硬派。

    竹内连山修筑这么多工事,不是说要取得什么胜利云云,唯一的目的,就是用这些复杂的工事,杀戮更多的中国军人。

    所以,周景就反其道而行,用最猛烈的炮火,用最强大的攻势,瓦解竹内连山的工事,让他所有的目的全部落空。

    可万万没有想到,这仗才打了几天呢,花了两年修筑的工事,就通通扔掉了,然后拍拍屁股就溜?

    日军主力联队能干出这种事情来?

    周景恍然之间都以为自己打的是三流国军了。

    心中无奈的叹了口气,他说:“算了,竹内连山跑就跑了,但剩下的小鬼子,你们要给我好好的收尾,除恶务尽,明白了吗?”

    那就是不要一个俘虏,通通剿灭呗?

    “是,保证完成任务。”两人异口同声的给周景做了保证,要是连这点事情都做不好,他们真就别干了。

    迷龙和方一鸣前脚刚走,随周景一道前来的刘诗雯便问:“你们用短短的四天,已经打垮重创了竹内联队,而且还是他们坚守在设施完备的工事里的这种情况。

    据我所知,这不仅是在国内,在整个盟军作战史上,都已经是一件值得大书特书的事情。

    可看你们的样子,好像非常不满足,甚至认为两位前线指挥官犯了大错。这是为什么?”

    为什么?

    很简单,已经翻看了底牌,注定是要胜利的,为什么不让这场胜利变得更大一些呢!

    战争中的谋略有用吗?太有用了。

    譬如韩信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使得刘季从蜀地中出来,最终建立了大汉帝国,意义深远。

    譬如周瑜在官渡之战用的连环计,灭掉了曹操的八十万大军,成了三分天下的格局。

    如果你是章邯,你知道韩信的计谋,韩信还能取胜吗?

    经典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会成为反面例子。兵仙怕是在这一战,就结束指挥生涯了,大汉帝国能否建立起来,也要打一个问号了

    而你若是曹操,铜雀春深锁二乔,也就能办得到了。

    这场仗也是一样,竹内连山的底牌都已经漏光了,周景当然不想止步于击垮他,更想将竹内联队全部留在天门山脚下。

    七天歼灭一个联队,就值得载入史册大吹特吹了。

    要是运气好,缴获一面联队旗,把整个联队从日军的编制中抹掉,那往后一百年,历史课本中必须有他呀!

    所以周景一直给全师的官兵灌输一个概念:“这一仗,击败竹内联队不算本事,一口吃掉它,才是我29师的志气。”

    这个概念深入人心,方一鸣和迷龙战战兢兢,就是觉得放跑了竹内连山,没有完成周景的期望。

    不然,仅以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依然是一场值得书写的胜利。重庆的老头子听了,也会拍桌叫好。

    说不定一高兴还会问左右的侍从:“周景,是我几期的学生啊?”

    刘诗雯听完之后,将这一段如实的记在了本子上。仅凭这一段素材就够她写一份稿子了:震惊,这位将军扬言七天拿下天门山,四天拿下了,他却不高兴。

    记录完之后,刘诗雯雯望着周景的背影,越发觉得这个男人是个宝藏。

    这种志气,配上这份成果,数遍国党内部,绝无第二人。

    犯过花痴后,刘诗雯跟着周景的脚步追了上去,然后她就被通讯员带来的一份新电报给震惊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