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风暴眼(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枫叶堡原本有一个大队的守军,得知战败消息以后跑了一些。之后陆续逃入百十名费尔特部的残兵,再加上百十名仆役杂工,能拿起武器的人总数还是在一个大队左右。

    事实上,能够维系住这五百来号人的士气,不被他们绑出去献给血狼,费尔特少校已经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但是除此之外,他也无力再做其他尝试。

    少校只能绝望地看着铁峰郡叛军发了疯一样,先是围着枫叶堡筑起一道高墙,然后在高墙外侧又筑起第二道高墙。

    最开始的时候,枫叶堡外只有叛军在埋头挖堑壕。

    没过几天,一些身穿棕衣的俘虏也出现在工地上,大大加快了叛军的作业效率。

    叛军把两道高墙之间的空地,作为新的营地。一边掘壕向枫叶堡逼近,一边在新营地内组织俘虏制作大量筐笼。

    因为枫叶堡傍河而建,河道与堡垒之间的河岸完全暴露在守军射程内,所以总会有一段河岸处于守军控制之下,难以彻底合围。

    然而叛军连最后那一段河岸也没有放过。

    叛军工兵另辟蹊径,先在河对岸筑起一座营垒,然后趁夜从对岸的营垒伸出一道浮桥。

    等到费尔特少校清晨醒来时,叛军的桥头堡已经拔地而起。

    两岸的桥头堡加上浮桥,不仅堵死了围城工事最后的缺口,还把安雅河也给封锁了。

    若不是因为眼前横跨安雅河的浮桥是敌人的杰作,费尔特少校一定会为指挥这项工程的军官鼓掌叫好。

    然而轮到自己成为教科书战例里的“敌军”,滋味可就不好受啦。

    随着叛军桥头堡的竣工,枫叶堡与外界的联系被彻底切断,别说是传信、收信,就连取水也办不到了。

    若不是枫叶堡内有一口备用水井,守军立刻就得投降。

    到围攻第四天,叛军的大炮出现在枫叶堡外。

    看到叛军推出来的三十二磅加农炮,费尔特少校登时眼前一黑。

    少校最后的希望也破灭了,他明白自己只剩下一条路:谈判,然后有条件地投降。

    然而根据费尔特本人的观察,叛军既像是要强攻——否则没必要挖掘如此多的堑壕;又像是要长期围困——双层高墙显然是为防备外部敌人。

    唯独没有想要谈判的意愿。

    “为什么不和我谈判呢?”费尔特少校每天都在扪心自问,却始终想不明白。

    他望着城外,内心绝望大喊:“为什么不和我谈判呢?”

    费尔特少校——或者说枫叶堡守军——是有谈判本钱的。

    作为新垦地军团的总部,枫叶堡不仅是一座堡垒,同时还是新垦地军团的仓库,保管着支撑整个军团作战的黄金、军械和火药。

    同时,作为帕拉图陆军在新垦地的核心防御支点,枫叶堡自落成之日起,经历过数次扩建、加固。

    532年的改造修正了各炮台的射界,535年的扩建在主体棱堡外修筑了新的三角堡,539年的修缮将枫叶堡外的地形做了大规模的调整……

    单就一座军事工程而言,这座堡垒的价值也是不可估量的。

    奥尔德·费尔特少校已经想好了谈判时第一句话要说什么:“想让我投降?我宁可把火药库点着,带着枫叶堡一起粉身碎骨!”

    为了把这句话说得斩钉截铁,费尔特少校偷偷对着镜子反复练习了好多次,已经可以做到滴水不漏。

    然而,少校左等右等,等到枫叶堡外筑起高墙,等到安雅河上搭起浮桥,始终等不来叛军的谈判代表。

    夕阳西下,费尔特少校孤独伫立在枫叶堡棱台上。

    “温特斯·蒙塔涅!”少校咬牙切齿,在心中悲鸣:“你难道真想让我把枫叶堡送上天吗?”

    费尔特少校不知道,他咒骂的温特斯·蒙塔涅此时此刻就在他的目光所及之处。

    从地势较高的枫叶堡向南眺望,可以一览枫石城北面和西面的景象。

    就在枫石城西门,马车云集之处,温特斯正在和一名中年农夫攀谈。

    因为铁峰郡军接管的西门不收过路钱,所以许多农民即使绕远也要走西门入城。

    于是乎,从早到晚,从西门出入枫石城的大车络绎不绝。

    农民们都急着将晾晒过的谷物运进枫石城,不仅因为枫石城里有受到城墙保护的仓库,还因为他们需要尽快缴纳地租、税金,一天也耽搁不起。

    “从城南一直到麦丘、弓梢镇。”中年农夫虽然不太清楚面前的年轻人是什么身份,还是谨慎地用了敬词:“凡是您能看到的份地,差不多都是‘城中老爷’的。”

    温特斯递过水壶,礼貌地问:“城中老爷是什么?”

    “城中老爷自然是住在城里的老爷。”中年农夫感激地接过水壶,润了润干涸的喉咙:“但是又在城外有很多的地。”

    对于城市市民持有城外地产的情况,温特斯并不陌生。例如,许多热沃丹近郊的农民就自动拥有热沃丹市民权,他们白天出城劳作,晚上回城休息。虽然是“市民”,但也是“农民”。

    “枫石城周围就没有自耕农吗?”温特斯问。

    “没几个。”中年农夫摇了摇头:“都是从城中老爷手里租的地,我也是。所以打了粮食就得连夜把租子交上去,还有税。”

    “这么着急?”

    “着急,不然要多搭进去好多利息。”

    “哦?”温特斯挑起眉毛。

    中年农夫苦涩地给温特斯讲解其中门道:“官厅每年五月第四个周一收夏税,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税就得城中老爷代我们垫上。等我们打了粮食,再还给城中老爷,一来一去,就得搭进去好多利息,所以一天都耽搁不得。”

    温特斯只知道青黄不接时农户需要借粮度日,却没想到在枫石城还有这样一层盘剥关节。

    他忍不住叹了口气:“这不是又请回了包税人?”

    “什么人?”中年农夫不解地问。

    “没什么。”温特斯笑了一下,问:“枫石城的城中老爷,都有谁?”

    “不是‘谁’。”中年农夫连忙摆手:“没谁‘谁’。”

    温特斯熟练理解了对方的意思:“您是说,不是某个人?”

    “对对对,不是某个人。”中年农夫畅快地咧嘴笑起来,他掰着手指头数道:“羊毛行会、石匠行会……南教区、北教区、安雅修道院……本地的老爷、外来的老爷……”

    最后,中年农夫一拍脑门:“不过地最多的还是官厅,我租的也是官厅的地?”

    “官厅?什么官厅?”温特斯皱起眉头。

    “还能是什么官厅,官厅就是官厅呀。”中年农夫也很奇怪:“新垦地军团。”

    温特斯先是错愕,然后是醒悟,最后突然哈哈大笑。

    面前的中年农夫满脸不解,随侍的侯德尔也莫名其妙。

    在几人身畔,满载谷物的马车正在源源不断驶入枫石城。

    “如果有一个机会,让您可以拥有自己的一份土地。”温特斯轻声问:“您愿意接受吗?”

    中年农夫垂下头,做出回答的是一个饱受贫穷和匮乏折磨的灵魂:“我愿意付出一切。”

    温特斯郑重地向中年农夫伸出手,用力握了握,然后扶着佩剑站起身。

    “走吧。”温特斯对侯德尔说。

    ……

    ……

    [沃涅郡]

    [阿尔忒弥斯]

    拂晓,沃涅郡驻屯官杉德尔少校被爆炸声惊醒。

    他滚下床榻,撞开窗户。

    远处,铁峰郡军的海蓝色军旗已经迎着朝阳插上城墙。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