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烽火(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我这里最大的官职是元帅。”温特斯试探着地问:“那我给您刻一枚元帅玺印?”

    上校呼吸至少停滞了一拍。梅森学长盯着膝盖,拼命忍着笑。

    博德胸口发闷,艰难开口:“千把人、还没有马蹄大的地盘,就已经有元帅了?那是不是还得有个军团长?”

    “都有。编制上,占位置的。”温特斯笑眯眯地问:“要不然……您挑一个喜欢的?”

    “算了,算了。”博德上校涨红了脸,努力平复呼吸:“我年纪大、脸皮薄,丢不起这个人。”

    在梅森学长眼中,上校的姿态和神情在谈笑间变得自然,之前那种旁观者、外来者的格格不入的感觉渐渐消散。

    “还是说正事。”梅森学长引导话题转向正式事务,他苦笑着说:“铲子港那边给我们送来一封公文。”

    听到铲子港,温特斯的精神陡然集中,他的眉心不自觉皱起:“说什么?”

    “波塔尔镇长说民兵队已经招募完毕,但是急需粮食和军械,希望咱们能给他们拨一点。”

    “波塔尔?管我要军械和粮食?”温特斯摩挲着刀柄,失笑道:“我有一记裂解术他要不要?”

    “那我就这样答复他?”梅森学长笑着问。

    “告诉他谨守光辉河东岸,有敌情就点烽火,援兵自然会去。”温特斯嗤笑:“依我看,他恐怕还不想让我们过去!”

    “好。”梅森学长立刻着手起草回信。

    见博德上校不说话,温特斯向上校解释:“不是我不帮忙,而是那个……波塔尔,他就没安好心。”

    博德上校静静地听着。

    温特斯离开椅子,取来一副地图铺在桌上,拉着上校站在近处研究。

    “中铁峰郡的河岸线接近八十公,下铁峰郡的河岸线超过百公里。”对于铁峰郡的地形,温特斯信手拈来:“唯独上铁峰郡,需要防守的河岸还不到二十公里。河面最宽、水流最急,是最容易防御的位置。”

    “这是什么湖?”

    “铲子湖。”

    “冬天枯水,实际湖面有地图上画得这样大吗?”

    “比这个还大,这是老地图了。”

    博德上校摩挲着胡须,问:“既然是港,那一定有船。为什么不征用?”

    “全被混账镇长扣下了。”温特斯的眉心越锁越紧:“之前,波塔尔就一直在囤积粮食、招徕流民、对热沃丹的指示阳奉阴违。

    论军械,不好说。论粮食,恐怕他比我还充裕。看在维持一镇安宁的份上我没动他。”.CoM

    “可这混球。”温特斯冷笑:“却是越来越不老实了。”

    博德上校俯身查看地图,喃喃自语:“地图接缝处有大学问——这话还是听约翰·杰士卡说的,论图上作业我没见过比他更好的,可惜了。”

    温特斯心念一动:“您知道杰士卡中校在哪里吗?”

    “我连他是生是死都不知道。”博德上校苦笑着摇头,上校的指尖划过沃涅郡和铁峰郡的边界:“这张地图的接缝处——两郡交界处的河岸线,考虑过吗?”

    “考虑过,那边是山林。”

    “山林也能走马。”

    “但是热沃丹没法派兵。”温特斯也是无可奈何:“否则不等赫德人来,咱们和军团就得先打起来。只能让铲子港的民兵多加警惕。”

    博德上校没再说什么,重重坐回椅子,笑着问温特斯:“之前听你们讨论是否向临郡通报,通报了吗?”

    “通报了。”温特斯有点苦涩地回答:“不过没说情报来源,军团那边没理睬我、也没给回文,估计是不相信吧。”

    “我倒有个想法。”博德上校的笑意愈发高深:“如果……情报来源是我呢?”

    温特斯一下子坐直身体,片刻迟疑后也笑容满面:“那得编个好故事才行。”

    “还用得着编吗?就说我从特尔敦部逃出来,带回来特尔敦人正在集结劫掠者的重要情报不就行了?”博德上校哈哈大笑:“正好,也让我风光风光。”

    “那……”

    “我亲自去一趟沃涅郡和白山郡。”博德上校自然地说。

    连正在起草回信的梅森学长都猛地站起来,温特斯更是拉住上校的手:“那就有劳您了。”

    “小事情,对付赫德人打草谷才是大事。”博德上校摆了摆手,又问:“白山郡的首席军官还是盖萨·阿多尼斯吗?”

    温特斯惊喜不已:“您认识那个光头?”

    “我比他高一级,他进学院的时候就是我带的他。”博德上校叹了口气,有些伤感地说:“盖萨受过重伤捡回条命,才变成那个样子。原本也是很英俊潇洒的美男子,可惜了。”

    “原来那光头说得是真的。”温特斯心想,他拿出十二分的谦卑,请求上校:“您能不能先去白山郡呢?我和盖萨上校有一笔小生意,还想请您帮忙牵针引线……”

    ……

    当天中午,来自白山郡、目前在热沃丹吃牢饭的沃辛顿少尉便重获自由。

    博德上校与沃辛顿单独交谈了几句。

    得知面前的独臂上校独自跨越百公里无人区,历经艰险从荒原上逃回帕拉图,沃辛顿少尉感动得痛哭流泪,心头更是涌上无尽的敬意。

    进一步得知博德上校还是带着重要军情回来,沃辛顿当即就想返回白山郡。

    温特斯从抢来的马群中挑选了一匹公种马和一匹母种马作为礼物,让沃辛顿少尉带回白山郡。

    “拜托您给盖萨上校带句话。”温特斯对沃辛顿学长真诚地说:“当年亚当和夏娃也只有一男一女,结果生出了今天这么多的人。耐心等待,一对马也能再次变成一群马。”

    “你还是自己和上校说吧。”沃辛顿少尉神色复杂:“我怕上校揍我。”

    从荒原返回的博德上校仅仅在热沃丹短暂停留,又重新踏上跋涉之旅。

    ……

    温特斯则在忙另一件事情——筑城。

    准确来说,是扩建热沃丹。

    和普通农庄不同,士兵被征召走之后,军屯村没有任何自保能力。

    温特斯干脆下达[坚壁清野令],将十二个军屯村的家属尽数撤到热沃丹,让士兵们能安心打仗。

    热沃丹本来就不大,再加上军属和前来避难的平民,立刻变得十分拥挤。

    幸好现在天气渐凉,否则说不定会生出一场大疫。

    而且温特斯和老普里斯金一致认为,未来一定会有更多的平民涌入热沃丹——铁峰郡的村镇都没有围墙,面对赫德骑兵就是砧板上的肉。

    温特斯干脆拍板——筑一座新城,能容纳所有避难者的新城。

    老普里斯金建议在原有城墙的基础上扩建城市,而温特斯力主在圣乔治河以南筑新城。

    温特斯给出的理由是“背靠着河岸修城墙,能够尽可能减少工程量。”

    这个理由很充分,老普里斯金也不反对。

    于是当特尔敦部的野火即将烧到头发的时候,温特斯在忙着搞土木工程。

    坐落在圣乔治河南岸的新城,与其说是“城”,不如说是“堡”。

    因为它本质就是背靠着河岸的半圈城墙、壕沟,内部没有任何生活设施,倒是防御工事修得很下本——毕竟蛮子要来了。

    还有一个有趣之处:按照温特斯划分上、中、下铁峰郡的方法,旧热沃丹城区完全处在圣乔治河北岸,所以热沃丹毫无疑问属于上铁峰郡。

    但新城却建在圣乔治河南岸,这意味着热沃丹的一只脚迈回了中铁峰郡,如同一个在门槛上跨立的小孩。

    上午开会、中午送走博德上校和沃辛顿少尉、下午去监督施工,一直到深夜温特斯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寓所。

    衣服都没脱,他便倒在床上睡着了。

    就在温特斯失去意识时,铲子港下游四十公里左右——也就是沃涅郡和铁峰郡交界、地图接缝处,赫德人趁着夜色放出羊皮筏子。

    人乘筏子、马洑水,趁着夜色渡过了温特斯所说的“最容易防御的位置。”

    对温特斯而言,他闭上眼睛好像还不到一秒钟就被夏尔叫醒。

    “哥!”夏尔焦急地摇晃温特斯:“快醒醒呀!”

    温特斯痛苦至极,头很痛、呼吸也不顺畅:“怎么了?我睡了多久?”

    “铲子港点起烽火了!”夏尔心疼地给温特斯倒水喝:“你睡了不到两个小时。”

    “铲子港?”温特斯撑着额头,问。

    “对。”

    “烽火?”

    “是!绝对是烽火!我确认了!”

    “不用管。”温特斯接过水杯一饮而尽,又倒回床上:“睡觉。”

    夏尔愣了一下,温特斯已经睡着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