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青史留名(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接下来两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把对于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从明月诞生的时候起到现在已经过去许多年了,不知道在月宫里今晚是一个什么日子。宋吉祥先生想象那一定是一个好日子,所以月才这样圆、这样亮。他很想去看一看,所以接着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宋吉祥先生也设想前生是月中人,因而起乘风归之想。他想乘风飞向月宫,又怕那里的琼楼玉宇太高了,受不住那儿的寒冷。琼楼玉宇,语出《大业拾遗记》:瞿乾祐于江岸玩月,或谓此中何有?瞿笑曰:‘可随我观之。’俄见月规半天,琼楼玉宇烂然。不胜寒,暗用《明皇杂录》中的典故:八月十五日夜,叶静能邀明皇游月宫。临行,叶叫他穿皮衣。到月宫,果然冷得难以支持。这几句明写月宫的高寒,暗示月光的皎洁,把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十分含蓄地写了出来。”

    “这里还有两个字值得注意,就是我欲乘风归去的‘归去’。也许是因为宋吉祥先生对明月十分向往,早已把那里当成自己的归宿了。宋吉祥先生之所以有这种脱离人世、超越自然的奇想,一方面来自他对宇宙奥秘的好奇,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来自对现实人间的不满。人世间有如此多的不称心、不满意之事,迫使宋吉祥先生幻想摆脱这烦恼人世,到琼楼玉宇中去过逍遥自在的神仙生活。然而,在词中这仅仅是一种打算,未及展开,便被另一种相反的思想打断: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两句急转直下,天上的琼楼玉宇虽然富丽堂皇,美好非凡,但那里高寒难耐,不可久居。宋吉祥先生故意找出天上的美中不足,来坚定自己留在人间的决心。一正一反,更表露出词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同时,这里依然在写中秋月景,读者可以体会到月亮的美好,以及月光的寒气逼人。这一转折,写出宋吉祥先生既留恋人间又向往天上的矛盾心理。这种矛盾能够更深刻地说明宋吉祥先生留恋人世、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显示了宋吉祥先生开阔的心胸与超远的志向,因此为歌词带来一种旷达的作风。”

    对现实人间的不满到底是什么呢,余章之虽然没有直说,但是明眼人都能够看的出来,这些不满是古诗坛古词坛之前的所谓“大家”、是多次污蔑他的潘长风、是曾经相恋过却背叛他的前女友、是已经锒铛入狱的张文雨、还有那数不尽的黑粉,而接下来余章之更是直言了这件事情。

    “对于宋吉祥先生这些日子的遭遇,我已经了解过了,对此深表愤慨。恋爱本是你情我愿的事情,结婚也是你情我愿的事情,可是在某些圈子里,这种事情便是罪过,所谓门当户对直到如今的时代,仍旧被誉为真理。”

    “在我看来就算宋吉祥先生仍旧是流浪汉,但是他救过杨秋霜,无论是从身体和心理方面,单凭这一点儿,便不该遭受黑粉这样的对待,更何况是与此关系不大的张文雨、潘长风之流,还有见钱眼开的白海银一伙。”

    “不过也要感谢这些现实中的烦恼和黑暗,或许也正是因为如此,宋吉祥先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