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诗人盖棺(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黑粉和无知路人在吗,好好看着点?”

    “吉祥哥哥的再别安桥有多好,读完这篇赏析你们就知道了,别再拿无知当借口了。”

    “无知没有错,无知还唧唧歪歪就有错了,你们看不到再别安桥的好,不代表其他人都看不到。”

    “服了,这么好的现代诗名篇到了黑粉和无知路人嘴里居然变成了烂诗,你们的文化水平该有多低啊。”

    “我小学毕业都能看出这首诗很厉害,而且读起来特别舒服,不知道那些黑粉和无知路人是什么文化水平。”

    “无知的黑粉和路人,出来好好看看!”

    “同上!”

    “同上!”

    ……

    郭默对于再别安桥的赏析下面,最多的评论就是粉丝和有学问的路人喊那些黑粉和无知路人过来看看的内容,甚至直接艾特了之前叫嚣的最厉害的无知黑粉和路人。

    你们不是说再别安桥是烂诗吗,那就来好好看看现代诗第一人对再别安桥的赏析,好好看看这首诗到底是不是烂诗。wap..com

    当面打脸,就问你们疼不疼?

    在对再别安桥进行了整体的评价以后,郭默就开始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逐字的深入赏析。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这节诗可用几句话来概括:舒缓的节奏,轻盈的动作,缠绵的情意,同时又怀着淡淡的哀愁。最后的西天的云彩,为后面的描写布下了一笔绚丽的色彩,整个景色都是在夕阳映照下的景物。所以这节诗为整首诗定下了一个基调。”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下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心头荡漾。这节诗实写的是安河的美,同时柳树在古诗里柳——留,留别有惜别的含义,它给诗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多少的牵挂用在我心头荡漾,把牵挂表现得非常形象。他运用的手法是比拟(拟人、拟物)。这节与第三节诗联系紧密: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安桥的柔波里,我甘做一条水草。第三节诗突出了安河的明静和自由自在的状况。同时表现一种爱心,那水草好像在欢迎着诗人的到来。还有,它并没有完全脱离夏国诗歌的意境,它和夏国的古诗有相同的地方,就是物我合一。第二节是化客为主,第三节是移主为客,做到两相交融,物我难忘。这两句诗正好表现出宋吉祥和安桥的密切关系。这就是所谓的:确定了理想,步入了诗坛,美妙的风光中,抒发自己的情感。三者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通过具体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诚可谓神来之笔,让人难忘。”

    无知的黑粉和路人只觉得这首诗烂,却不知道这首诗一字一句都是精心雕琢,足以让稍懂诗词的人都感受到其中的美。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