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章 诡异的沉默和尴尬(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bsp;  这样的戏码过瘾是过瘾,气概是气概,但是一个不好,那是要死的啊。

    况且这张九言的本事大家都是看到了的,当他的面这样说,下场几乎可以说是必死无疑。

    自己就算是想做大明的忠臣孝子,那也只得到地府去做。

    想到这里,大家不禁是犹豫起来,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他们都期待着别人来出这个头,到时自己也好跟着响应一下,死也死不到自己头上。

    到时候事情成了最好,不成,自己也算是尽了人臣的本分,对皇上也不愧疚了。

    每个人都想着别人来出头,这也就导致最后没有人来出头,场面颇为诡异和尴尬。

    张三心说李四官比我大,他都不出这个头,我还出个鬼头。

    李四心说张三没说话,王二麻子也没说话,我还说个屁话。

    王二麻子心说张三李四都没蹦出个屁,我算哪根葱哪根蒜,你们不说,我也不说。

    就这样,大帐里面一百多个将军,竟然是没有一个人出头说话的,这也让王承恩和洪承畴感到意外,

    他们心说这还是我大明的将领吗?

    怎么全是怂包软蛋。

    见无人出头说话,这时候这些将军心里又是想道:此时大战交织,临阵换帅是大忌,对我大明千秋万代那是害处多多,

    自己不出来阻止张九言,这其实也是为了大局,这是对大明的忠心,对皇上的忠心,就算以后被皇上责罚,自己也问心无愧。

    想到这里,他们一个个的又是安心不少,不管怎么说,自己还是大明的忠臣,这一点是没有改变的。

    带着这样的想法,这些将军一个个的都是出了大帐,回去各自的营寨,继续统兵去了。

    至于以后怎么样做,他们决定还是先看看大家的反应再说。

    其实这些将军不出头,有这个反应,这也是正常的。

    毕竟任谁来看,崇祯皇帝的这道旨意都是说不过去的,那说白了就是崇祯皇帝怕张九言灭了鞑子,功高盖世,功高震主。

    现在崇祯皇帝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就不顾一切,不顾战局,来个临阵换帅,这就让人不耻了。

    他们心里对张九言自然是同情的,对崇祯皇帝自然是不服的。

    现在张九言说圣旨落在驿站了,这明显是在拖延时间,目的也不难猜,那就是一切等打完了再说。

    张九言这样处理,有道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也没什么不对的。

    既然如此,这些将军们不第一个出头,装一时糊涂,那也不是不可以,所以最后没人出头,这也就不难理解了。

    真要是现在张九言要举旗造反当皇帝,这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真要到了那不能装瞎子的时候,真要到了那大是大非的时候,以现在张九言的能力和威信,要全部压制住这一百多个统兵大将,这是不可能的。

    那时候,那是一定会有人站出来反对的,也一定会有人站出来和张九言搏命厮杀的,而且站出来的人绝对不少。

    需知煌煌大明三百年,哪里还能没有硬骨头。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