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讲理(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地窖里的银子,仓库里的粮食布匹,拿出来参与市场流通。

    谷梴</span>当然他搞这一手的前提,是对十县之地的高度掌握。

    必须先将民户们的吃饭问题搞定,建立官方商铺,定一个标准价格,防止粮食和布匹,这两种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出现激烈涨跌。

    不然的话,贸然投入一种高价值商品,很可能最后造成地主士绅更加激烈地压榨平民,来获取这种商品。

    随后闻人升就将自己的计划一一说明。

    众人听得心服口服。

    别管是不是忽悠,至少如此一来,他们的军费和军粮问题,就迎刃而解。

    没人会比他们更加清楚,豪门大户们有多少储蓄。

    毕竟他们没钱了就会去劫富济自己一把。

    所以哪家有钱,必须事前让小弟们打探清楚。

    …………

    很快,随着闻人升下令,十县之地,统一建起官办粮铺和布庄。

    为了避免种种弊病,闻人升还命令,这两种铺子的运营状态和运行账目,一切公开,任何人都可以全流程地观看,查账。

    虽然这样会不可避免的泄密,泄漏天圣军的粮草储备……但相对于保密所带来的弊端来说,还是值得的。

    毕竟建起它们的主要目的,就是保证一家一户每月能稳定买到粮食和布匹。

    这样做,还可以限制了少数大户靠各种手段,钻空子平价从本地买米,高价卖到外地,进而造成物资短缺。

    只要公开,许多隐私手段都不能用。

    比如限制一个人一天平价买一升米,大户们同样可以找来几百几千个仆役,天天排队去买。

    这年头,人的劳动力时间是真不值钱,尤其是仆役们,他们的时间只是他们的饭钱。

    完全公开后,大家就能看出谁在玩花样,光是在侠网上的千夫所指,就能让很多豪绅不敢也不愿意钻这个漏洞。

    这两种铺子办好之后,然后就承担起登记户口的功能……

    每个人限制每天买多少粮食,买一次就登记一次,然后汇总上去。

    这可比深入每家每户去登记,靠谱多了。

    毕竟隐匿人口,是再寻常不过的事。

    官府有人头税,还有抽丁服役,人越多肯定越吃亏。

    一处粮铺前。

    “老爷,我们是乡下的民户,进一次城不容易,就不能让我们多买几十斤粮食带回去吗?”几个老农问道。

    有人要问,为啥农民还要买粮?

    他们是卖细粮,买粗粮。

    卖掉的是大米,买回家的是高粱和谷子、红薯之类的。

    或者有的是卖桑叶……等经济作物。

    所以他们也需要买粮食。

    “不行,上面有规定,每人每天只能买五升米。”店员拒绝道。

    然而那几个老汉还是缠着不放。

    他们哪知道什么规定?他们只知道这店员好说话,不打人,不骂人,那就得缠着。

    好在没过多久,就来了巡逻的,将几人赶走。

    几个老汉离开粮铺,最后在城外聚集,抽起旱烟。

    “这魔教中人,居心叵测啊。”老汉甲说着。

    “他们都造反了,你说他们居心叵测,我只想笑。”老汉乙嘲笑道。

    “刘麻子,你是什么时候都要和我做对是吧?”老汉甲暴躁道。

    “王胡子,你说对了,就是你进了坟,我也要在你的坟头前撒尿!”老汉乙抬杠道。

    “行了,你们两个,魔教的人势头很猛,我们作为武林正派,不能让他们这样下去,省得将来给真龙造成太多麻烦。”老汉丙敲打道。

    “他们武功很高,刺杀不行,该用什么手段制止他们?”

    “我已经发现了,他们有一个最大的弱点。”

    “什么弱点?”

    “讲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