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票房(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五千块钱。

    而且这是最理想的状态,上座率百分之百。

    事实上,在国内很少有话剧能做到百分之百上座率。

    一般上座率能超过百分之七十,那就是烧高香了。

    《细雨》做了一些宣传工作,但是并没有投入太多,开始买票到今天过了三天时间,才卖出去两张票,暂时收入六十四元。

    林中没有被这些事情扰乱心思,还是有条不紊地带着演员们进行排练,他要考虑的根本不是票房的事情,对他而言,只要能把《细雨》排好就行了。

    徐晓娅好像也没有太考虑票房的事情,不然她也不会把票价定在三四十这个档位,一个注定会亏钱的档位。

    国内很多人都抱怨话剧的票价太贵,普通的一场话剧票价也得一两百,如果是些知名的剧组,能达到七八百甚至上千。

    一般人根本就看不起。

    但是剧组也没有办法,毕竟话剧跟电影不同,它是演一场就要一场的成本,而且成本还不低。

    像《细雨》这种不算成本高的,单演一场的成本也至少有个两三万,如果是到一些大剧场演,这个成本还得翻倍。

    据张重猜测,除去公司的租金,徐晓娅他们已经为这部话剧投入了四五十万。

    就算《细雨》后面开始赚钱,也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才能赚回来。

    ……

    临近演出的那几天,《细雨》的票房忽然暴涨,第一场戏一下子又卖出去了八九十张票,总共卖出去的票直接上到了三位数。

    后来林中一问,才知道是演员们自己买的。

    他们买票的目的是想让自己的亲朋好友们过来看看他们的演出。

    他们中有不少人都是第一次演这么正规的话剧,而且他们也是发自内心地觉得这部话剧真的很好,所以就希望亲朋好友们能来见证他们的成功。

    听到这个消息后,徐晓娅让演员们以后不要再自己买票了,如果有朋友想看,可以从公司这边拿点赠票,她也不想从演员们那里赚钱。

    到了最终彩排的时候,距离第一场正式演出只剩下两天的时间,徐晓娅算了一下,除了演员们自己买的票,第一场戏总共卖出去了大概三十多张票,票房可谓非常惨淡。

    不过徐晓娅看起来似乎还挺开心的,因为这三十多个人可是实打实的观众,而是不是像之前那样都是请来的托。

    最关键的是,现在排出来的《细雨》已经完全超过了她的预想。

    回想起一个多月前,她被那个骗子导演忽悠排出来的戏,徐晓娅感觉真是不堪回首。

    两相对比,以前那个版本简直不堪入目。

    这中间固然有剧本修改的原因在,但是更主要的还是那个导演的问题,在林中旁边混了这么久,徐晓娅甚至认为现在的自己来排这个剧都能比当时那部要好——很多。

    这段时间她所获得的东西,绝不是那几十万的成本可以比的,所以,对于票房的惨淡,她并没有多沮丧。

    而且她坚信,这种情况会越来越好,因为她对《细雨》有着充分的信心。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