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晋国前来和谈(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赵长青真的很心塞,好好的一个朝会,居然开成了这个样子。

    一切的事情都和自己所想的出入太大了。

    本来以为,今日会有一番唇枪舌剑,满朝文武,肯定对自己授权东厂而灭了姜渭一家有意见。

    但怎么反而夸赞自己英明了呢?

    他想了想,想出一个结论。

    归根结底的原因就是因为自己没好好搞清楚,导致闹出一个乌龙,杀了一个人人嫉恨的大贪官。

    真是…

    心塞。

    唉,罢了罢了,反正这种感觉都已经习惯了,怪就怪自己完事没有准备周全吧!

    在临退朝时,黄丞还问赵长青,要不要新任吏部尚书位,毕竟,尚书位置的空缺,可不是谁都能顶上的。

    这需要陛下亲自决定。

    赵长青当时哪还有心情过问这些,便说句‘容后再议’,就退朝了。

    众大臣们当然注意到了皇帝陛下不高兴的表情,在退朝之后,就一起议论这件事,然而不管怎么议论,值得出一个结论,

    “咱们这位陛下,怕是今日朝会早就挖好了坑等我们跳,其目的就是想让我们替姜渭打抱不平,然后找理由收拾我们。”

    这个结论…

    不得不说,和赵长青一开始想的还挺像。

    接下来就有人针对这个结论说了,“既然如此,今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无论涉及什么政策,我们都必须听陛下的,否则,其下场就和姜渭没什么两样。

    说到底,陛下还是不信任我们这些跟随过仁宗皇帝与灵帝的老臣,而陛下建立厂卫,就是要一点儿一点儿的除掉心里不服陛下、处处与陛下唱反调的人,从而使整个朝堂都听陛下一人的。

    陛下想要百分百牢牢把控朝政,我们索性就让给陛下,反正…陛下军改之后,兵权在握,再也不是仁宗时期的光景了,目前的我们,争不过陛下。”

    大家伙心里一合计,觉得人家说的非常有道理,便在心里暗暗警示自己,今后陛下再有什么政策,一定要无条件的支持陛下,不管怎么样,就是不能和陛下唱反调。

    相信这日子一久,自己等人跟随过灵帝的隔阂,会在陛下心里越来越小,直至陛下完全信任自己等人。

    他们眼里的军改,就是将之前的多种军队制改成军团制。

    这得是什么样的帝王敢这样做啊?!

    这得是千古一帝才敢这样做!

    看到陛下自登基以来的种种作为,看似都没什么联系,实则环环相扣,一步一步牢牢将整个大魏国攥在了自己的手里。

    在这样的帝王麾下做事,即是不幸也是大幸。

    现在的赵长青在干嘛呢?

    在一个人发呆。

    而这时,赵高听到下属们汇报,说是姜渭一死,京城内不少受到他迫害的人家,都张灯结彩、喜气洋洋的。

    听说茶楼里的说书先生,都开始传唱这件事了,说陛下刚刚登基,底子还没稳妥,便与本朝大奸臣斗智斗勇,最终派人灭了奸臣一家的英明事迹。

    经过小说家们这一描绘啊,听书人心里都产生一种感觉,就像是自己真的生活在了盛世当中,而前方,有一位绝世英明的帝王,在为他们遮风挡雨。

    这些可都是好事啊!

    陛下在百姓心目中的威望正在无限拔高。

    得赶紧将这件喜讯说给陛下听才行。

    于是乎,赵高便将市井当中说他英明的事情告诉他了。

    这样一来,赵长青更加不高兴了。

    心里郁闷啊!

    这到底怎么回事呢?

    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了?

    这不是自己想要的结果啊!

    看到赵长青有些不高兴,也没回应自己,赵高便觉得心里空落落的,甚至还有些难受,便开口小声问道:“陛下,您这是怎么了?不高兴吗?”

    试问,自己最想得到的昏庸值没了,怎么能高兴?.CoM

    他不理会赵高,只是朝他皱了皱眉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