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月亮崖(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dquo;全是石头,全是山。”杨明义说道,“我要是生在这种地方,那真的活不下去。”

    “读书也是个难题。”杨明友说道,“就算有钱交书学费,每天走七八里十里路去上学,唉!苦了这些娃儿了。”

    “如果说彭家寨子那里适合养老,不适合发展,那么这里既不适合养老,更不适合发展了。”宋谨也说道。

    杨明锦点头,说道:“如果不能拼命读书考出去,那就只能出门打工,最好是想办法留在城里。如果夫妻两个去沿海打工,省吃俭用个四五年,差不多能在兴义买一个小点的房子了。现在兴义城扩建,正在吸引人口落户,正是好机会。”

    “算了,不说这些了。”李远山摇头说道,“现在时间有点晚了,倒回去岔路口,今晚上就在那里歇一晚上,明天早上再去燕子岩。”

    “是得明天再去,路上太危险了!”乡里跟来的办事员罗毅说道。

    回到岔路口,大人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捡柴,一部分搭帐篷。

    太阳还没完全下山,就升起了两个火堆,刚升起的凉意被驱散了,大大小小围着火堆开始吃东西。

    “这么大的火堆,要是有洋芋山药(马铃薯和红薯)就好了。”杨明义说道,“来的时候帐篷都带了,怎么就没有想起这事呢?”

    李远山笑道:“这山路什么样你又不是不知道,又不通车,带洋芋山药,你背啊?”

    “一个背点,不是就够吃了?”杨明义笑道,“想想从火炭里掏出几个黑疙瘩,拿起一个轻轻一掰,一股香甜的味道随着热气腾起,那个美妙啊!吸……简直不摆了!”

    “嗬!大餐吃多了,想念起粗粮来了。”杨明东笑道。

    杨明才笑道:“想吃回去就自己动手,在家这段时间你天天吃都行,不够我们还可以支援点。”

    “用不着我们支援。接连吃上两天,看他受不受得了。”李远山笑道,“时不时来一次感觉不错,天天吃,能让人吃吐。而且,这两东西除了涨肚子,真没什么营养,吊命到差不多。”???..coM

    “能吊命也是好的。”宋谨说道,“据说洋芋山药包谷这些在元末的时候就出现了,只是产量不高,一直没怎么普及,直到清朝产量才高起来,使得人口也达到了四亿多。”

    “我倒是觉得,明末的时候产量就提高起来了。”杨明锦说道,“只是那时候天灾太过频繁,而手里有大量土地的乡绅地主也不愿意种这种廉价的东西,所以没有普及开来。”

    “贪婪的地主乡绅包括官员,敢和皇帝对着干。”李远山说道,“为了少交点税,就隐藏田产,招纳大量隐户给他们种田。到底种了多少洋芋这些东西,没人知道,不过最多也只是保证手里的隐户不饿死,毕竟这些东西不赚钱。”

    第二天,一行人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前往燕子岩,走了两三里地,看到旁边一里左右的山脚有一户人家,宋诚下去敲门没人,又继续上路。

    “这是几山几里才一户人家啊!”杨明友感叹道。

    “这样的人家乡里还有不少。”乡里工作人员说道,“人家多了,那点地就养不活这么多人了。”

    又走了两里多,转过弯,小路一直延伸到对面的山崖下。小罗说道:“上了这个月亮崖,再走两分钟就到燕子岩了。”

    “这地方我们听说过。”杨明才说道,“别人说的时候感觉不怎么危险,可这一看,真吓人啊!”

    月亮崖得名于它的形状跟弯月一样,悬崖中间是凹进去的。

    “你说危险,看看那里。”李远山指着开始月亮崖中上部斜着出来的地方说道,“那还有人挑着水上崖呢!”

    “从小就走着,他们已经习以为常了。”小罗说道,“燕子岩没有水,喝水用水都得凑从这下面挑上去。”

    一群人看着崖上的身影一只手抓着扁担前端吊住水桶的钩子,一只手伸出往上一抓,就这么抓一下上一步抓一下上一步,慢慢地上了崖,消失在崖顶。

    杨明仁感叹道:“唉!还好带了绳子来,要不怎么上去啊!”

    “看着都脚软!”寨方平说道。

    “这就是我昨天说的名字好听的地方。”李远山对孩子们说道,“怎么样,敢不敢上去?”

    “敢!”孩子们齐声叫道。

    孩子们一点不怕,不过大人可不像他们。宋瑜说道:“真的就只是有个好听的名字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