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血海缠身(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的铃兰花海散发着馥郁清香;摩挲着华贵的桌椅,细致的触感从每一个皮肤神经元反馈到了中枢……

    当然,还有鲜血流下,肢体断裂的剧痛,折磨着林闲的神经;临死前的哀嚎,和刀刃刺入肉体的滑腻感,让他感到战栗。

    七年来,梦魔控制着林闲的梦境,而她下达的唯一一个指令,就是——

    杀!

    杀狼人!杀恶魔!杀恶灵!杀巨蜥!杀地精!杀巨龙!

    除非猎杀结束,否则林闲将永远无法醒来。

    七年,两千多个夜晚,还有数也数不清的打盹、小憩、午觉……只要是陷入了梦境,林闲就永远也逃不出铃兰的掌控。

    她,就是噩梦的女王。

    林闲的这个性格,有80%以上都是拜她所赐。

    因为人的性格,本质上是感官对外界刺激的重复获取,最后大脑加工后的产物。

    通俗来讲,就是人对外界的刺激进行截取分类、收藏和丢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最后形成的,就是人的“三观”。???..coM

    所谓近朱者赤,经常获取优良外界刺激的人,他们懂“礼仪”、“自律”、“坚持”,人与人互相传递,最后就形成了优秀的三观;相反,经常受到“恶毒”、“谩骂”、“痛苦”等刺激的人,受他们的生活环境所沉淀下来的,很容易形成一个怯懦、狂躁的人。

    而林闲呢?他两者都不是。

    人的一生有大约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停止接受外界信息的睡梦期,而林闲不同,他在梦中依旧接受着海量的信息潮,而梦境时间的时间流逝比例,全掌握在铃兰的手中。

    林闲感觉自己的心理年龄,或许远远比同龄人大。

    短暂的刺激会导致应激性,而经常性的刺激,则会导致精神的疲乏、枯燥和……厌倦。

    白天,林闲学习、生活,度过一个个正常学生的日子;而夜晚,他手提砍刀,身穿猎装,在密林和古堡中穿梭,和狰狞的恶魔与狡黠的妖怪进行着血液四溅的斗智斗勇。在如此噩梦中,林闲重复着死亡与重生,体会着痛苦传递到全身的折磨,更能从中挤出一丝丝嗜虐的快感。

    两者,哪个对人的刺激比较大?

    林闲觉得,他对正常世界的兴趣,正在像老旧的画布一样飞速褪色。

    现实世界应激性的缺失,导致林闲对现实生活兴趣缺缺,长此以往下去,他自然会对现实生活失去兴趣,最后深陷于梦境之中。

    沉醉于梦,不愿醒来。

    就如同沉溺于网络世界,不愿面对现实的人一样:游戏的刺激对某些人来说都比枯燥的生活“有趣”,那么恍若实质的血腥噩梦呢?那岂不是比杀戮游戏更加让人迷醉?

    庄周梦蝶,当梦与现实无限拉近的时候,蝶也会忘记自己本来的身份。

    林闲非常恐惧:在梦中重复着杀戮,聆听着哀嚎,一次又一次的血腥惨案中,他小心翼翼地保护着自己的精神世界:一个从12岁开始便在杀伐中成长的孩子,最后会变成一个什么样的人?

    林闲的父亲是法医,母亲是教师,他自己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一清二楚。

    七年来,林闲一边在猎杀中癫狂,但他又如履薄冰,小心地保护着自己的精神状态,不至于陷入沉沦。

    在现实世界里,林闲有爱他的家人,有谈天说地的好友,他不能就此深陷梦境的枷锁,也因此,他在现实世界不断寻找着能触动自己的“刺激”,让自己不至于失去醒来的动力。

    林闲害怕,自己终究有一天会推开铃兰递来的醒梦酒,决定永远留在幻梦之中。

    ——猎人终会迷失自我,成为野兽,而林闲的意志绝不允许这件事发生。

    正因如此,林闲的性格才会如此独特:他性格的两面性,一方面追求普通人的正常生活,希望能摆脱“噩梦”成为一个普普通通的男生;而另一方面,为了让自己的心理状态不会飞速老化,不会沉浸于噩梦的诱惑,林闲也在现实世界不断寻求刺激和崭新的乐趣,所以他在别人眼里才会如此“怪异”,才会如此偏执、执拗。

    这,就是林闲的故事。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