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八一章 会呼风唤雨召唤术的诸葛亮?(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赶忙跟童子而入,关羽、张飞自也都是紧跟。

    走至中门,但见门上大书一联道: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关羽、张飞自都是看不懂,同时一眼看去又不禁隐隐明白何意。

    刘备则也瞬间心中忍不住咀嚼一下:淡泊者,乃对于名利冷淡,意指恬淡寡欲,一个恬淡寡欲之人,会整日向人言,自己可比管仲、乐毅吗?

    恬淡寡欲以表明志向,自己可比管仲、乐毅,如此志向与恬淡寡欲岂不是自相矛盾?

    宁静而致远,宁静者乃清净寡欲,不幕荣利,为追求远大的志向,清净寡欲却想成为管仲、乐毅一样的人,这怕也是专门写给自己看的吧?

    刘备不禁从未有过的脑子清醒,心念电转间表面却又是激动期待之色。

    而管仲、乐毅是何人?断腿三个月时间刘备自也去查过。

    管仲,却正是春秋时期法家之人,开始辅佐公子纠,后得到鲍叔牙推荐,担任国相,并被尊称为仲父。

    身为国相期间,对内大兴改革、富国强兵,对外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亦可称法家管子。

    乐毅,也是为战国时期燕国上将军,魏将乐羊后裔,受封昌国君,辅佐燕昭王振兴燕国,曾统帅燕国等五国联军,攻打齐国,连下七十余城。

    所谓:东下齐城七十二,天下无人能继踪。二人功迹尚如此,至今谁肯论英雄?

    刘备忍不住心念电转:二人者,即是指管仲、乐毅,天下无人可比二人功绩,至今谁可跟两人相比?乃惟诸葛孔明。那石广元、孟公威之歌,果然是作给自己听的。

    清净寡欲,与远大志向却是自相矛盾的,因为远大志向同样是一种欲,而想要实现远大志向,靠在家里憋着清净寡欲就能实现了?

    靠清净寡欲就能实现了?

    所以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用两个字解释即是虚伪,即是转本淡泊宁静给刘备看的,一个自比管仲、乐毅之人,会是清净寡欲之人?

    瞬间刘备便分辨出,这诸葛亮绝对是自己同道中人。

    然而不想正忍不住心念电转,突然又只听草堂内传出吟咏之声道:

    “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

    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

    乐躬耕于陇亩兮,吾爱吾庐;

    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

    这一次眯着眼睛的关羽,豹头环眼的张飞两人,自也都瞬间听懂是何意。

    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我诸葛亮就是个凤凰,翱翔于千仞之空,不是你刘皇叔这棵梧桐,我都不栖!

    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我是一位名士,伏处于这一方兮,不是明主我都不依,你刘皇叔就是明主!

    乐躬耕于陇亩兮,吾爱吾庐:我开心以名士身份躬耕于这隆中兮,我爱我的茅庐啊。躬耕者:上位之人如天子之身下田谓之躬耕,自比身份高贵,却与奴役农夫一般下田。

    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我还有时间傲于琴书之间兮,等待着天时你刘皇叔来请我之时。

    因为四句歌可说都是一个意思,连续重复了四遍,都是我堪比吕望、张良、管仲、乐毅的诸葛亮在等着刘皇叔你,所以关羽、张飞都瞬间听懂,这次总算没有白来。

    只见草堂之上,正有一少年拥炉抱膝。

    关键问题是,茅庐草堂距离柴门又没有二里远,仅不过几丈远不到十米远距离,之前问先生在家否?那么少年自肯定是听到的。

    而脚步声少年也不可能听不到。

    但结果即使听到刘备来了,还装作没听到,又继续吟咏一歌给刘备听,我诸葛亮等刘皇叔你多时了。

    于是完全歌声落下紧接,刘备便忍不住无比激动上草堂施礼道:“备久慕先生,无缘拜会。

    前因水镜先生称荐,敬至仙庄,不遇空回。

    今特冒风雪而来,得瞻道貌,实为万幸,”

    对于大贤,自要以大贤之语待之,关乎、张飞自也表示理解,这分明就是个自称大才的神经病,大哥哥哥也不得不学那书上说话。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