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圣已经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了,他气急败坏,翻出最强底牌。

    当下,大魏文宫爆射出但可怕无比的光芒,一张法旨出现,只是朱圣法旨。

    浩然正气凝聚,化作一支笔,在法旨上书写一个字。

    “诛!”

    当此字出现,夹杂着恐怖的威能,化作无尽能量,灌入文剑当中,再一次文剑爆发出可怕的气势,要将许清宵直接阻杀。

    “朱圣法旨都拿出来了?洪正天,你当真是畜生,此物乃是朱圣留下来平定妖魔的,你却将法旨拿出,害我大魏新圣?”

    陈正儒怒吼,他目呲欲裂,没有想到洪正天竟然拿出这样东西。

    这件东西,乃是朱圣法旨,是朱圣留下来的最强之物,若是祭出法旨,其威力等同朱圣一击,是朱圣当初担心死后,天下妖魔大乱,所以留下来的法旨。

    据说一共留下了三张。

    可现在为了针对许清宵,洪圣拿出这样东西,这已经不是道理之争了,这就是铁定要许清宵的命啊。

    这太狠了,也太令人觉得恶心,已经到了不择手段的程度。

    当朱圣法旨化作无尽能量,注入文剑后,文剑再一次朝着许清宵杀去。

    浩然文钟绽放出无穷的浩然正气,想要阻挡文剑一击。

    可拥有朱圣法旨加持的文剑,是天地之间,最锋芒的剑,哪怕是浩然文钟,也承受不住。

    烟云府上。

    许清宵的圣人法相,平静无比。

    风云交加,天昏地暗,可怕的杀机袭来,宛若灭世一般。

    许清宵依旧平静如水。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潜龙勿用,阳在下也。见龙在田,德施普也。终日乾乾,反复道也。或跃在渊,进无咎也。飞龙在天,大人造也。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六二之动,直以方也。不习无不利,地道光也。含章可贞,以时发也。或从王事,知光大也。括囊无咎,慎不害也。黄裳元吉,文在中也。龙战于野,其道穷也。用六永贞,以大终也。”

    宏伟之声再次响起。

    许清宵所说的每一个字,都映照在天穹上,金光闪闪。

    这是易经。

    许清宵选择已经为自己的圣道之书。

    晦涩无比的易经响起,人们听起来觉得玄奥无比,虽晦涩,但莫名显得无比的非凡。

    一直到整篇易经被许清宵全部说完后。

    下一刻,又是一道宏伟震天之言响起。

    “吾,许清宵,今日著作易经。”

    “愿未来读书人,人人如龙。”

    声音响起,这一刻,世人彻彻底底震撼了。

    这他不可思议了。

    这易经之书,竟是化龙之书。

    所有人这才明白,许清宵著作之书是什么了。

    如若说,许清宵之前的千字文,乃是儿童启蒙书籍,那么这篇易经,则是未来读书人,蜕变成龙的书籍啊。

    蜕变成龙,指的是才华蜕变,真正懂得道理,明白道理,如龙一般,为极致。

    吼!

    这一刻,当真有龙吟之声响起。

    只见,许清宵上空,一条条金龙将黑云撕开,万丈的金龙,踏着祥云而来,盘旋在许清宵上空。

    这般的异象,让世人无比惊愕,古今往来,哪里有这样的异象啊。

    只怕就算是真正成圣,也没有如此之多的异象吧?

    可就在此时,易经之书,竟然演化出一座龙门。

    立于中洲天穹之上。

    无边无际的光芒出现,读书人的精气神,化作鱼儿,在龙门之下跳跃。

    一旦越过,便是鲤鱼化龙。

    “这是古今往来第一书啊!”

    “圣人之书,此乃圣人之书。”

    “许守仁为天下读书人明意,明无上之意,而后立下不朽之言,现在更是著出成圣之书,此等功绩,千秋万载都不会有人超越啊。”

    “睁大你们的眼睛看一看吧,不要再这样执迷不悟了,许圣注定要成圣啊。”

    一些非朱圣一脉的读书人纷纷开口,他们让朱圣一脉看清楚。

    不要再这样执迷不悟了。

    可这般的言语,只让他们更加的不服,更加的愤怒,也更加的嫉妒啊。

    年轻一代,他们之所以如此配合文宫,其实最大的原因还不是因为嫉妒。

    他们嫉妒许清宵。

    嫉妒许清宵为何年仅二十岁,就有如此地位,如此才华,所以每当许清宵做错了一点事情,他们就揪着不放。

    按理说正常人也不敢与天下读书人斗,会乖乖低头,但偏偏许清宵每一次都没有选择低头,反而是与他们斗了起来。

    而且每一次,许清宵都能扭转局势。

    他们如何不气?又如何不怒?

    本来按照这一次,许清宵必然要完,可没想到的是,许清宵依旧坚挺,而且今日还要成圣,他们如何受得了?

    再加上这些人的辱骂,天下读书人彻底疯魔了。

    “许清宵,绝不可能成圣,他是借助了邪祟的力量,哪里有人一年成圣?哪里有人一年不到就可以成圣?”

    “是啊,是啊,许清宵借助了邪祟的力量,他绝对不可能一年成圣,这不可能,如若不是邪祟的力量,谁能在一年内成圣?”

    “洪圣!再次凝聚天下读书人的力量,杀了许清宵,杀了他,杀了他!”

    “洪圣,快快诛魔啊。”

    那一道道声音响起,是朱圣一脉的怒吼声音,他们已经迷失了双眼,要说不成魔,根本就不可能。

    到了这一步,这些读书人还是如此,这让非朱圣一脉的读书人,彻彻底底咂舌了。

    本以为这些读书人,一开始只是因为许清宵不尊重朱圣,他们才恨上了许清宵。

    可现在看来,这些人当真是有问题啊。

    这些人,哪里算是读书人啊?

    都是一些妖魔鬼怪吧!

    “杀!”

    文宫当中,洪圣也彻彻底底疯癫了,他死都没有想到,许清宵今日真的能重新明意,重新立言,更重新著书。

    而且还著出圣人之书,不,这不是圣人之书,这是可以让人成圣之书啊。

    人人如龙!

    这四个字太沉重了,也太宏伟了,不弱于方才的四言。

    许清宵今日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将流传千古。

    他若是成圣,当真不得了,对大魏文宫来说,是天大的灾难。

    所以,今日无论如何,他都要杀了许清宵。

    是无论如何。

    如汪洋大海一般的浩然正气,没入了文剑之中,这一次文剑没有任何犹豫了。

    朝着许清宵杀去。

    而眼下。

    许清宵抬头望着天穹,他现在已经走了三步,还差最后两步。

    重新明悟自己的中心思想。

    之前的中心思想,是事在人为。

    有志者,事竟成。

    而现在,许清宵需要重新明悟新的中心思想。

    文剑杀来,根本不给许清宵任何一丝机会,不过好在,浩然文钟爆发出能量,阻挡文剑,九条金龙则朝着文剑扑杀。

    这一切都是异象。

    气运之战。

    文剑无匹,是无敌的存在,轰击在浩然文钟上,每一击都迸裂出无穷的浩然正气。

    金龙扑杀,却只能拖延文剑的进攻速度,但无法真正毁灭文剑。

    这是天下读书人的意志之剑,哪里有那么好破解的。

    眼下,许清宵必须要成圣。

    只要许清宵成圣,一切都好说了,战局会在一瞬间逆转。

    彻彻底底扭转。???.biQuPai.coM

    只是天下读书人不会让的。

    而许清宵也在顿悟最后的中心思想。

    事在人为!

    有志者,事竟成。

    许清宵闭上了眼睛,一切都显得太仓促了,但一切也应当发生。

    轰轰轰!

    文剑不断攻击,浩然文钟遭到了极其可怕的创伤,差一点要裂开。

    金龙不断扑杀,却显得有些于事无补的感觉。

    也就在此时。

    许清宵忽然睁开眼睛。

    他明悟了。

    有志者,事竟成。

    事在人为,是他之前的中心思想,可现在许清宵忽然意识到,这并非是自己的中心思想。

    细细想来,曾经发生的每一件事情,并非是事在人为。

    而是。

    人定胜天!

    没错,就是人定胜天。

    每个人都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哪里有那么多一定。

    人心若安定,不受一切影响,不为外物所动,朝着自己要做的事情去努力。

    胜负皆在一念之间。

    是的。

    这就是自己的中心思想。

    真正的中心思想。

    人定胜天。

    应本心而顺天理。

    胜天,并非是胜过天地,而是胜过一切你认为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这是自然规律。

    天,是本心,本心也是天。

    想到这点后。

    刹那间,无数浩然正气朝着许清宵涌去,这是最终的升华。

    得天下读书人之力,许清宵便可以成圣了。

    这一刻,人们惊愕,所有读书人发现,自己的浩然正气,正朝着许清宵涌去。

    许清宵走到了最后一步。

    即将完成真正的蜕变与升华。

    此时此刻。

    一道道声音响起。

    “我等愿助许儒成圣!”

    “某愿助许儒成圣!”

    “愿助许儒成圣,扫荡一切妖邪。”

    那一道道声音响起,这是来自天地之间,其他的读书人,他们彻彻底底敬佩许清宵,也彻彻底底折服了。

    他们朝着许清宵一拜,贡献自己的力量,希望许清宵能够因此成圣。

    此时,大魏文宫内,也响起一道这样的声音。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许儒之言,天地可鉴,本儒愿助许儒成圣。”

    这是荀儒的声音,他站起身来,不顾一切,朝着许清宵所在的方向一拜。

    将自己体内的浩然正气,尽数赠送给许清宵。

    不止是他,一连四五位大儒齐齐开口,他们原本不想要参与这件事情,可现在他们被许清宵给折服了,彻彻底底折服了。

    能说出为天地立心之言的人,如何不能将他们折服?

    曾经,他们的确因为许清宵年龄产生轻视和不悦,可现在他们彻彻底底服了。

    许清宵有圣人之资,不是半圣,是文圣,儒道文圣。

    他们心甘情愿,帮助许清宵,尽自己的一份力。

    “陈某,愿为许儒,再添浩然正气,愿许儒,为万世开太平!”

    “陈某今日,自毁儒位,从今往后,与朱圣一脉,再无关系。”

    陈心的声音响起了,他是朱圣一脉的大儒,这段时间来,他一直在犹豫,大魏文宫脱离,他没有办法阻止,可当大魏文宫脱离,还要镇压大魏王朝国运时。

    他出声了,可出声有用吗?没有!

    他选择了沉默,可他的良心不安,如今当许清宵说出为天地立心之时,他彻彻底底醒悟过来了。

    自己在做什么?

    自己还是一个读书人吗?

    读书的目的是什么?不就是许清宵这四句话吗?

    可自己又在做什么?眼睁睁看着大魏王朝气运衰败?

    未来眼睁睁看着万民受苦吗?

    他错了,他知道自己错了,所以他脱离朱圣一脉,并且自毁自己的儒位。

    辛辛苦苦修行而来的浩然正气,被他直接散去,没入在大魏国运之鼎内。

    而陈心,也跪在地上,朝着许清宵行叩拜大礼。

    当陈心这般出声,周民叹了口气,他摇了摇头道。

    “是我等错了!”

    “知晓的太晚了。”

    “儒不是儒,读书人不是读书人,老夫读书,为天下苍生,可到头来,竟然是再害天下苍生,害大魏百姓,老夫今日,也散去儒位,退出朱圣一脉。”

    “以死谢罪!”

    周民苦笑连连,如若说陈心只是一直徘徊犹豫,可他实打实支持文宫脱离。

    眼下,许清宵所作所为,让他内心大振,更是让他醒悟,幡然醒悟。

    他知道自己做错了,愿意自毁儒位,可他却放不过自己。

    当声音响起后,旁人来不及劝阻之时,周民已经震碎自己的心脉,直接坐了下来,当场毙命。

    他以自己的生命,来偿还这场浩劫。

    周民死了,可却在人生最后一刻,成为了真正的读书人。

    有人悲哭,是周民的弟子,在地上嚎啕大哭,伤心不已。

    一些大儒看到这一幕,也一个个沉默不语。

    陈心更是哽咽,他实在是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可这又怪得了谁呢?

    但他知道的是,周民已经在最后一刻,明悟了真正的儒道。

    “放肆!放肆!放肆!”

    “尔等受许清宵蛊惑,竟然做如此愚蠢之事,简直是放肆。”

    “许清宵无法成圣,朱圣一脉听令,竭尽全力,阻止许清宵成圣。”

    洪正天的声音响起。

    他没有想到,在关键时刻,大魏文宫内竟然出了这种事情,在他看来,陈心与周民就是叛徒,还有其他几个大儒。

    相信了许清宵,宁可自绝心脉,也不与文宫站在同一条线。

    这让他无比愤怒。

    而随着他的声音响起,刹那间,原本四面八方的浩然正气,突然锐减八成。

    朱圣一脉九成的读书人开始竭尽全力阻止浩然正气飞去。

    他们意志坚定,不可能让许清宵靠他们成圣的。

    “许清宵,你妄想借助我等读书人之力成圣,妄想!”

    洪正天的声音响起,他已气急败坏。

    但同样,这番话坚定无比,因为成圣最关键的一关,就是借助天下读书人之力。

    洪正天的声音,响彻大魏京都。

    然而,就在此时,一道轻微无比的声音响起,声音当中也充满着稚嫩!

    是烟云府中。

    是一个孩童。

    他有些害怕,也有些怯弱,可他的声音,清脆无比,面容坚定无比。

    “愿助许儒成圣。”

    他学着一些儒生开口,助许清宵成圣。

    只是这道声音响起后,引来了一些人的关注,可看了过去,发现是个孩童时,不由苦笑一声。

    读书人凝聚浩然正气,他们这些普通百姓,怎可能,能帮助许清宵成圣呢?

    但就在有人开口时。

    突兀之间,一束微弱的光芒,从孩童身上缓缓浮出,朝着上空飞去。

    这一刻,闹市之中的百姓愣住了。

    紧接着,有人尝试性开口,望着许清宵道。

    “愿助许儒成圣!”

    他的声音响起,虽然心中无底,可目光坚毅。

    当下。

    依旧是一道微弱的光芒凝聚而出,朝着许清宵飞去。

    一时之间,人们彻底震惊了。

    但下一刻,一道道声音响起。

    “愿助许儒成圣!”

    “愿助许儒成圣!”

    “愿助许儒成圣!”

    这些声音,虽然不大,没有响彻万里,但这些声音,却充满着坚定!

    刹那间。

    一道道微弱光芒聚集在了一起。

    光芒虽然微弱。

    可当数量变得极多之时。

    将。

    是天地之间!

    最亮的那一束!

    光芒!

    此光。

    映照古今!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