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满院同袍奏无衣(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黄二爷就被老夫人撵起来,赶到书院去了。二公子不如到府中坐坐?”

    张遂闻言,摇摇头道:“原来如此,那我也就不进去了,黄二哥若是回来,你告诉他一声就说我出门去了,近期可能不会在家。”

    顿了下又道:“让你们家的海货商铺不用再往张家送海货了,若是再有需要,我们府中会有人去打招呼。”

    门房闻言,连忙点头答应。

    张遂拱拱手,转身离去。

    就这样一直逛到了金乌西落,天色渐暗,张遂这才打道回府。

    老路的庭院离着张遂的并不远,还未走近,便听到院落之中,喝酒划拳,嬉笑怒骂,林林总总,不绝于耳。

    张遂对着路北挥挥手,让他自去。自己则是走到老路门口,发现庭院之门都是敞开着的,直接迈步进入。

    刚刚迈入庭院,就有人发现了张遂的身影,发现他的几人立马起身,对着他恭敬一礼,称呼道:“见过二公子!”

    这声二公子,让整个喧闹的庭院中直接安静了下来。

    其他人也都纷纷站了起来,恭敬地称呼一声。

    张遂笑着拱手道:“诸位朋友不必如此客气,我也是听老路说今晚各位朋友在此相聚,就过来凑凑热闹。看来今天有不少我不认识的新朋友啊。”

    院落之中除了南离教的那些老面孔,还有一些昆州城老路的同袍,多了十好几位不认识的生面孔,但毫无例外的是,这些生面孔,一个个都是身有残缺,年过五旬的壮实军汉。

    正从屋内往外搬送酒水的老路见到张遂到来,笑着招呼道:“二爷过来啦,随便坐,咱们这可没什么主桌陪客。”

    张遂笑着点点头。

    南离教的游德本来喝得有些迷糊了,见到张遂进门,酒都被惊得醒了大半,见到张遂正在张望,连忙开口道:“二公子,过来过来,坐咱们这边!”

    他这一桌基本都是南离教几个有修行道行的人,还有那过来召集老兵的童寅。

    在座的军汉们对张遂都极为熟悉,就算那十几个没有见过他的人,也都听过他的大名。

    毕竟这些准备重返战场的军士们基本人手一块四象玉牌,虽然不知道这玉牌是不是有那么神奇的功用,但感激之情肯定是少不了的。

    而那些有修为的南离教中人,对张遂除了恭敬有加之外,心里更是多了几分敬畏。

    毕竟这可是一位一剑干掉几十个修行者的狠人,不敬畏可不行啊,毕竟自己的教主提起此事也是面色戚戚,满含敬畏。

    张遂笑着走到游德一桌坐下,看着童寅问道:“童大哥,现在身体感觉如何?”

    童寅笑道:“自从二公子给我诊治一番后,现在好太多了,除了这副鬼样子无法恢复之外,之前那种腐心蚀骨的感觉已经完全消失,现在也算是提的动刀了!”

    说完举起手中酒碗,一口而尽,以示敬意。

    张遂端起面前游德帮他斟满的酒碗,也是一口干光,道了声:“那就好,若是再有不适就和我说。”

    童寅点头。

    看着院中又热闹起来的人群,张遂伸手抓过一根羊腿,啃了两口,问道:“这院中的老大哥们都是要回归军伍的吗?”

    童寅喝了口酒,叹道:“就算他们想全都回去,也不大成啊,有好几个,毕竟年岁太大,浑身伤病,回去也帮不了大忙。这次一聚,不知今生还有没有机会再次相聚啊。”说完一口将碗中酒水喝尽。

    游德等人闻言也是有些黯然。

    一旁忙完过来的老路闻言,笑骂道:“一个个都是半截入土的人了,怎么还整出这般模样。

    老方他们几个,军伍一辈子,让他们回去让自己的子侄伺候就得了,这一把岁数过去干嘛?供起来让我们伺候吗?

    再说了,有二爷给你们的那护身玉符,想死可不是什么容易的事啊。”

    那些对于护符功用心知肚明的修行中人,闻言连连点头。

    那些普通军士见他们这些所谓的高手一脸认同的神情,不仅心中微微一动。

    游德直接站起来道:“今天就是让咱们这些老伙计们好好聚一聚,是去是留那是明天的事,今天不提那些让人心烦的事了,好好喝一顿,咱们路善人准备的这些东西,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够享受到的呀!”

    庭院中人轰然称是,都哈哈笑了起来。

    要说老路也算是下了血本,准备的酒水,可是二十年陈酿的玉壶春,这一坛五斤,价钱都够普通人家半年花销了,他这一次可是整整准备了不下五十坛酒。估计将这些年的一些积蓄花的差不多了。

    童寅笑着问老路道:“路善人,你这该不是把弟妹的嫁妆钱都花完了吧?”

    老路嗤之以鼻,道:“有二爷照顾,还缺得了这点小钱?反正我已经将婆娘送到张府中了,吃喝用度我可不管了,自有人来安排,对吧二爷?”

    张遂笑着点点头,道:“谁让你那小子要叫我干爹呢,不管怎么行?”

    老路呸了声,笑骂道:“这他奶奶的,辈分全都乱了。”

    众人见张遂也是一个随和性子,慢慢就放开了,呼喝划拳,勾肩搭背,一个个在那里吹着曾经的牛皮,喝着碗中的美酒,不亦乐乎。

    张遂端着手中的酒碗,慢慢喝着,时不时咬一口手中的羊腿,看着宴中放浪形骸的众人。

    不知是谁,突然起头唱起了一首军中古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院中嬉闹的众人一静,开始齐声和他一起唱到:“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CoM

    其声低沉古朴,但又充满了浓的化不开的情感,同泽之情,让人动容。

    张遂只听了一遍曲调,就已完全掌握。

    众人一遍唱完还不尽兴,接着唱起了第二遍。

    张遂从袖中掏出紫竹洞箫,和着他们的音调吹奏起来,其中甚至夹杂着一些清灵之力,那音律直指人心。

    到了后来,连张遂自己也受到其中感染,有些热血沸腾。

    周围众人,一边敲击着桌面,一边应和着曲调,一连唱了五遍,这才停歇下来。

    互相看看,竟然人人都是眼眶微红。

    静了那么几息,一个年岁七十左右的老兵抹了把脸,端起手中酒碗,大声嚷道:“来来来,喝酒喝酒。”

    众人轰然,各自倒满手中酒碗,一个个勾肩搭背,将手中酒水一饮而尽。

    张遂这桌也不例外,张遂也随着喝掉碗中酒水。

    看着眼前脸色还微微发红的童寅,张遂笑问道:“童大哥,不知你这队伍之中可还缺少一个我这样的郎中?”

    正在倒酒的童寅闻声猛地抬头,还以为自己听错了,待回过神来,猛然站起,点头如捣蒜:“缺,怎么不缺?太缺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