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黑与红,阴影之中的谋划(四)念念不忘(上)(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些新生代的灰骑士体内圣血细胞的开发程度,甚至已经接近10%的记录!

    但就是这个自闭倾向,实在是让加尔文有些无奈。

    尤其是在军团意志出现以后,解决了长期灵能沟通的灰骑士们个个都是闷葫芦,“能不张嘴就坚决闭嘴”的作风,让整个军团的文化日趋内陷。

    这种情况既让他感到好笑,又让他感到担忧。

    他知道不能责怪他们,因为他们执行的多数任务就是需要沉默和守密。

    他也不能阻止他们,因为军团意志这玩意,本来就是个熟练的过程。

    但总不能真的不说话吧?

    不能说和不想说是两回事,可真要是因为不想说而逐渐变得不能说了,那也是个问题啊!

    而且军团的规模只会越来越大,外交的需求也就迫在眉睫,总是要有人站出来成为军团的喉舌,总是要有人具备基础的外交素养。

    难道还是要像原来一样,只能依赖审判官作为和外界沟通的桥梁么?

    当然不行!看看詹莫罗方向现在的情况吧!

    一旦负责中间沟通的审判官具有自己的政治意图的时候,那灰骑士就会陷入极度的被动。

    他们就像一只提线木偶一样,只能陷入尴尬的局面当中。

    他们必须要有自己的外交官,战团时代单个连队负责对外的传统已跟不上现有的需求了!

    总不能事事都指望着大导师们出面,或者是他这个军团之主站出来发声吧?

    大导师们已经足够忙碌了,而也他不可能每次都在。

    想到这里的加尔文将手中的笔顿在纸上,“外交需求”这个词汇被他在纸上重重的画了一个红圈。

    必须要解决这个问题,可问题来了……

    加尔文自己就是一个不善言辞的军人,除去基本的动员和演讲能力以外,更加深入的外交能力并不在他的技能点范围之内。

    这个工作在他的前世都有专业的政工人员负责,至于他自己是绝对没有这份基因的……

    怎么办?家里的田地上是够呛能长出这种苗子了……

    那不行……就从墙外弄?

    一时间没了办法的原体站起身来原地转了两圈,然后挤眉弄眼的开始想起了盘外招。

    反正他这个军团本来就有转化的能力,尽管代价有些昂贵,但小规模的搞一搞也不是不行……

    好了,想法有了。那目标呢?

    原体又重新坐在桌案前,眼中各个军团的身影走马灯一样的闪过。

    无数其他时间线上的服役经历在他的脑中划过,而最终一抹熟悉的蓝色在他的眼中停下。

    诶?我觉得这些蓝精灵就很不错!尤其是那个副官苏拉,我看就很不错!

    锁定了目标的加尔文反倒是不再着急,反正机会总会有的,只看到时候怎么操作了。

    对这种行为他完全没有心理负担,反正这群蓝精灵们欠他的人情足够多。

    况且毛几个蓝精灵能叫毛么?灰骑士的事情……那叫为帝国奉献……

    而且这次普莱斯迪亚的账加尔文还没算呢!

    就算有朝一日他们的军团之主当面,加尔文自觉也是有话说的!

    “就是可惜了那个副官了……”

    加尔文有些惋惜自己为什么没早点想到这个问题,否则在普莱斯迪亚他就能当面向极限战士要人。

    但事情就是这样,一旦错过了就再没有回旋的余地。

    以当时双方那种情况,加尔文开口要人对方也没办法拒绝;

    可在事情结束以后再开这个口,那就和骑在极限战士头上打脸没什么区别。

    原体微微的摇了摇头,最终放弃了这个想法。他看着眼前堆成小山的文件,再次沉入了新的工作当中。

    而命运的奇妙之处就在于此。

    就在他对那个优秀的副官念念不忘的时候,这个名叫苏拉的年轻人,已经写好了调往死亡守望的申请书……

    昏黄的灯光下,伺服颅骨在提示加尔文需要按时休息,在几次间隙的睡眠和工作后,关于第三批加尔文之子去向的初稿,终于在加尔文的笔下完成。

    若是没有意外的话,那么两支部队将会按照十年一次的固定周期,在两个基地之间定时轮换。

    并且如果后期军团的兵力开始充裕后,加尔文还想把克里格系的基地,以及某个方向的死亡守望基站也列入军团的常备轮训的基地。

    加尔文将按照这些基地所在位置的危险程度分类,形成标准的一、二、三线的战备等级和对应的战备值班体系。

    在没有大型战争的时候,这些基地之间的调动将成为灰骑士们晋升的固定服役流程。

    而如果有军团出场的需要,这些基地也能成为军团远征时期,后方可靠的兵源保障之一。

    一个综合了战区、军区特点的准军事人员培养系统,就这样在加尔文的手下初具雏形。

    而原体在克里格星系中的经历,虽已让他对这类工作已经有所领悟。

    但星际时代的军事组织要远比部落时代复杂,它跟随着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已经更像是一门科学,而远不是一门靠经验积累的手艺可以涵盖。

    他当然可以依仗自己的身份、跟随着自己的本能来指挥战争的走向。

    但那种人在他的眼中只适于打顺风仗,他可以在特殊环境下短时间爆发出璀璨的光芒,甚至铸就后人难以望其项背的功勋。

    可他注定难以长久,一旦战事焦灼或是后方有变。这种人手下脆弱的军事系统(或者说利益同盟)就会像是风化的岩石一样,在风暴的侵袭下土崩瓦解。

    所谓“时来天地皆同力,命去英雄不自由。”说的就是这种人。

    加尔文不歧视,但也不想当这种特殊时代下的“英雄”。他对自己和自己麾下的战士有更高的要求,也有更长远的希冀。

    于是一切就要归于平凡,一切都要从泥土中自己抓取。

    原体需要在这些漫长而繁琐的工作中,对帝国运行的各个环节有更深入的理解。

    也需要在对兵员的来源、培训的周期、消耗的物资乃至配套的人员和外交工作中,逐渐适应并掌握人类帝国在星际时代的、高阶军事将领的全局视野……

    补昨天的更新。

    (本章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