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启叔(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付勇为公司带来的改变是肉眼可见的。

    周启从开公司到现在,连一个正经的办公楼都没有,付勇只花了三天时间就搞定了。

    位置在南海,毕竟南海市人才多,而付勇的人脉也都在南海市,不光是商界的,还有政界的。

    比如让周启很头疼的16吨黄金,他只敢偷偷摸摸的兑换点,但付勇就有渠道售卖,还不用降价。

    另外,在招聘人才上,付勇也比周启方便的多。

    周启就是个普通一本毕业,不是211也不是985,他现在的名气,连进自家母校招聘的资格都没有,但付勇能把招聘会开到国防七子去。

    很多有跳槽意向的高管,周启连见面的门路都没有,但付勇打个电话就能把人约出来,吃一顿饭就能把事情搞定。

    他甚至还认识娱乐圈里的人,经过跟花为合作过的导演介绍,他签了几个评价不错的年轻导演,编剧进来,直接把《李自成》的架子都给搭起来了,到十月底竟然就开始剧本创作了!

    而此时周启在哪儿?

    周启在启明星药厂内的足球场上。

    也不知道罗宝丰怎么想的,厂里都没足球队,却有一个相当大的足球场,平时工人们会在这里跑跑步,踢踢球,晚上来这里吹吹风,亲亲嘴什么的。

    这半个月来则是多了个节目,看军训。

    只见操场中间,站着一个整整齐齐的方队,他们扛着柚木长棍,穿着草绿色的军装,哼哼哈嘿,一训练就是一整天。

    “顾部长,感觉怎么样啊,有没有不听话的?”训练间歇,周启让人搬着西瓜给每个人送过去,自己则是走向了顾盛。

    “挺好,都不笨,也都很听话,训练都很刻苦!”顾盛笑道。

    他也当过新兵训练教官,这批人给他的感觉就是都很不错,偶然还有几个冒尖的,属于是在连队中都要被争抢的那种。

    “那是自然,别看他们都考不上大学,但实际上每个人都不笨,而且我周家光我父亲这一代就有17个从军的,我这一代也有三十多个,可以说是一等一的兵员素质了!”周启笑道。

    海爷已经把他们这一脉的情况发给周启了。

    这一脉,指的是太爷爷周伯柱一脉,周伯柱有一兄一弟一妹,长兄死在饥荒中,弟弟民国时期跟随孙先生闹革命,一去不复返,妹妹远嫁他乡,战乱之后杳无音信。

    周海柱育有四子,四子又育有11子,便是周启爷爷这一代。

    这一代中唯有11爷尚存,其他10位都已经去世。

    11子又生育44子36女,这便是周启父亲这一代。到了周启这代,一共是133个儿子,116个女儿。

    其中,有4个小孩夭折,2个发生车祸已经不在,116个女儿。最小的是11爷第六子家的女儿,叫周薇薇,2018年出生,今年才4岁。

    最大的是大爷家长子的长女,生于1971年,今年已经51了。

    周家人在商业上以养殖,纺织,种植,冶金业为主,不过没有做太大的,都是小作坊,更多壮年要么外出打工,比如周启的父亲。

    要么就在家务农,比如周启大伯一家。

    也有从政的,是三爷家的长孙,90年代考上了复旦大学,现在在尚海市教育局工作,是个处长,这已经是周家最大的官了。

    周启还不是周家最后一代,因为周启这一代生儿育女的比比皆是,和周启同龄,但有两三个孩子的也是大把。

    周家身在农村,少有只生一个好的想法,有条件的都会要个两个三个,反正农村也没那么卷,孩子生下来扔给老师就行了。

    眼前的六十多人,基本都是周启的子侄辈,甚至还有孙子辈的,有的初中上完就不上了,有的上完了高中,没考上大学。

    原本的路线应该是去富士康打工的,或者送到各个亲戚家里帮忙,不过周启这边要人,于是他们一股脑的就都被送过来了。

    “不过,就是个审计部而已,有必要这么训练吗?”顾盛问道:“除了枪没得摸以外,他们现在的训练强度可是完全和新兵看齐的!”

    “军训不仅能增长武力,也能增长实力,意志,他们中就几个人上过高中,更多的都是初中毕业,根本没经历过军训,还处于一副散漫的样子,不训练一下怎么用?”

    “而且,我回头要拍电视剧的,大型古装片,有一支看起来像样子的部队,也能提升点电视剧质量不是么...”

    “原来如此。”顾盛信了,不信也不行,反正我就是个拿钱办事的。

    他也不担心周启想搞什么事儿,就六十多个人在国内你能搞个屁的事儿。

    “对了,我要跟他们聊聊天可以么?”周启问道。

    “当然可以!”顾盛道:“你是老板,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