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香江(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随着李东把空间里的现金都做好了合理的安排解决了心里最大的一块心病。

    空间里还有260多吨黄金,近万件古董和二百多本房产证,只要不生个败家仔,这些财富传个几代应该没问题。

    李东他们一行五人住在了半岛酒店,不得不说,以他后世的眼光来看现在的半岛酒店依然让惊叹这里的雍容和专业。

    李东也像个心急的游客,安顿好住处开始就开始逛起来。

    曾在无数影视剧里看过的兰桂坊是李东的首选,进入到这里像是进到霓虹灯的世界,路两旁都是贝鲁特、非洲、加州、中央公园、卡萨布兰卡等,带着异国遥远空间的名字。

    一家接一家的欧陆风味餐厅和风情万种的酒吧把这里打扮的如同一个妖娆的异国美女。

    它有趣的地方正是世界与本地,好似亳无禁忌地挤在一起。

    意大利餐厅旁有RB小吃,酒吧隔邻卖鱼腩粥,各国的美食吃到撑,李东喝着一杯五六种茶的味道混在一起的丝袜奶茶,拍着肚子又走到荷里活道。

    李东看着橱窗里琳琅满目的古董不禁高兴起来,不知道这里能不能掏到真货。

    他这几年常常和几个老头整理古董,再加上空闲时在空间里赏玩,倒也算得上行家。

    一家家逛下来李东有些失望,大多是仿制粗糙的工艺品。

    李东在里面闲逛,走着走着就看到了一个白碗,白碗很普通,但是碗边却有一点古物的痕迹。

    李东就起了兴趣,拿起来仔细看。

    这不看不要紧,一看到碗底的字,李东顿时激动了起来,那碗底居然赫然刻着一个“盈”字,这就代表着这个碗可能是唐朝皇帝御用的“邢窑白瓷”。

    他之所以认识是因为他也有一个这样的碗,老爷子曾说过:在开元天宝年间,国库充盈,兵力强盛,这个时候的唐朝发展已经达到了巅峰,所以就连皇上自己的小金库,也都极为充盈,那个时候皇帝的小金库名叫“大盈库”,专门收罗各地的珍稀之物,等到用腻了,皇帝就赏赐给下边的大臣,大臣们也都如获至宝,小心收藏,因为数量实在很少,除了自己的那一只,李东也只是在故宫博物馆,才见到过一次。

    “老板,这碗底怎么刻个盈字,难道做碗的师傅名子带个盈字。”李东不东声色的试探道。

    老板探头看了看,摇摇头随意的说:“谁知道呢,你知道吗?”

    李东高兴的差点蹦起来,装糊涂道:“不知道,这碗多少钱?”

    老板瞄一眼李东,见他也是漫不经心的神色,就随口说:“五百。”

    李东呵呵一笑把碗又放回去转身欲走。

    “这位先生你给个价。”老板忙叫住他。

    “五十。”李东说。

    那老板犹豫一下,“八十,不能再少了,我是这个价进的。”

    “好吧,”李东拿过碗又看了看把钱付过去,继续在店里转了转,没再发现什么宝贝才开心的出了这里,果然在这个年代还有沧海遗珠。

    收到空间里经鉴定果然是刑窖真迹,来了精神的李东在荷里活道一家家的淘,还真没白费力气,又发现一对铜席镇。

    他凑过去反复的察看基本上可以肯定是对老东西,“老板这对玩意怎么卖?”

    老板伸出一根手指说:“一千一个。”

    李东惊讶的看了老板一眼,莫非他知道这玩意,“太贵了,能便宜点吗?”

    “这可是鎏金的,”老板拍拍铜席镇说:“而且好事成双不单卖。”

    李东装作无奈的样子付了二千港币,朝笑容满面的老板挥挥手,真是个棒槌!

    送到空间里一鉴定,是西汉年间的鎏金铜席镇。李东没想到竟然真的是西汉的,能保留至今绝对可以称得上宝贝。

    走了很久,吃到撑的美食消耗一空,抬头看见不远处一家饭店叫福临门,这个彩头好。

    刚刚赚了一大笔的李东暴发户似的点了一桌的菜,一千港币一个的鲍鱼点了十个,蜜汁叉烧、酿焗新蟹盖,蜜饯云腿炒乳鸽脯、竹笙琵琶豆腐、鲍汁扣辽参。

    吃惯了简单粗暴的北方菜品尝精致婉约的南方菜感受颇多,南方菜繁琐的制作程序让平淡的食材化作了非凡的美味。

    耗费大量精力,经历多道工序,对味道的精细要求,烹饪者将他们的耐心和细致的态度融入到了菜品之中,食物成为了一种工艺品。

    但是在北方,却不是那么精致,人们在对待吃的态度上,就是炖,万物皆可炖。

    猪肉炖粉条,小鸡炖蘑菇,德莫利炖鱼,寒冷漫长的冬天里支上一口大锅荤素菜搭配往锅里一扔,一锅东北炖菜就有了,而且寒冷的季节炖菜从头吃到尾都是热乎乎的。

    不同的生存环境造就了南北方截然不同的饮食文化。

    几个人风卷残云般吃光了一桌子的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