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造车(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街上的唢呐声、鼓声和打镲声组合成一道节奏感十足的曲调,几十个打扮的花枝招展的人踩着鼓点欢快的扭动着,有爱热闹的人也凑在队伍后面跟着扭动。

    李东拉着陈梦岩加入进来,一边跳一边教她,“你这动作幅度太小,看我,扭秧歌你得浪起来!”

    陈梦岩看着他夸张又滑稽的动作肚子笑得直抽筋,“不行,我跳不来你那样。”

    “哈哈,要放飞自我,”李东踩着鼓点挥舞着双手,还时不时的抛个飞眼,“来吧,这里没有狗仔,也没人认识你,放心大胆的扭起来。”

    李东好像一个媒婆,巧舌如簧的要把香江影坛的女神拉下水。

    陈梦岩左右看看,入眼的都是欢乐舞动的人群,根本没人关注她,“扭就扭,看我的!”

    她放开手脚很快学会了基本步伐,扭得比李东美多了。

    扔掉偶像包袱的她尽情的笑着,闹着,在数九寒冬里扭出了火一般的热情。

    晚饭是大胖头鱼头和豆腐一起炖了一盆,鱼身做了熘鱼段,吃的陈梦岩直夸小红手艺好。

    羊肉串、牛肉串是秦石在处面烤,火红炭火炙烤过的肉串一端上来就满屋飘香,大家就着啤酒就开始撸,陈梦岩好好的体验了一把东北人的热情和人间烟火气。

    年就在吃吃喝喝中过去,陈梦岩在增重五斤的惆怅中带着上学的爱琳回香江了。

    李芳和王惠奔赴京城参加同学聚会,李颖继续为了自己理想历经新人磨炼。

    李东也开始忙起来,四架大飞机还在审批中,厂房还在建设,发动机和变速箱的工厂还有汽车冲压,焊接、涂装、总装千头万绪的极为复杂。

    好在有高薪从前苏联的汽车制造厂招过来的几十个专家顶在前边。

    但是掺在其中的空间里的工程师才是主力,李东趁着苏联解体时的混乱把一大批空间里的机械专家混在里面,让他们有了自己的身份。

    假借花旗银行的海外采购,其实全部采用的是空间里的设备。钱如流水般的花出去,迅速掏空了万象的腰包,又流进李东的兜里。

    夏晴被这花钱速度吓到了,赶紧找李东,“咱们的资金可见底了,这么一大摊子手里没钱可怎么行?”

    李东笑说:“慌什么?这就是一次性投入,开始投入的大点。要不把设备款改成贷款,这样行了吧?”

    夏晴翻着白眼,“人家外国大银行听你的,你说借就借。”

    “让他们沪上中国区总部派人来办就行。李东淡定的说。

    夏晴半信半疑的打了花旗银行的电话,那边马上就有了回应,对她这个办法也很赞同,说马上叫人过来办理。

    放下电话她不停的和李东感叹这国外银行的服务意识真是好。

    厂房建设是董明和几家建筑公司联手兴建,在苏联专家们的目瞪口呆中飞快的建起来,设备的安装也在逐步的开展。

    发动机和变速箱工厂最先安装完成,他们的技术和生产线都是现成的。

    所有的设备都被李东在空间里改造过,外表还是苏联的模样,设备的精密度和自动化程度要比他原来的时侯强多了。

    金属融化成液体倒入模具一个个发动机气缸主体烧铸成形,另外几条车床生产线加工里面小件。

    毛子的技术糙一点,经过空间里技术改进,解决好了降温凝固过程中残余应力、排气、脱模剂喷淋等导致缺陷的发生,良品率非常高,还大大提高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接着对零件表面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