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姚广孝的细作(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十一月初三,朱高煦四人四骑终于来到京师附近。四人四骑乘船过江,江对面是江东司,但江东司主要是查从江东往西的,而他们从西过江东,被浦子口司查过,自然没人理他们。

    其实若不是战争期间,巡检司的人,一般也不会随便查普通百姓。

    经过江东司的地盘后没多久,就看到了南京城的外墙。

    到了门口又被盘问了一遍,朱高煦他们早有准备,分成两人一组,间隔进城,各自报了个南京城内的地址,说是昨天出城的,今天回去,很容易的通过。

    毕竟这会燕王兵锋没到这里,门口盘查比较松。

    关键是朱高煦在南京城求过学,上学也好几年,所以能说当地官话。

    就好像现在南京骂人最常用的俗话:呆比,是个人只要听过,都会说。

    进入江东城后,就算进入南京的外城。

    迎面是莫愁湖,莫愁湖边上是内城的清凉门。

    这会进城的人正四下分开,往各处去,他们跟着部分人群从清凉门进入内城。

    这边进来就是清凉山,东面山上有着名的清凉寺。

    这会清凉寺还没改名,仍然是北宋时期的名字,叫清凉广惠禅寺,要等到建文四年,靖难成功后,周王朱橚(su)重修山寺,成祖朱棣题额“清凉禅寺”,才改名为清凉寺。

    还没重修的清凉广惠禅寺占地大概十亩,朱橚重修时扩建一倍,达二十亩。

    朱高煦他们一行直接上山,沿路仍然能看到不少香客。

    上山后来,又绕到清凉寺的后面,朱高煦让宋长林和毛信在远处等着,他带了周虎过去,轻轻敲了敲门。

    没多久有个小沙弥打开寺门,对方很意外的看着他们,毕竟一般香客不会走后门。

    “两位施主?”

    “我们是杭州来的,找观元大师,还请代为通传一声。”朱高煦客气的道。

    “两位施主稍等。”小沙弥进去没多久,里出来一个青年和尚,剃了个大光头。

    特娘的,朱高煦一看到这青年和尚,就感觉和袁义袁珙有点像。

    他果然没猜错,这是袁珙的另一个儿子,袁光。

    袁珙有四个儿子,除了一个早死外,其余三个都在尽心尽力帮燕王做事。

    袁光在五年前就剃了个光头,在姚广孝的运作下,到清凉寺做了和尚,号称观元。

    看到观元时,朱高煦都不得不佩服姚广孝,在古代用间和细作方面,姚广孝还是算干的比较好的。

    看到观元时,朱高煦庆幸没把毛信和宋长林也叫过来。

    他之前和袁义分开走,就是不想让袁义认出宋长林和毛信,因为当初两人带兵袭击袁义和谭海,并杀了袁忠彻。

    虽然宋长林和毛信说当时距离袁义比较远,袁义看到他们冲出去后,除了谭海带兵迎上,袁义是立马掉转马头准备逃的,很难看清他们的长相。

    但朱高煦为防万一,还是决定分开走。

    上山之后,朱高煦为防袁义在这,也没叫两人过来。

    不料今天在这里看到了观元。

    果然做什么事都小心翼翼才好,朱高煦心想。

    就在朱高煦胡思乱想之际,观元已经在问,施主哪里不舒服?

    朱高煦回过神,按在北平早就预备好的说了一番。

    观元用手把脉,帮朱高煦把了会脉,然后说问题不是很大,贫僧帮你配点草药,你回去煮服,连服七天即可。

    说罢写了副草药单子,递给朱高煦,边上一个小沙弥这时道,请跟我来。

    朱高煦谢过观是,示意周虎跟他走。

    周虎跟小沙弥到了前面,小沙弥帮周虎点了副香,周虎谦诚的拜了拜佛,然后丢了十贯宝钞的香火钱。

    而朱高煦在后面多呆了片刻的功夫,观元看小沙弥走了,赶紧从某处摸出一把铜钥匙。

    低声道:“北门桥往南一百步,下街陈氏米铺。”

    朱高煦拿过钥匙,转身快步出去,正好周虎烧完香回来。

    “多谢观元大师。”朱高煦和周虎再次感谢,转身而去。

    朱高煦出来之后,立马找到毛信和宋长林。

    “你两先快点下山,到北门桥往南一百步,那边有条街道叫下街。”

    “你们沿街道看看,有没有铺子或民房在出卖租售的,或许找牙行帮忙也行,咱们在这条街上,要买或租个铺子,记住,最好在陈氏米铺附近。”

    “诺。”两人转身要走。

    “等下,你们上街后买个斗笠,防止袁义看到你们脸。”

    “诺。”两人快步下山。

    朱高煦则带着周虎,一边观赏清凉山的美景,一边缓缓下山。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