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意外的发现(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的问:“这叫啥?种的还是野生的?”

    “野生的,咱们叫避瘴草。”

    “。。”朱高煦。

    他想了想,问:“还有啥作用?”“可以吸,让人精神振奋。”

    土人说罢,从腰后摸出一个大管子,朱高煦一看就乐了,这不就是大烟枪吗?

    原本到明朝中后期,烟草才从吕宋传到大明,没想到朱高煦现在就在这山里看到。

    “你吸给我看看。”朱高煦笑道。

    这人拿了一点在手上,先用刀切碎,然后直接放到那烟枪里面,然后拿出火石,几下点燃。

    顿时,现场一阵白烟徐徐升起,好久都没抽过烟的朱高煦微闭双眼,深深吸了下。

    特娘的,就是这个味。

    居然真是很像后世的烟草。

    但这味道肯定没有后世的好,咳咳咳,对面那土人才吸了几口就咳了起来,四周诸将都笑了。

    “这啥破玩意。”盛庸笑骂。

    “好东西。”朱高煦则笑道,这真是意外的发现。

    “。。”盛庸。

    “这玩意能种植起来吗?”朱高煦直接问那土人。

    土人愣了下,摇头:“没试过,山上只有野生的,也不是很多,价格-——”

    还想说价格比较高。

    “我不要你这里的,伱要能帮我种出来,我每年给你一百两银子,一百斤盐,五十斤糖,全家都可以跟着我,再给你十亩良田,要是不想种田,全家的口粮,我出了。”

    朱高煦话说出来,盛庸他们也惊呆了,这啥玩意啊,要这么多钱?

    比普通一个千户的待遇都好。

    刷,土人瞬息满脸通红,瞪着眼睛:“将军此言当真。”

    “我们汉王府的人,从来不骗人。”朱高煦不动声色的道。

    洪铮他们来到广南府后,最常用的一句话就是:“我们汉王府的人,从来不骗人。”

    日夜都在说,洗脑似的在云南传开来,从而打下朱高煦在云南的良好形象。

    土人也知道广南这边很多土人都嫁给明人,似乎口碑都不错。

    “我叫侬必玛,将军给我点时间。”

    “行。”朱高煦转身,钟显马上递上来一锭十两银子。

    叭,朱高煦重重放在他摊子上:“这是定金,事成之后,另有重赏。”

    “我去哪找将军?”侬必玛赶紧问。

    “你去宝月关,报你自己名字即可。”

    朱高煦又在广南府呆了几天,那侬必玛又数次找到宝月关,要地要人。

    他想在旱地上种,因为只有旱地适合大面积种植,朱高煦一一答应,还给了他一大块地做试验。

    数天后,平安和广东的物货,从南盘江北岸,源源不断的进入云南,来到广南府。

    三人首次相会。

    平安这人向来桀骜不驯,以前李景隆领军也好,盛庸指挥也好,都是没把他们放在眼里。???..Com

    这次看到朱高煦,赫然拜倒,叩见汉王殿下,态度无比恭敬。

    除了他全家以后要靠汉王保护外,他一路跟着严琛,所见所闻,已经明显感觉到朱高煦在过去几年的暗中经营,实在是让人惊叹。

    盛庸大为意外,因为在他的印象里,除了太祖外,平安从来没有尊重过其他人,即便当年跟着朱棣在北方行军,也没有这么般谦逊过。

    朱高煦看到平安到来非常高兴,当晚宴请了他们全家,第二天先带他看了看广南府的情况,然后问道,高将军看看,我这里,还需要干点啥?

    盛庸到后,朱高煦平时在大众面前叫他陈将军,平安来后,改称平安为高将军。

    燕王三护卫中的低级兵士和将领们大部份不认识他们,而盛庸和平安不到其他地方,常常跟着朱高煦,如需要外出,必换衣打扮,带斗笠扮农民,所以除了朱高煦几个心腹诸将,无人知道他们到了这里。

    像王栎,沈济他们也不认识平安和盛庸,都只知道陈将军,高将军。

    平安闻言,想了想,缓缓道:“汉王这里看起来挺好,但还缺点东西。”

    盛庸不动声色看了他一眼,这平安说话就是老直接,不讨人喜欢,换成盛庸,肯定不会这么说。

    但汉王就喜欢这种直接人,盛庸和朱高煦呆了一段时间,发现朱高煦挺有人格魅力的,比朱棣强了不知多少,汉王很愿意听众部下的建议,如果自己说错了,还愿意诚认错误,立马更改。

    这是很多大人物都不具备的品性,有些人宁愿将错就错,也不能有损自己的威信。

    “你说,还缺什么?”果然,朱高煦不但没有不高兴,反而挺兴奋。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