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元江那氏(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之一云南大小。

    “有了这三家土司支持,最少能得到五到十万土司兵马,而且粮食会无忧。”

    “如何拉拢?”平安问。

    盛庸则道:“汉王是否已经早就盘算。”“走,让杨武带你们去拜见下那荣。”朱高煦道:“要得到云南最大的牧场和最好的战马,必须要过那荣这关。”

    元江古属西南夷地,蜀汉、西晋时名罗盘甸,属兴古郡地,元至元元年(1264)名罗盘部,属元江路治地,至元二年(1265)改为元江府,现在还叫元江府,一直到明年,朱棣见到那荣之后,才把元江府升为元江军民府。

    云南那氏世袭当地,现知府叫那荣,境内有数大牧场,是麓川附近所有土司战马的供应地,商业和农业也非常发达。

    自从刀干孟叛乱及思伦法去世后,经过这两件事的重挫,麓川一带的土司凝聚力就没有以前强了,以前逢年过节,和当地重要节日,各地首领都要汇聚一堂,现在思行法声望不够,每次召会,去的人越来越少。

    所以当木邦、勐养两部攻打思行法时,麓川附近的各土司,都找各种借口,不再出兵帮忙。

    那荣这两年虽然都去了,但眼看着来的人越来越少,也起了别样的心思。

    思行法不行,完全没有其父的声望,更重要的是思行法能力也不够,做事优柔寡断,不够大胆,恨辣,众人看到他不够厉害,自然不愿支持他。

    那荣思来想去,打算亲自去趟明朝,因为他听说明朝皇帝已经换了,他想见见新皇帝。

    那荣这个决定一出来,立马遭到全族反对。

    儿子那邦更是强烈反对,主要是云南距离中原皇朝太远,而且这种遣使,不需要你首领出马,那邦更说,你真要去,儿子替伱去。

    隔壁思行法就自己没去,派了刀门赖。

    估计原历史上,朱棣没理会思行法,可能就是思行法没亲自去,而那荣亲自去的原因。

    但那荣还是坚持要亲自去中原皇朝,拜见朱棣。

    “我已约了刀门赖,让他在昆明等我,我意已决,你们不要再说了,给我准备好进贡的礼物,三天后就出发。”当天那荣一口决定,三天后出发,与刀门赖汇合。M..coM

    不料,第二天一大早,有人上门汇报,明商杨武来了。

    这几年杨武以盐和糖,多次与那氏交易,用来换那氏的战马,但让那荣奇怪的是,杨武从来不拿马,都让他记在帐上,说是有一天,会一起来拿。

    “快请。”那荣对杨武印象极好,而且女儿那柔好像和杨武关系也不错,这杨武每次过来,都会带点东西送给女儿那柔,只是听说,杨武已经成亲,而且明人向来看不上他们土人,所以那荣一直没敢开口。

    外面有人去请杨武,杨武他们还没到,后面有人已经跑了进来:“阿爹阿爹,杨武来了吗?”

    却见一个十六七岁的傣族小娘,看起来皮肤略黑,但脸型比较精致好看,正是他的宝贝女儿那柔。

    那柔也是傣族爽朗的性格,敢爱敢恨,已经不下几次暗暗表态喜欢杨武。

    但杨武像个木头似的,一直没啥反应,那柔每次气的半死,但杨武过来,每次又会贴心的给她带点小玩意,又会让她开心很久。

    “来了来了,你快进去,像什么样,明人不喜欢这样的小娘。”那荣急道。

    “我不,杨武不是普通的明人。”那柔道。

    “。。”那荣。

    那荣身后站着儿子那邦,那邦最疼爱这个妹妹,也很支持妹妹,此时他低声道:“杨武一年半载才来一次,阿爹有机会,一定要开口,不能耽误了阿妹的终身大事。”

    那柔也不像明朝小娘那么害羞,闻言拼命点头,甚至道:“阿爹再不开口,我让阿哥提了。”

    “你——你们——还要不要脸-——”那荣气的脸上通红。

    那荣这人很向往明人的生活,也处处都在学习明人文化,自从当了知府后,更在府中专门找人教授汉学,连妻女儿子们,都能说的一口汉语。

    这也是后来那氏一直忠于明朝的根源。

    其实元朝统治这里时,元人还愿意和他们联姻,和他们保持很好的关系,到了明人进入云南,汉人自以为中原正统,骨子里瞧不起他们当地土司,从来不肯与他们联姻。

    即便是当年的沐英和现在的沐晟,思家曾多次提议与其联姻,都被婉拒。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