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比朱高煦强多了(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怀疑,朱高煦就还有时间。

    就怕朱棣在这一年里得到重要的消息,抢先布置。所以朱高煦首先要希望朱棣没有收到有用的消息,然后尽可能拖到打完安南。

    只要打完安南,他马上就反。

    因为他所有的计划,都要在安南实施。

    西平侯当然明白他的意思:“按汉王的妙计,如果能拖一年为更好。”

    “事在人为,尽力吧。”朱高煦嘿嘿一笑,抬头看向四周。

    此次他抽调的兵马,绝大部份都不是精锐,因为精锐现在都在云南集训,但他有信心不会在安南战场上惨败,这些兵马还可以用以战养战的方式,打上一两年后,也可能变成精锐。

    按明廷的战术,他们将在白鹤与张辅会师,但朱高煦决定打慢点,让张辅先行。

    “张辅第一次单独领兵,必然立功心切。、”朱高煦这时道:“他的东路军人马众多,如果咱们打慢点,他肯定急着往前打。”

    西平侯笑了笑,如果北路军是其他人领兵,张辅可以弹劾他进兵缓慢,不遵军令,但现在是汉王领兵,他们就算走慢了,逾时了,张辅也无话可说。

    当下,北路军缓慢向前进军,朱高煦十月从临安卫出发,十一月才到蒙自,十二月沿江到来安南边境的河口,一月打破猛烈关,进入安南腹地。

    而此时,张辅的三十万大军,已经来到白鹤,左等右等,没等到朱高煦的兵马。

    永乐三年一月。

    年轻的张辅意气风发站在高处,看着四周连绵不断的明军大营,心中非常激动。

    靖难成功后,明廷第一次对外征战,张辅意外得到一路军主将的身份,让人大跌眼镜。

    朱棣曾经也在用朱能和张辅之间考虑过,最后想到张辅女儿嫁给了朱高煦,应该更能和朱高煦搞好关系,所以最终派来了张辅。

    张辅虽为副将,但统领三十万大军,远远超过云南的兵马,所以张辅心里要说不激动就是假的。

    不过他们按计划来到白鹤后,等了好几天也没等到朱高煦的云南兵。

    他往北派出大量哨探,结果往北去了一百多里,也没看到明军消息,这意味着,朱高煦距离这里还挺远的。

    张辅不由暗暗不爽,朱高煦在靖难中百战百胜,大伙都称他用兵如神,很会打仗,现在明明路程比他还近,居然比他还晚到。

    这要在靖难中这么打,岂不是早输给南军了,看来朱高煦的盛名,嘿嘿。

    “张将军。”就在张辅暗自不爽时,参将李彬与陈旭来到他身后。

    李彬在靖难中也是五军统帅之一,现在靖难后了,居然在年轻的张辅手下干参将,这个落差还是有点大的。

    不过李彬当然不会表露出来,对张辅非常尊敬。

    “你们来的正好,汉王和西平侯还没到,咱们下一步怎么办,大伙合计下,是继续等着,还是先往南攻?”

    张辅之才比其父张玉强太多了,要不然朱棣也不会用他来征安南。

    他也很聪明,毕竟朱高煦是主将,所以这会要先发兵的事情,他不能擅自做主,如果大伙都同意了,那就不是他的责任了。

    其实张辅很想率先发兵,立下大功,最好在汉王的兵马没到之前,他打下整个安南,那战功,嘿嘿。

    李彬和陈旭当然都明白他的心思,两人对视一眼,还是李彬先道:“汉王用兵如神,逾时未到,应该路上出了什么状况,但咱们不能白等,兵贵神速,如果让伪胡更多的准备,集中更多的兵力,就不好打了。”

    李彬是两不得罪,先帮汉王说顿好话,再请张辅先出兵。

    张辅听的心里暗爽,觉的李彬很识趣。

    陈旭也连忙道:“几十万大军在这里多一天就是多消耗一天,当以战养战,尽快发兵。”M..coM

    “两位将军与我不谋而合,当是如此,来人。”张辅激动的叫来一队人马,让他们把自己先行的军令往西北带,如果能遇到朱高煦就最好。

    接着他尽起大军继续往南进发。

    二月,胡军主力退往多邦城,张辅的大军把多邦城团团包围,张辅看准该城位於河边,有较大面积的沙滩可供抢滩,於是分兵进攻,成功以火铳击退胡军象兵,大破胡军,攻入多邦。

    其後,明军沿着富良江而下,四月攻入越南的重要城市东都升龙。

    这时张辅才得到消息,朱高煦的兵马刚刚接近多邦城,据说一路上遇到安南各地节节抵抗,损失惨重,进兵缓慢。

    张辅闻言大喜,越发觉的自己比朱高煦强多了。

    而且他觉的,朱高煦厉害的是用骑兵,现在安南境内几乎没啥骑兵,所以他认为自己在这里,打的比朱高煦好。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