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十万两黄金(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占城走海路到清化还是挺近的,几天后,西平侯的命令来到占城。

    张小布叫来陈喜:“郑和还在满者伯夷国吗?”

    陈喜道,他已经继续往西了,回头再按朝廷的旨意行事。张小布道,你在这住两个月,回头带我们去满者伯夷国,索要十万两黄金。

    “啥?”陈喜目瞪口呆。

    西平侯这么做当然也是为了朱高煦的大事。

    朱高煦到处派钱,花费巨大,能用同样的借口鼓动云南全省卫所,无非就是因为朱高煦钱多。

    他现在明白为什么朱高煦当初一定要先打安南,因为只有打起来,朱高煦才能称乱掠夺财物。

    可以说,此时整个安南和占城两地的财富,在支持着朱高煦进行对大明帝国的战争。

    永乐四年五月,朱高煦已经早早回到云南。

    整个云南也正在动员,大量卫所的兵马在调动,这么多兵马的调动,当地官员是不可不知道的,不过好在朱高煦有很好的借口,安南战事不利,朝廷需要更多的兵马,所以在郑祥和曹隆的支持下,云南兵马虽然调动频繁,但前期整个云南文官们并不知情。

    五月七日,汉王府突然召集云南文武官员议事。

    当天云南三司,云南全省各府的官员都来了。

    很多官员到了之后才发现,全省各府文官全被汉王和西平侯两人的名义召见。新笔趣阁

    要知道这个时代,几乎没有召集全省官员到某地开会的先例,因为很多地方太远,官员们不可能没事跑来跑去。

    现在全省各府官员都来了,证明汉王已经提前几个月就在召集大伙。

    全省府县八品以上几乎到齐,每个县府据说收到通知时,只留一个八品以上的官员,其他人都过来议事。

    这一下就是一两百人,然后还有大量卫所指挥级军将,差不多有三百人出头,闹哄哄的齐聚汉王府。

    很多文官不明觉厉,但有警觉的人,已经知道大事不妙。

    不一会,汉王和西平侯的弟弟沐昕来到现场,布政使曹昱眼尖,一眼看到沐昕身后正是西平侯的母亲耿老夫人。

    西平侯在安南,老夫人亲自出场,还加上他弟弟,当然就是代表着西平侯本人的意愿。

    大伙注意到汉王朱高煦全副武装,穿着铠甲,表情肃然,很多人也严肃起来。

    “肃静。”突然,朱高煦心腹周虎一声大吼。

    现场逐渐安静下来。

    朱高煦走到前面,神色凝重的缓缓开口:“建文元年八月,燕军与南军大战真定,南军大败。”

    四周鸦雀无声,有人感觉到大事不妙,很多人大气都不敢喘,全部看着朱高煦。

    “燕军因为之前攻城失利,招降保定府满城县无果,下令再次发兵攻打满城,城破之后,残忍的朱棣悍然下令,屠城三天,鸡犬不留。”

    嘶,人群一阵骚动。

    许多人此时已经知道朱高煦想干嘛,布政使曹昱目瞪口呆,不敢相信。

    接着朱高煦一桩桩把朱棣的恶果说出来,包括居庸关杀降,谭渊沧州杀降数千明军等恶迹都说了出来。

    朱高煦跟着朱棣打靖难时就看到朱棣多次发檄文诬陷朱允炆,很多朱允炆没有干的事,也泼到朱允炆身上,甚至还说高祖皇帝朱元璋也是朱允炆杀死的。

    所以现在朱高煦有样学样,朱棣干过,没干过的,一通胡说,谭渊杀降的事,也说成是朱棣指使。

    更言朱棣在保定府时,曾下令诛杀满府文官,还当着众将面说过,如果建文朝的官员不降,就全杀了,反正天下人很多人想当官儿呢。

    场中诸文武听的一言不发,又惊又怕。

    朱高煦接着又道,靖难成功后,朱棣更不顾天下读书人,大杀学士们。

    方孝孺,练子宁,黄子澄,皆被灭族。

    他说到这时,已经有点绘声绘色,说起当时的场景,学着朱棣问方孝孺:信不信我诛伱九族?

    然后又学方孝孺大声喝道:诛我十族又如何?

    场中文官们听到这里纷纷动容,很多人情不自禁身体都颤抖起来。

    就在这时,汉王身后有十几个儿童出现,一边走一边高唱:“上天降下战乱忧患啊,谁知道其中的缘由,奸邪的臣子如了愿啊,求取国柄耍弄计谋。忠正的臣子愤怒悲怨啊,血泪淌流;以此血泪为君殉葬啊,还有什么企求?呜呼哀哉的悲鸣啊,大概不是我的怨尤。”

    正是方孝孺临死前的绝笔。

    儿童们声音清脆,带着哭腔,唱的数百文官胆颤心碎,才唱到一半,已经有人轻轻哭了起来,接着有文官带头,跟着合唱,很快几乎大部份文官都情不自禁的在唱了起来。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