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御驾亲征?(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帝逐年裁军,最终的目标是保持每个省(都司)三万到五万精锐。

    像山西和北平、陕西等地,算是边关重地,最终只会有五万。

    现在还在载军中,山西依然还有七万多兵马,估计十年后,会裁到五万。

    陈文不由佩服皇帝先见之明。

    皇帝从洪熙元年就取消了明军屯田之能,屯守分开,经过两年多的改动,现在山西七万多兵马,都只要训练,不用屯田。

    这样的好处时,战时不会影响到屯田和粮产。

    所以在收到朝廷命令后,陈文立刻动员其中六万兵马,分成三路。

    西路由两万兵马驻守宁武关,这是明朝中后期山西总兵驻地,相当重要的一个位置,可以防守山西西北部,中路两万兵马守玉林卫,东路两万兵马守大同。

    还有一万多分守各长城关口附近,以为呼应。

    山西除了他的六万兵马外,北平都指挥司顾兴国也根据皇帝的命令,派来了四万援军。

    这样山西在进入六月份后,已经集合了十万明军。

    陈文听说帖木儿帝国有百万大军,有点担心十万不够,但皇帝没有任何动作,似乎只打算用十万兵马应战。

    当然,动员兵力越少,对国内影响越小。

    就在陈文站在城头若有所思时。

    突然。

    前面一股精锐狂奔而至,所有精锐甲胄分明,光彩鲜亮,在烈日下,甚至闪闪发光。

    “京军?”陈文看的眼睛一亮。

    果不其然,很快城下出现一个熟人脸孔:“哈哈哈,陈大哥,俺来啦。”

    不是周虎是谁。

    “狗东西。”陈文欣喜若狂,心中立马暗叫,不好,皇帝可能来了。

    周虎身后带着一卫五千多骑,全是京军精锐,他们自大同南门进入。

    不一会,在诸多护卫下,全身铠甲的朱高煦出现在陈文身前。

    “臣叩见陛下。”陈文惊喜交加。

    “哎,免礼免礼,快起来,哈哈哈。”朱高煦大笑着把他扶起:“你不要声张,就当不知道朕来了,嘿嘿。”

    “陛下这是?”搞什么鬼?陈文莫名奇妙。

    不过皇帝来了,他压力也大,心里还是有点慌。

    “朕来等等看,也不知道阿哈鲁会走那边,要是在山西境内破关,正好会会他,要是在陕西境内,朕不一定会过去。”朱高煦笑道。

    陈文闻言就笑了,皇帝即然这么说,肯定是认为,阿哈鲁可能到山西来破关。

    “很久没跟着陛下一起作战了,真是期待。”陈文笑道。

    “好好教训那些龟孙子,别以为咱们大明好欺负。”周虎嚷嚷道。

    现在这种形势下,大明不欺负别人算是好的,没想到还有人自动送上门。

    “朕其实很想在国内休养生息,但沙哈鲁打上门也无法避免。”朱高煦缓缓道:“反过来想,这也是好事。”

    “打垮了沙哈鲁后,将来咱们明军进入中亚一带就方便了。”

    朱高煦几年前说中亚他们肯定不懂,但现在大伙早都学到了,知道中亚也是个好地方。

    “陛下说的是石油很多的那个中亚吗?”陈文道:“臣记得陛下说过,中亚盛产石油,可有大用。”

    “对,就是那地方。”朱高煦知道国内也有油田,但具体在哪,真不知道,早知道能穿越,应该提前恶补下相关知识。

    不过没关系,先用国外的,国内的留给后人也好。

    朱高煦到了没多久,从北平方向,大批的武钢车也来到大同。

    朱高煦这次从京师带来一卫兵马,三万民夫,三万辆武钢车,另动员了十万马骡负责运输。

    所有物资将交给山西和北平兵马使用。

    接下来一段时间,陆续有消息从前方传来。

    “蕃骑过了镇远关。”

    “蕃骑过了长城关。”

    “蕃骑过了红延池。”

    “蕃骑到了黄河边,进入山西了。”

    六月下旬,前面传来消息,沙哈鲁大军先锋越过陕西,来到陕西与山西交界处,这边是大明边锤唯一没有长城的地方,但有几十里长的黄河做为天然防线。

    沙哈鲁在黄河边上停了几天,大概考虑渡河的可能性,然后还是继续往东,很显然,他们无法度过黄河。

    就算可以渡过黄河,他上百万大军加几百万畜禽,起码得用几个月时间才能全部渡河。

    沙哈鲁果断的继续往东。

    这时他们全军速度就慢下来,每过一个长城屯堡,都要考虑能不能速度打破的可能性,还要考虑长城后面地形如何。

    六月底,沙哈鲁前锋在阻胡堡外停下。

    据说沙哈鲁听到前面明军的屯堡叫‘阻胡堡’,决定攻打这里。

    (本章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