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明人打仗没有武德(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知道,会不会气死。

    知道主将都跑了,朱高煦信心更增,一边组织收集扎花鲁大军的辎重粮草,特别是大量的畜牲,一边准备攻堡。

    不一会儿,有马骡拉着几门炮先到了前方。

    阻胡堡上的胡人看到明军推出炮后,纷纷大惊失色,然后有人就往堡下跑,不敢站堡上。

    随着明军炮声一响,堵在堡门前的东西瞬息粉碎。

    几乎没有难度,明军一个进攻就再次攻破了阻胡堡,堡中胡人稍微抵抗了下后,纷纷投降。

    这次明军没杀光他们,抓了两千多降兵,让他们修建阻胡堡大门,同时在阻胡堡东面方向(即长城内)挖沟筑墙,以防沙哈鲁回军再想从这里破堡。

    重新夺回阻胡堡后,朱高煦也不着急,一面派出哨骑打探沙哈鲁主力,一面先固守阻胡堡,同时召集兵马,准备迎接沙哈鲁的反扑。

    但两天后,追杀胡人的骑兵们陆续归来,沙哈鲁的反扑却迟迟没有动静。

    此时从朔州得到消息,沙哈鲁的兵马在两天前,趁当地下雨对着朔州猛攻,几乎就要攻破朔州,最后关头,胡人突然撤兵,然后往大同方向撤退。

    朔州守军开始以为援军来了,后来才知道明军绕后,夺回了阻胡堡。

    攻打朔州的胡人,当时起了分歧,一部份要去夺回阻胡堡,保障退路,一部份要去和沙哈鲁汇合再决定,最后他们还是统一思想,全军往大同方向追沙哈鲁去,因为在他们看来,明国长城几千上万里长,想走哪杀出去都可以。

    胡人没来反攻,朱高煦有充足的时间准备固守,并逐一将大炮分布到阻胡堡及附近各堡所在。

    与此同时,这两天骑兵们陆续归来,步兵们也是收获颇多。

    此战斩杀胡人十五万以上,得到各种马匹二十万多匹,骡牛羊等以百万计,粮草更是多达五百多万石,其他物资无数,但这还是附近数十里内的部份物资,还有

    更多的物资在更远的地方,明军正有部份骑兵还在四处收掠。

    沙哈鲁大军带了可以吃用两年的物资粮草,除了少部份随他进关,大部份都在这战中丢尽。

    而沙哈鲁得到消息时,正在领兵围攻怀仁县。

    怀仁县是大同屏障,在沙哈鲁攻破阻胡堡后,明军原本驻守玉林卫的两万兵马知道来不及支援后,就立刻退到怀仁县。

    沙哈鲁带领大军一路往大同,路上遇到怀仁县,准备先攻下屠城,从而威慑大同守军投降。

    不料这下遇到硬骨头,怀仁县里驻有两万守军,强攻数日不下。

    前几天沙哈鲁故伎重演,让骑兵四处掠夺,到处抓捕还没来的及跑掉的明人百姓,好不容易凑了三千多人,表面是驱使百姓蚁附在前,胡人兵马跟在后面,其中有胡人夹混在百姓中。

    这招他在中亚时经常用,也很有效果。

    明军守将果然不忍,差点被大量的胡人兵马冲上城头。

    好在明人和胡人长相还是有区别,怀仁县某段城墙一度被攻破,明军复又夺回,接着用万人敌狠狠炸了几波,这才把沙哈鲁大军打退。

    沙哈鲁强攻几天没下怀仁县,心里有点惊恐。

    他以为明军个个县城都有这么多兵力守着。

    这样他要一个个打下去,百万大军死光也打不下明国。

    听说大同还是重镇,驻守兵马更多,顿时就心生退意。

    刚入明境时,他是想围点打援,等明军皇帝派主力来支援,然后一战打夸明军主力。

    不料进入明境大半个月,野外几乎没有遇到千人以上的明军,全是各种哨骑分队。

    明军坚壁清野,死守各县城,让他们要一个个攻打,极为困难。

    这几年他们在中亚和欧洲各国纵横时,各国都喜欢集中兵马来与他们决战,然后他们能一战而胜,从而奠定了他们在中亚和欧洲的无敌的战绩。

    在进入明国之前,明军在靖难时,他们甚至一战打败了不可一世,如日中天的奥斯曼帝国。

    在当时的安哥拉之战中,帖木儿就是兵临安卡拉城下,然后奥斯曼帝国的苏丹巴耶塞特一世率军7万人,没有守城,出城与他们野战,结果全军覆没。

    怎么明人皇帝打仗没有武德?

    不是应该集中兵马与咱们一决胜负吗?

    就在沙哈鲁暗暗骂着明人皇帝没有武德时,突然听到一个惊天动地的消息。

    明军十余万绕向关外,击破他们在阻胡堡的大军,然后堵住他们的退路。

    沙哈鲁闻言又惊又怒又是害怕。

    明人不但没有武德,打仗还如此阴险下作。

    (本章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