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朕死之后,管他洪水涛天(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夏原吉又不知说什么。

    “朕常在想,万一下辈子朕投胎不是帝王之家,如果有文明的社会,会不会生活的更好?”

    “朕真正关心的是朕的下辈子,而不是朕的子孙后代。”

    “还是那句话,朕死之后,还管什么洪水涛天。”

    “朕其实,就是个自私的人,谋着身后事而已。”

    “。。”夏原吉被朱高煦奇怪的理论,雷的半天说不出话。

    但古人还是信这个的,夏原吉仔细想想好像有道理?

    “夏部堂也要这么想,下辈子你若是生活在宋末元初的时代,还是个可怜无助的种田人,你甘心吗?”

    “下辈子你若生活在洪熙四年,会不会更好一点。”

    夏原吉表情哭笑不得,好一会后,崩出几个字:“陛下真是高瞻远瞩--”都想到下辈子了,臣真是跟不上陛下的思维。

    朱高煦没法和他说,自己不在乎皇朝更替,自己不在乎能不能当皇帝,因为你说出来,别人也不信。

    你为了当皇帝,做了多少事,杀了多少人,你现在说出来,你当我夏原吉是傻子吗?

    但朱高煦真的无所谓,他想当皇帝,只是因为知道这世界没有人能比他干的更好。

    他想当皇帝,是因为他想做一些自己以前想做,而做不到的事。

    所以开启民智,他觉的势在必行,至于以后还会不会有大明朝,等他死后,关他屁事。

    起码他赢得了身后名,到时史官和历史会记着他朱高煦的一系列变革。

    他朱高煦,将来会是中华历史五千年中最伟大的帝王,没有之一。

    皇帝都说了这份上了,下辈子的事都说了出来,夏原吉当即点头道:“臣坚决支持陛下的方案。”

    “臣这几天做了个预算。”

    大明各县本来就有县学府学,现在只需要分拆为小学和中学,然后扩大地方。

    按朱高煦所言,全部朝廷出钱,小学不分男女,中学分男子学校和女子学校,每县最少要建三个。

    学费等费用全部朝廷出,百姓们只要交少量的伙食费,每人每天五文钱。

    这是相当低的价格,实际等于朝廷也出了伙食费。

    夏原吉估计,这方案下去后,大明各地上学的人会很多,普通百姓都能上的起学,而且会抢着上学。

    当然了,一些僻远地区的,暂时还没有办法,朱高煦也只能先在县府一级开始实行,等将来条件到了,再往乡镇发展。

    “第一年分建学校,招募老师,费用大概在四千万左右。”以两千个县计,平均每个县两万两。

    之后就是伙食费学费书本费等各种费用及老师俸禄:“每年最少一千万。”

    就这样,大明一半的财政收入就没了。

    这还是夏原吉以每县三百个学生,三十个老师来计,可能到时还会不止。

    “每年一千万,对现在的大明来说,并不算多。”朱高煦道。

    夏原吉苦笑:“以后学生会越来越多,投入会越来越大。”

    朱高煦心想,我还没说全民免费医疗呢,说出来要把夏原吉吓死。

    这事现在肯定干不了,也没这么多医生,不过等他的医学院完善之后,十年二十年,若是大明财政还这么好,医生也够多,那还是可以的。

    因为现在没什么重病,不存在看一个花几百万几千万都看不完的。

    第二天朱高煦召见内阁重臣,把这教育科技部成立方案和全民教育普及事项给大伙。

    众内阁纷纷震惊,不敢相信。

    他们震惊的关键是,整个投入,第一年要八千万两以上(包括四所大学建设)。

    当然,其中大部份会折成粮食,真正用不到这么多钱。

    但这笔数目也是惊天动地了,相当于永乐三年的全部收入,相当于洪熙三年全年的收入。

    震惊归震惊,但现场并没有人反对。

    黄福第一个支持,他在交趾多年,也知道教育非常重要,皇帝要海外也要开展教育,抹除他国文字,消灭他国语言,让殖民地,彻底成为大明国土,这个是必走的一步。

    “本雅失里和阿鲁台,已经被平安击破,未来三到五年,我大明周边,应该不会还有仗要打。”

    “朕要全力推行教育科技,为我大明积累人才。”

    “诸位一直要说休养生息,国内的建设也是休养生息,大搞建筑,百姓务工,大明经济,只会越来越好。”

    “看起来投入几千万,但都是投入在自己国内,最终得利的,还是我大明百姓和商人。”

    “商人得利,就要交税,朝廷也会受益。”

    “陛下圣明。”黄福带头,内阁一致支持皇帝的决定。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