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因为前朝都亡了(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长子朱瞻壑化名秦汉,正和一个同龄人站一起,好奇的打量四周。

    秦汉长的像父亲,身材有点高大,十一岁的小孩子里,他比较明显,身边同岁的毛信儿子毛真化名赵真,比他矮了半个头。

    两人父亲都在身后。

    秦汉父亲叫秦永学,原杭州府萧山县县尉,这次调任仁和县为县尉。

    秦永学不知道秦汉是皇帝长子。

    只知道学校现在不包住,杭州府外的人,想进来读书没地方住。

    而秦家是商人,给了他一笔银子,以他儿子名义住在他家,在杭州读书。

    秦永学理解商人,商人们想迫切改变身份,借着皇帝支持商业,让儿子读书,将来可以当官。

    每年有五百两银子,这买卖太划算,秦永学暗暗的想着。

    “父亲,今天人真多啊。”秦汉这时道。

    秦永学微笑转过头,儿子秦汉也懂礼貌,他也比较喜欢。

    “早知晚点来了,听说报名有七天时间。”

    “婉儿妹妹呢?”秦汉说的是秦永学亲生女儿。

    秦永学愣了下,然后摇头:“男女授受不轻,小学男女在一起,婉儿暂时还在家,为父可以亲自教。”

    秦永学这种想法的现在很多,所以学校里一眼看去,大部份都是男生,只有极少数女生。

    如果是女生,肯定是商人女儿居多。

    因为商人们认为女子读书有点用,将来可以做生意,其他普通百姓,不觉的女人读书有啥用?要么就是嫁个官宦家。

    赵真父亲是当地一个锦衣卫总旗,住秦永学家隔壁。

    秦永学肯定想不到,人家锦衣卫故意住他家隔壁的。

    秦永学还不喜欢锦衣卫,但能认识个锦衣卫,还是能接受的,说不定将来有事求到别人呢。

    所以秦汉和赵真成为朋友(其实早在京城就很熟),他还是乐意看到。

    “走吧秦大人,早去早回。”锦衣卫总旗赵松海这时嚷嚷道。

    “赵总旗,你先请。”秦永学客气道。

    两人各自带着自己儿子,从北面进入学校。

    南宋皇城北门是和宁门,这会已经被修缮过,还拆了部份老旧城墙,大门很大,有点后世的风格。

    秦永学看到看还是比较震憾,这学校仅看大门就很有气势。

    进去之后,门口就有一些以前的学生在指引,每人面前还有个大大的木板。

    秦永学和赵松海过去一看,上面写着不同的年龄段。

    “11岁,四年级。”然后指了个方向。

    跟着指示,他们来到一个大殿外面,这应该是以前的宫殿,并重新修缮过。

    下面摆着长长的一排桌子,有几个先生模样的在登记。

    边上有衙役在,示意所有人排队。

    轮到他们时,先生们会问,姓名,秦汉,父亲,秦永学,然后是家庭住址。

    记下来后,就发了一堆书。

    秦永学也是读书人出身,瞪着眼睛看秦汉拿到的书。

    论语,数学,世界地理,就三本。

    他下意识问:“学校就教这三门?”

    前面坐的另一个先生抬头:“不止三门,有书的暂时只有这三门。”

    秦永学心里嘀咕着,论语我都能教,数学和地理是什么诡?

    但他也管不了,秦汉他们能上学,他任务就完成了。

    当天他们报完名,孩子们就留下。

    此时秦汉和赵真两人跟着一个先生来到大殿内,里面已经有很多学生,大殿门口的走廊里也有,大家三五成群的在聊着天,有很多是熟人,因为可能是就邻居一起来报名的。

    秦汉初看了下,里里外外差不多五十多人,他们这个班人挺多的,还有女生,但只看到四五个。

    两人也不知道下面要干嘛,看到殿里有很多桌子,两人还捧着书,秦汉便道:“走,先找个位置坐下。”

    赵真当然听他的,两人走到殿内,秦汉个子有点高,比较吸引注目,很多同学看过来。

    秦汉看到前面像是老师的讲课台,就走到讲课台正前方,第三排找了两位置,把自己和赵真的书都放在上面。

    很多孩子都是第一次上学,根本不知道占位置,中间最好的位置,就被秦汉和赵真两人先占了。

    位置都是单人的,秦汉和赵真比较近,两人也在聊天,但都小声,小心翼翼说在京师里一些事,怕被别人听到。

    正在说着话,身后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声。

    “齐少爷。”

    “齐少爷。”

    秦汉和赵真听到声音回头,就见一个长的壮壮的,个子也高高的少年,身后跟着三四个少年,大摇大摆走过来。

    接着就在秦汉不远处站住,这齐少爷左右看看,最后,刷,目光看到秦汉那位置是最好的。

    他下巴往后摇了摇。

    马上有人跑过来,叭,把三本书放到秦汉桌上:“嗨,这位置我们齐少爷的,滚。”

    (本章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