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哪位皇子在奉天殿?(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按陛下的路线,就算从秋冬季出发,海风由陆地往海上吹的多,也就是顺风的时间比较多。”

    “即便这样,以两千料以上大船的速度,中间不算补给,最少也要一个多月才能到。”

    如果要停岸补给,大概要两个月。

    “来回也就三四个月嘛,挺近的啊。”朱高煦笑道。

    方延平嘴角微抽,陛下你说的是从大员走,要是从松山,可不是这个时间了。

    对方延平和毛信这些人来说,他们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皇帝出事。

    做为讨逆勋贵,好不容易开始享受富贵荣华,万一皇帝出事,他们以后的日子可就难说了。

    朱高煦当然知道他担心什么:“朕自己难道不怕吗?朕是有信心才想出去,并不是一时冲动。”

    他现在正当年轻,当在壮年之际,为以后打下基础,等老了后,他或许自己也不敢出去了。

    “朕意已决,你们好好想想,如何确保朕的安全。”皇帝最后道。

    这就是没商量了,毛信和方延平没办法,长长叹了口气。

    方延平比较有经验,秋冬季出发顺风会多,皇帝从京师到大员也需要时间。

    而且在冬季到大澳西部时,又没那么冷,相当适合。

    皇帝准备离京,这事可不了得。

    朱高煦先召集内阁再议,内阁又是震惊无比。

    不过文臣们其实没武将勋贵们那么在意,因为文臣们想要权,皇帝不在,他们的权就大了。

    况且之前半年,皇帝很少上朝,内阁们也运转的很好。

    国内在洪熙四年后,非常平静,安稳,可谓国泰民安。

    皇帝这个时辰要出去,文臣们居然反对的不多。

    但朱高煦也看出来了,基本建文和永乐的文臣们不反对多,讨逆战起来的新内阁们强烈反对。

    皇帝当然强力推进,群臣劝也没用。

    最后拟定,首辅黄福、次辅侯海留京师监国,遇重大事情,报皇后和妙贵妃定夺,一起定夺,四人中,要有三人同意。

    话是这么说,其实基本上也不会有什么重大事情,所谓的大事,要么就是战争,要么就是天灾。

    朱高煦很直接,如果边境有战事,一个字,打,先打再说,调兵遣将打就是。

    谁来大明惹事就打谁。

    并且拟定了各地战事主将人选。

    西北方向为陈文、何福;东北方向为平安、李贤,东本高丽方向为盛庸、韦达,南洋和南亚那边为瞿能、张辅。

    基实就按大明现在周边的情况,大明不打别人,别人不阿弥陀佛,是不可能出现别人过来打大明的事。

    但朱高煦也做了准备,拟定了各地战事的主将人选。

    如遇天灾,当然就地组织赈灾,不得拖延,不用层层上报,先行赈灾再说。

    其他事情,内阁都能决定,如果重要的官员去世,内阁可以和皇后皇贵妃暂定人选,等皇帝归来再说。.CoM

    总之皇帝走前,把所有能想的事都想了个遍,做了准备预案,没有想到的,交两位辅相与两位妃子商决。

    京师留守主将为宋猛、严强等心腹,包括锦衣卫指挥使毛信。

    若皇帝真的出事,立刻把某位皇子接回来,继位。

    继位皇子人选,放奉天殿牌匾之上,需召集在京所有内阁成员,加皇后及全部后妃,还有驻守皇城京军几位指挥使、锦衣卫指挥使等,一起查看。

    皇帝离京后,奉天殿四周有锦衣卫加京军诸卫,加翰林院文官、宦官,每天十二人,轮流看守,内阁诸臣,轮流当值奉天殿,五十步内,再布京军锦衣卫百人。

    晚上灯火不能熄,以防有人用梯偷看。

    夜晚敢接近者,斩杀赦。

    奉天殿的正前方牌匾,今年才换位置,弄的比较高,需要攻城的梯子才能上去。

    现在大伙才知道,原来皇帝已经在上面放了东西。

    朱高煦做了各种准备,宦官用亦失哈留守看奉天殿,再配京军,锦衣卫,文官,内阁。

    这样除非有人能同时说服亦失哈,京军将领,锦衣卫指挥使,低级文官和内阁成员,一起瞒天过满,还要找个大梯子来,才能上去查看。

    别的不说,每晚各宫妃子们就会没事派人远远来看看。

    只要灯火通明,你没有梯子是上不去的,只要你一用梯子,远处就有人能看到。

    内阁们听完感觉皇帝真是做到极致,什么都想到了。

    此时大伙都不在想皇帝出海的事,所有人不约而同都在想,那奉天殿上,到底写的是哪位皇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