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悄无声息的北伐(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sp; 此时帖木儿占据这里才二十多年,还没有后世根深蒂固,反抗者不多,到洪熙十一年末,喀布尔以东基本被杀服了。

    当地人皆穿汉服,以汉饰,其波斯以西也好,撒马尔罕也好,就算派细作过来,一看就知,除非也改穿汉服汉饰。

    进入到洪熙十二年(1418),约一万户数万汉人,自嘉峪关出发,成片的马车和人群,浩浩荡荡往喀布尔来。

    又一批移民经历数千里,往中亚去。

    此后约两三年时间,盛庸和瞿能基本在巩固当地统治,任命官员,成立县府,打击反抗,西线到波斯为止,南部与黑兹尔汗保持和平,北部逼迫沙哈鲁,将沙哈鲁压制在撒马尔罕一线。

    而在拿下喀布尔后,靠近大明的东察合台汗国已经瑟瑟发抖,马哈麻汗开始考虑往西迁移,因为他知道,用不了多久,等大明巩固了喀布尔的统治,必然向他开火。

    ——

    洪熙十二年(1418)二月,京师应天府知府衙门以东的一座塔楼上。

    今天天气晴朗,两个驿员正站在上面,从北方方向有信号通过各塔一路往这边传。

    两人一个边看边说,另一个在记。

    “绰罗斯·马哈木(瓦剌贵族首领)于去年为乌格齐哈什哈所杀,没多久乌格齐哈什哈又死,额色库汗统合各部,控弦十五万,脱欢求助大明。”

    消息很快传到皇城朱高煦处,朱高煦看了下,前面三人都是父子,马哈木和额色库是兄弟,先是老爹杀了儿子,接着老爹又不知怎么死了,然后小儿子额色库成为新汗。

    马哈木死后,其子脱欢在原历史上被朱棣封为顺宁王,之后也大明关系一度保持很好,脱欢对仁宣非常恭顺。瓦剌人也能长期在明朝居住,在漠北诸部中唯有瓦剌可以在明朝求得弓刀火铳钢羽等物,故瓦剌是游牧诸部中实力恢复最快的部族,为日后瓦剌实质统一漠北诸部打下基础。

    几十年后,脱欢的儿子也先,在得到明朝长期弓刀火铳钢羽等物的支持下,统一漠北,进攻大明,创造了日后闻名天下的土木堡之变。

    现在历史已经改变,脱欢再次向大明求助,希望得到大明的支持。

    朱高煦也不认识他,更不知道他就是也先的父亲。

    但他早就想对瓦剌动手,而且自从继位以来,严控与瓦剌的交易,明朝没有一斤铁,一把刀,一片羽毛流向漠北,就是为了北伐准备。

    如今盛庸和瞿能在西征完美胜利,并开始巩固吸收地盘。

    横扫漠北,开始提上议程。

    而且以现在大明的实力,都不需大张旗鼓大动干戈。

    他直接下旨:“传旨平安,何福,顾兴国,以北平、大宁、奴儿干三都司,集兵五万,打击瓦剌。”

    “以平安为征北主将,何福、顾兴国为左右副将。”

    “此战,以杀伤和掠夺为主,尽掠瓦剌人口,沿陕甘,移民阿汉省。”

    “着户部尽力配合移民。”

    原本需要劳师动众,极耗国力的北伐,在朱高煦的大明,看起来轻松无比,几乎相当于一场局部小规模的战斗。

    他的圣旨下完后,约半个时辰,就已经传到北平都司,一天后到大宁,四天后到奴儿干,效率极快。

    此时大明视觉通信塔只造到京师附近,江南和浙江,江西、另有山东和北平,其他地方还在陆续建造中。

    平安接到圣旨,立刻来到大宁,数天后顾兴国和何福全部到齐,三人碰头,抽调兵马,此战出动五万精骑,一人双马,只带部份补给,学习蒙古以养养战。

    洪熙十二年,大明北伐悄无声息,除了报纸略有报道,这件事情似乎十分平静,微不足道。???..Com

    (本章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