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 大明的炮灰(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p;   洪熙十六年三月,天气回暖,新、阿总督陈文已经把总督府从新德里迁到喀布尔。

    今天一大早,陈文带着总兵官瞿郁、巡抚周国文来到,喀布尔东部重镇萨罗比。

    这边原来是个小镇,人口不到数千,明军攻占喀布尔后,设阿汉左卫,驻一卫五千人马,然后招募当地百姓筑城,目前已经形成一个周长十二里,高十米的新城。

    陈文到了中亚后发现一件稀奇事,这会的中亚,除了几个有名的大城外,很多城镇都没什么城墙,就算有,也可能是堵矮墙,这也难怪当年蒙古在这边打的很轻松,小型的城镇,真是毫无抵抗力。

    像赛德义王朝将近占据后世印渡六成面积,拥有十米高城墙的大城不到十座,除了首都有护城河,其他城市都没有。

    这对进攻方来说,是相当有利的。

    当然,中西亚这边现在打仗比较有武德,一般很少有攻城战,敌军来了,守军大多数会出城与敌军野战,一是他们历古都喜欢正面野战,二是可以知道城池不够高大,守也没什么用。

    但明军现在珍贵,为以后横扫西亚和打进欧洲,朱高煦已经在训练征服国的攻城兵马,用来当炮灰。

    萨罗比城现在相当繁华,明军守卫就有一卫,五千多人,加上移民来的明人和其他族百姓数万,还有当地百姓数万,接近十万人口。

    其中明军和明人百姓都在城中,其他移民和当地百姓,在城外,形成一个个村落围着城池。

    条件是差了点,但明军对他们也不错,提供牛羊和种子,教他们屯田,有条件的,还挖河建水渠,兴修水利。

    一大早,陈文带着一波人来到城东。

    这边有段五百米的城墙修的特别高,有十五米。

    此时在城外,大量的阿汉人、印渡人,孟加人排列在这里,约有数千之众。

    城墙上并排放着二十部云梯。

    明军很多低级军官就在现场。

    各族人排成长长队伍。

    有明军军官举手,然后暴喝:“上。”

    一个阿汉人嘴里咬着木刀,疯狂往上爬。

    “快,快,快。”明军在后面大叫。

    像上,快这几个汉字,被训练的人基本都能听懂,因为他们最少的都已经被明军队例训练了三个月。

    前三个月训练时,明军现场都有翻译,现在三个月结束,他们各族来到一起,不用翻译,也能听懂一些简单的汉字。

    因为你如果听不懂,很可能会受到军规处罚。

    那阿汉人爬的飞快,嗖嗖嗖,拼命往上爬。

    明军训练攻城战第一要素,就是快。

    上云梯后,什么也不要想,就往上飞窜,不管上面有什么落下来,都不要抬头看。

    那阿汉人爬的很快,十五米高的城墙,十秒钟不到就到了上面。

    “好。”上面有个外族低级军官,大声用汉字说着好。

    接着又一个阿汉人准备,拿起木制的刀,咬在嘴上。

    “上。”明军一挥手,嗖嗖嗖,这人也飞快爬上爬。

    整个五百米长的城墙段,都是练爬云梯,要求就是快,快,快。

    陈文看了一圈,还是比较满意,他不由想到当年皇帝带他们攻打北平城,皇帝亲自训练了一波人马,全身铁甲包裹,飞快冲上城头,真的相当厉害。

    历古以来,所有人都觉得攻城战难打,但陈文跟着朱高煦经历了靖难和讨逆两场大战,发现攻城战时,攻方上了云梯后,没有快速往上爬的。

    攻城方都是一边爬一边看,还小心防备着。

    这等于给守城方制造杀伤他们的时间和机会。

    只有朱高煦想到快攻,并对爬梯有严格的时间要求,同时用来考核。

    十五米的云梯,不带甲的话,要求十秒钟内爬上去为合格。

    这批阿汉人刚练的时候,个个都要二十秒左右。

    稍微练了一段时间,马上进入十五秒。

    一个月后,基本大部份能进入十秒。

    爬的这么快,还有云梯有关系,明军的云梯也是专门打造,式样一模一样,这让他们在训练中熟悉后,在战场上用到时,不会陌生,闭着眼睛,都能快速踩上去。

    但现在只是不穿甲,真正攻城时,前几波都会配备重甲,到时速度就会降下来。

    明军现在给他们无甲训练,合格之后,再配以重甲。

    陈文有信心,等一年后,这二十万兵马练成,西亚也好,欧洲也好,没有什么城池,可能抵挡明军的攻克。

    “听说欧洲那边都没什么大城,咱们练这么多攻城兵,有点大材小用。”这时瞿郁在边上笑道。

    “快速的爬梯,也是一种体能训练,周而复始,相当疲惫,这也是一种训练。”陈文则道。

    瞿郁脸色一正,果然自己想的不够周到。

    这样训练出来的精兵,即使不用来攻城,一样可以是精锐。

    现在明军训练他们,通常前三个月是队列,每天晚上学些汉字,主要是了解学会明军一些简单的词,毕竟都是外国人。

    中间三个月是爬城训练,每天晚上也要学些简单汉字,不要求他们能说汉语,但简单命令要听懂。

    接着又是三个月队列训练,每天晚上加强体能训练。

    最后三个月训练强度放北,恢复他们体能和身体,为出征准备,同时多上汉语课,尽量让他们能说几句简单的汉语。

    整个训练期为一年,中间有表现优秀者,汉语学的好的,都会提拨为军官,家中赏钱,赏田,并在军中大力宣扬。

    就在前天,有几个阿汉人学的比较好,还能说几句汉语,陈文亲自在军中当场颁布赏赐,给他们每人家中赏赐十亩田,一百贯大明铜钱。

    当时很多阿汉人都羡慕的不得了。

    “好好练他们,将来都有大作用。”最后陈文笑着拍拍瞿郁的肩膀。

    这都是咱们大明的炮灰啊,要好好待着。

    (本章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