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平燕三策(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进去,这才不会露出破绽。”

    毛信重重的点头:“俺明白了,俺就是单纯想弄她。”

    “。。”井盛。

    ----

    七月下旬,松亭关外。???..coM

    卜万是个很有能力的将领,他带着十万大军守在松亭关和燕军对恃,同时上奏朝廷克敌之策。

    他在信中写出上中下三策。

    上策是一鼓作气,两面合击。

    他要求朝廷调派驻守山海关的耿瓛,带领山海关的数万兵马,绕过永平,带够十日粮草,不计城池得失,从燕军屁鼓后面,一起和他夹击燕逆,最后言:“必能胜之”。(其实同时之间,耿瓛也上书朝廷,要求出兵,但朝廷居然没同意,也不知道明廷诸官是怎么想的。)

    中策是三面夹击,一举破之。

    调良将徐凯在临清的精锐同时往北,卜万在这边严守,徐凯逼向北平,燕逆闻迅,必然会回兵,到时再和耿瓛,徐凯在北平城下汇合,三军联合,有二十万之众,卜万表态,一定能打破燕逆。

    下策是断其粮食,徐徐破之。

    朝廷再派大军过来,步步进逼,先清除燕逆四周各城,如攻不下,则围而不攻。

    断绝燕逆粮草来源和经济收入,用不了多久燕逆必然败亡。

    这三个计策,第一个最激进,时间也最快,最后一个最稳,时间可能需要最长。

    按卜万在信中的说法,还要严查商人通逆,水陆两路都封查,保证全国没有一个商人,一样商品能进入北平。

    用不了一年,不用朝廷兵马,北平自已能乱。

    不得不说,卜万的三策都很强,他甚至打算和长平之战一样打上几年,专门用朝廷资源消耗燕军资源,这在他看来,朝廷必胜之局。

    卜万写这信的时候,也觉的自己这信到了朝廷后,定然能捧红自己。

    将来史书上都会记载我卜万的平燕三策。

    不过他运气实在不好。

    他先后派出数批快骑传信,但被燕军哨骑拦截住一批。

    这信很快就到了燕王朱棣手上。

    朱棣这一看,顿时大惊失色,头上的冷汗都冒了出来。

    所谓行家一伸手就知有没有。

    卜万这平燕三策,每策对他都是大害。

    之前他还小瞧卜万,曾经众将面前吹牛,这要他和卜万对换位置,他有十万兵马,早就冲出来和卜万决战了。

    现在看到平燕三策,就知道卜万求稳。

    卜万这三策,俱很稳妥,胜率极高。

    此人必须除掉,这信到了建文和黄子澄手上还好,这两人不懂军事,未必会听。

    但是到了齐泰和徐辉祖手上,肯定会全力支持。

    燕王朱棣是个很有套路的人,当天他看到信后,下令召集各将开会。

    他问各将,有没有破敌良策,或者想办法,瓦解对面大宁都行司的兵马?

    之前打怀来,他就是在战前开会,大伙讨论,然后是朱高煦提的意议,严防对面用计。

    然后燕王一举成功,这次他想故伎重演,看看部下里,有没有人能想办法的。

    这会他帐下良将如云,徐忠、李彬这两员有大将之才的都在。

    两人闻言对视一眼,都想说话,但又都挺客气的。

    朱棣马上看到:“徐忠,李彬,你俩有啥说的?”

    “你先说。”

    “你先说吧。”

    李彬和徐忠两人异口同声。

    接着又是相视一笑,还是徐忠不客气道:“回大王,可用离间计。”

    “哦,计将安出?”朱棣笑道。

    徐忠常年守开平,与卜万的大宁都行司很近,也极为了解那边的情况。

    “卜万是个很有本事的将领,但是他资历浅,而他军中的两护卫主将陈亨和刘真都挂都督衔,资格老,官衔比他大,三人平时其实貌合心不合,各自不服,相互忌憧。”

    “刘真性格刚烈,做事雷厉风行,通常不计后果--”

    徐忠把对面几个主将的性格分析的清清楚楚。

    朱棣听了大喜,拍着桌案道:“徐忠不错,和俺想的一样,哈哈哈。”

    朱棣散会后叫来谭渊,问:“薛六可在你军中?”

    谭渊道:“其每仗奋勇当先,很敢拼命。”

    他心中有点惊喜,燕王这是要提拔重用我的部下?

    当日,世子说高阳郡王要拉拢薛六,燕王还故意问了薛六的名字。

    “俺有一件事,考考他,把他叫来。”

    “是,大王。”谭渊赶紧去叫薛六。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