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94 陈景恪的毒计(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李世民驾崩后,大群的异族将领想要陪葬。

    阿史那贺鲁在李世民死后叛唐,被苏定方击败后提出了最后一个请求。

    准许他面朝昭陵而死,因为他对不起太宗皇帝的恩情和信任,想以此赎罪。

    李治前期,拥有一大群贞观朝的官员和将领,他们深受李世民的影响,施行的也是恩威并重之策。

    等到老臣凋零新生代上位,就开始了唯我独尊之路。

    全是威了,恩是几乎没有的。

    这也导致原本臣服的百族开始出现动乱。

    裴行俭去西域平定西突厥,反手把别人的王全杀了。

    等他班师回朝,西突厥发动了规模更加庞大的叛乱,被吓怕了的西域诸国也参与了进来。

    吐蕃也在此时威胁河西走廊,一度让大唐差点失去西域。

    到了唐玄宗时期更是了不得,高仙芝在西域突出一个残暴。

    听不听话不重要,杀人也没有任何标准,我高兴了你就能活,我不高兴了就灭你全族。

    在这种情况下,融合吸收百族就彻底成了笑话。

    最后逼得西域百族向阿拉伯帝国投降,导致了怛罗斯之战的失败。

    但现在看起来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了,因为没有走上歪路的李承乾确实非常优秀。

    除了军事能力不如李世民,心胸气魄和处理政务的能力,都不比他差多少,稍加磨练也是一代雄主。

    只要皇位能顺利传承,大唐至少拥有五十年时间去吸收容纳百族。

    至于五十年后……相信理工科已经开始发力,工业水平达到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问题应该不大。

    到那个时候,才是华夏文明征服世界的起点。

    再往后就不在陈景恪的思考范围了,他能不能活到那时候还不好说呢。

    李世民能看得出他这话是真心实意,大感欣慰,于是就暗示道:“你陈氏先辈的血不会白流的。”

    虽然不能投放天花病毒,但实际操作中有太多办法消耗他们的人命了。

    只是陈景恪明显没有领悟到这一点,说道:“只要华夏文明能够繁荣昌盛,我族之血就没有白流。”

    李世民有些无语,但也没有再说什么,以后他会明白的,就转而说道:“你家族长辈准备如何驱狼吞虎?”

    陈景恪说道:“很简单,吃同类乃禽兽所为,虾夷人的习俗灭绝人性。我大唐乃礼仪之国,又是万国之宗,有责任也有义务对他们施以教化。”

    “派兵登陆这些岛屿,愿意接受教化的留下,不愿意接受教化的流放到本州岛去。”

    “他们在本州岛就只剩下北部一点土地,是容不下这么多人的,为了生存空间就只能向倭奴人发起进攻。”

    “到时候我们再给他们出售一些武器,相信他们是能给倭奴人制造足够的麻烦的。”

    两族互相消耗人口和资源,只会越打越疲,大唐则尽享渔翁之利。

    最后不论谁获胜,大唐都可以用帮助失败一方复国的名义,攻打胜利者。

    到时候顺理成章的兼并整个倭奴海域,在那里实行分封。

    “陛下还记得我带回的那些稻种吧?是可以在寒冷区域种植的,虾夷岛就非常合适。”

    他带来的这些稻种,经过两年的种植育种,已经有了大规模推广的可能。

    李世民怕这些稻种被高句丽和新罗百济获得,不愿意在辽东种植。

    而是准备拿到南方和中南半岛的三季稻杂交进行培育。

    研究出生长周期短,口感好,产量也高的新稻种。

    至于高句丽人为什么不来偷稻种……原因很简单,没人告诉他们这些稻种能在辽东种植,他们根本就想不到这一点。

    就算把稻种堆在他们面前,他们要做的也不是种植,而是烧水煮饭。

    但陈景恪生怕这些稻种在温带地区种植的时间长了,失去耐寒特性。

    要真是如此,他就欲哭无泪了。

    虾夷岛的纬度和辽东差不多,在这里种植是可以保持住稻种耐寒性的。

    等到哪天大唐拿下辽东三国,再移植过去也不迟。

    “虾夷岛这里中间是山脉,四周拥有大片的平原,也可以开辟马场。”

    “虽然大唐不缺马场,可这东西自然是多多益善。况且日后还能用虾夷岛产的马组建骑兵,攻打倭奴国。”

    北方的草原马、吐谷浑的青海马、云贵的水西乌蒙马、辽东的战马,大唐予取予求。

    陈景恪提议在夷州岛的纵谷平原种植牧草养马,大唐运送过去了千多匹种马放养。

    经过一年多的自然淘汰,只剩下两百匹出头,但已经适应了当地的气候水土环境,能自然繁衍了。

    不出意外,将来这里又会成为大唐的一处马场。

    可以就近组建骑兵,攻略南海诸岛。

    骑兵在冷兵器时代就是陆战之王,没有谁嫌弃自己的战马多。

    未雨绸缪,为了防止有朝一日大唐失去北方的养马场,李世民是不介意多一处马场作为备选基地的。

    当听说虾夷岛可以养马,而且还能种植耐寒稻,当即就下定决心。

    “此法不错,待我和群臣商议完善计划后,就照此行事。”

    陈景恪想了想又道:“据我所知,倭奴岛上有几处大型金银铜矿,陛下可以派人去开采,缓解大唐钱荒问题。”

    李世民顿时就来了精神,道:“具体在哪里你可知道?”

    大唐不缺钱,然而缺‘钱’。

    古代都是金属实体货币,而中国的金银铜产量有限,钱荒是常态。

    大唐此时施行的还是钱+物并用的政策,葛布、丝帛也是可以作为钱使用的。

    有时候甚至会用粮食直接作为‘钱’来使用。

    如果倭奴岛上有大量金银铜,确实能缓解大唐缺钱之急。

    陈景恪摇了摇头道:“我只知道倭奴本岛北方有一座大型银矿,具体位置不知道在哪。”

    “不过倭奴本岛北面左渡岛上金银铜矿储量丰富,足够开采几百年。”

    因为中国银产量低,此时银子只是一种制作首饰器物的贵金属,还不能作为货币使用。

    如果能从倭奴岛那里获得源源不断的银子,就有了把银子纳入货币体系的可能。

    一种新的金属货币加入,对缓解钱荒的用处实在太大了。

    可以说,攻略倭奴岛,大唐能获得的收益太多太多。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