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九十四章 天子体系的由来(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了商朝,自有他的能力,为何还要惴惴不安,说这都是上天不保佑殷商?”

    炎奴不理解,武王这是怎么想的?给天当儿子。

    活活让前面历代人皇的努力,化为泡影。

    张辟疆告诉他:“武王起兵之前,极为惶恐,他们的兵器极为低劣,和殷商的青铜器差了一个时代!在人口数量上,更是处于绝对劣势,身为‘小邦周’,如何战胜‘大邑商’?”

    “这种差距,以至于武王在西边起兵之后,商纣王根本不屑,反而派大军去东边征讨九夷。”

    “结果事实是,武王的军队一路攻进朝歌,堪称摧枯拉朽,牧野一战,敌军更是全部倒戈。”

    炎奴迷茫:“为啥啊?真就是天命灭亡了殷商?”

    “可那时候,还没有天子体系啊,而且殷商有神灵相助啊……”

    他想起来,前面有说殷商连续六十年野兽成群,害虫遍野,这显然是神灵的灾难。

    张辟疆解释道:“不,其实武王就是靠实力和人心赢的。”

    “纣王虽然武德充沛,能生撕虎豹,托梁换柱,勇武至极。”

    “但尚书记载,纣王有三大罪状,第一是听信妇人言。”

    “第二是不敬神,荒废祭祀。”

    “第三是不亲信贵族兄弟,反而重用低贱之人。”

    炎奴挠头:“我怀疑你在说我……”

    张辟疆一愣,哈哈大笑。

    炎奴不正是总听信妇人言,不敬神,还重用低贱身份的人吗?

    他也勇武至极……

    张辟疆说道:“你……确实还真像啊。不过纣王残暴,杀戮极重,贵族兄弟被他残害众多。”

    炎奴又挠头,他杀得人更多……

    张辟疆见状,快速说道:“总之纣王有革旧鼎新之心,奈何他革的是自己的命……”

    “不用贵族,商朝的传统,在纣王手上被打破,继而让他失去了所有同宗贵族的支持。”

    “又因为不敬神,失去了神灵的帮助。等于殷商起家的国本,都被他抛弃了,继而他也就被众神与贵族抛弃了。”

    “反观周武王克商之后,分封安抚商朝贵族,稳固了统治,继而完成了以小博大的壮举。”

    “这一切,都是正常的。”

    “但是武王赢得太顺利,加上过去没有先例,以至于他焦虑不堪,怕自己德不配位,整天睡不着觉,担心小邦周无法统治大邑商。”

    炎奴无语,武王担心德不配位是好事,可也不能焦虑过头了啊。

    “这里有没有天道的影响?”炎奴问道。

    张辟疆沉吟道:“不好说,应该是有的,譬如天道曾托梦启示武王,可以灭商。”

    “这应该是天道看准武王的能力和性格,鼓励他灭商。”

    “但武王毕竟是依靠自己能力笼络无数诸侯与百姓的人皇,当时又没有天子体系,天道也不能拿他怎么样,归根结底,当时真正能影响武王的,还是人。”

    “武王已克殷,后二年,问箕子殷所以亡。箕子不忍言殷恶,以存亡国宜告。武王亦丑,故问以天道。”

    听到最后,炎奴怔住:“啥意思?这箕子是谁?”

    张辟疆解释道:“箕子是纣王的叔叔,殷商的贤臣,殷商灭亡下他不愿事周,远去朝鲜。”

    “武王摧枯拉朽战胜商朝后,兢兢业业,生怕自己治理不好这么大的国家,两年下来患得患失,于是去问箕子,殷商为何亡。”

    “这其实就是武王想寻找认同,想确定自己奋周人历代努力所做的剪商大业是合乎道义的,是顺应民心的,是自己的能力与纣王的昏庸,以及殷商的腐败导致的。”

    “箕子只要说实话就行,但是箕子不忍说殷商的坏话,就转移话题向武王讲述了国家存亡的道理。武王感到难堪,于是问天道是怎么回事。”

    炎奴不解:“这有啥难堪的?”

    张辟疆见炎奴还没听明白,简单道:“就是武王短时间内赢得太多,赢麻了,以前又没有先例,所以患得患失,内心需要一个寄托,一个解释,最终导致他把一切归功于天道。”

    “当然,即便如此,武王也没有摒弃人皇之道,只是他后来都焦虑到病重了,而刚刚平定的天下还有很多隐患,无数周人非常恐惧,怕武王突然病逝会导致政局不稳,都在虔诚地为武王占卜祈福。”

    “周公更是斋戒沐浴,祷告上天,说武王是因为天的启示才能克商,弱小的周就像是天的孩子,天怎能忍心降灾于孩子?他愿意用自己去代替武王受难……于是武王的病好了。”

    “自此,周朝为了稳定天下,开始宣扬天命。”

    “从那之后,天子体系诞生了,至此人皇成为天道之子,王朝更迭,文明兴衰,皆由天定!”

    炎奴一拳捶在神珍铁上,心说真是可恶。

    天道干了什么吗?也没干什么,在人皇体系下,天道被限制得很好,无非就是托了个梦。

    武王的成功本是自然的,但天道看准了这一切,在合适的时机做了一件合适的事,就这么一丁点影响,直接导致了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严格来说,武王始终是人皇,天子体系是周公建立的,武王死后成王年幼,周公摄政,殚精竭虑便想了这么一套体系,借天命保证周朝的国运。”

    炎奴忍不住道:“人皇也会有私心,也会犯错,黄帝的设想,从本质上就不稳定……除非他能永远活着,否则总有一代,会让天道钻到空子……”

    张辟疆点点头道:“是的,但你又怎么知道……黄帝死了呢?”

    炎奴没听出味儿来,老实回答:“雪儿他们都说黄帝死了啊。”

    “……”张辟疆没想到他这么老实,愣了一下。

    随后朗声道:“黄帝采首山铜,铸鼎於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後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馀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髯,龙髯拔,堕,堕黄帝之弓。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胡髯号,故後世因名其处曰鼎湖,其弓曰乌号。”

    “黄帝乘龙升天,臣子取其弓,葬于桥山,建衣冠冢曰黄帝陵……距今已有三千年。”

    炎奴惊了,黄帝竟然没死?

    乘龙升天?这是成仙了?

    ……

    :抱歉。我精神应该出问题了,说请假请假,就是请不出来,每次都跟要我命一样,很偏执,就是一定要写到满意再发。下次让老婆帮我请,我可能有强迫症了。

    (本章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