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削弱杨家(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有股份。

    远德年后,杨家的生意越做越大。

    他的大儿子、国丈杨俊民当着山西巡抚。

    杨博次子杨俊士,不光垄断了山西与河套之间的贸易,还在票号业、煤业、酿醋业大展拳脚。

    据说,杨家所掌握的财富,不下千万银圆!

    杨家要兵有兵、要权有权、要钱有钱,是大明最大的外戚。

    杨博是莒国公,杨俊敏是顺德侯。杨家还算大明最大的勋贵。

    杨家爷们三个。一个掌管天下陆军,一个掌管山西政务,一个是山西首富。

    换任何一个皇帝,都会对杨家起戒备之心。

    杨博是被严世藩评价为嘉靖朝三位大聪明之一的人。他立马明白朱载圳意有所指。

    老演员杨博那个脑子,嘿,真不是盖的,转的就是快。他立马有了应对之策。

    杨博离席,跪倒在地:“皇上,臣有三道奏折,打算在明日早朝时启奏。今夜臣想先奏明皇上。”

    朱载圳问:“哦?什么奏折啊?”

    杨博到:“第一道奏折,是恭请皇上下旨,命天下官员家眷不得经商。

    您刚才说的对,官员家眷经商,看似合法,实则是在用权力换财富,是挖大明王朝的墙角。

    杨家愿率先垂范。将所有经商所得,全部献给国库。”

    朱载圳似笑非笑的说:“姻祖父,你家里有多少财富啊?”

    杨博毫不隐瞒,实话实说:“禀皇上,杨家在山西有三家商行、六座煤矿、十八座陈醋酿造厂,另在六家票号中有股份。资产应该在千万银圆左右。

    臣的五个儿子,有四个都吃朝廷俸禄。要这么多银子作什么?

    把所有生意全部捐给朝廷才是正道。”

    嘉靖笑道:“圳儿,你的姻祖父果然是深明大义啊!”

    朱载圳道:“既然姻祖父如此深明大义,朕就盛情难却了。你的第二道奏本是什么?”

    杨博道:“从太祖爷起,大明官场就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封疆不宜久任。

    这是怕封疆大吏在一个地方待久了,形成盘根错节的势力。

    犬子杨俊民,已在山西当了三任巡抚。是时候外调了。

    如今大明国力强盛。去年,乌斯藏八法王、五教王主动派使者入京。请求朝廷在乌斯藏驻军,保境安民。

    当时皇上派了三个燧发枪团、两个骑兵团入藏。但一直没有委任文官常驻藏域。

    臣请旨,于藏域设立乌斯藏宣慰使一职。由杨俊民调任。山西巡抚空缺,则由吏部举荐合适人选接任。”

    朱载圳故意面露难色:“藏域酷寒,朕怎么忍心把自己的国丈扔到那儿受冻?”

    杨博叩首:“杨家人对皇家忠心耿耿。区区严寒又算得了什么呢?”

    朱载圳望向了杨皇后:“香香妹子,你怎么看?”

    杨皇后已经不是当年那个不谙世事的少女了。她的回答很得体:“祖宗制度,后宫不得干政。这等朝廷大事,臣妾不便多嘴。”

    朱载圳满意的点点头:“好吧!那朕就准了姻祖父所请。调国丈到藏域去,担任乌斯藏宣慰使。

    宣慰使一职,本是从三品。朕不能让国丈受委屈。将乌斯藏宣慰使,特别抬格为政务官从一品。

    这样既不辱没了国丈的身份,又能让乌斯藏的法王、教王们觉得朝廷重视他们。”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