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七十五章紫色策卡【陪都制】

    邵阳郡,留守云军大营之中。

    杨大眼突然召集麾下众将前来帅帐之中,拍了拍身后的舆图,满脸不爽地道:

    “咱领着你们,自安国出兵以来,一路之上除了打下了个雷州,便再没有立下什么值得在陛下面前夸耀的战功。再看看程征北,狄武镶,还有那个曲靖侯,一路之上是攻城拔寨,战功无数……”

    说到这里,杨大眼环顾众将,沉声道:

    “陛下不日便要巡游江州郡,咱是要去接驾的。我可不想到了那个时候,要在一众军中同僚面前丢了面子!现在你们就给咱想法子,尽快拿下眼前这豫章郡,本帅会亲自在陛下面前,为你们请功!”

    正如宫英纵在虞昭凌面前的猜测一样,杨大眼自升龙府出兵,一路之上就没有碰过壁,麾下将士战力未损,如何愿意就此罢兵?

    此时的杨大眼,已经开始打起了北边豫章郡的主意了。

    帅帐之中的一众将领,一来是不知道此前朝中已经定论,大军至江州郡便停下攻势。二来,他们这些从军之人的功名恩赏,皆要自战场之上亲手夺取,自然一心求战。

    听闻杨大眼的要求,众将二话不说,连忙齐齐围了上去,准备开始研究豫章郡之中的地势兵道、坚城要塞。

    而就在这个时候,便听到帅帐之外,忽然传来了一阵轻咳之声。

    “咳咳咳!”

    众将闻声,下意识地朝身后看去,看到帐前站着之人,顿时齐齐停下脚步,躬身行礼,口中道:

    “末将等,拜见徐经历!”

    徐庶身穿五品绘熊青袍官服,静静地站在帐中。

    徐庶在杨大眼麾下效力,如今已累功至右军都督府经历司经历,正五品官职。这个职位,乃是武职掌文事,主理军中往来文移之事。

    杨大眼领兵征战,喜冲锋在前,颇为悍勇。但为一军主帅,尚且还是差点火候,所以萧承此前一直没有将他麾下士卒作为主力大军任用。

    不过杨大眼有一点好,最是有自知之明,也敢用人。

    徐庶擅军略,能力出众,他便将军中大小事务,尽数交给徐庶处理,自己只管上阵冲锋厮杀。

    最后硬生生将徐庶这个右军都督府经历司经历,弄成了实际上的军中统帅。自升龙府出征以来的军事部署,皆出自徐庶之手。

    一众将领对徐庶,自然是敬畏叹服,哪怕是军职高过徐庶的将领,也不敢在他面前拿大,纷纷以下属礼拜见。

    杨大眼看到徐庶的到来,眼中更是一喜,连忙道:

    “经历总算来了!快快快,帮咱参谋参谋,怎么才能够在陛下抵达江州郡之前,将这豫章郡拿下!”

    徐庶看着眼前热情无比的杨大眼,不由有些心累地叹息一声,对着一众将领,道:

    “我与大帅,有要事相商,你们且先退下!”

    一众将领闻言,顿时一愣,下意识地看向杨大眼。

    杨大眼也有些茫然,但还是毫不怀疑地挥了挥手,道:

    “听到没,都先去外面候着,咱和经历商量完再喊你们!”

    众将闻言,连忙俯身行礼,口中应道:

    “末将领命!”

    然后众将分列两队,齐齐转身,走出帅帐。

    “经历想要商议什么要事啊?”杨大眼看着徐庶,忙不迭地问道。

    徐庶微微拱手,不紧不慢地道:

    “大帅可还记得,此前陛下下密旨传令前线各军主帅,此次攻势,至江州郡便止?”

    杨大眼闻言,不假思索地道:

    “自然记得……可是,当时哪里知道,这次会这般顺利?现在安顺、江州、邵阳三郡一带,汇聚各部精锐三十余万众,战力未损,士气正旺,为何不顺势出兵,为陛下多夺取下一些城池来?”

    程不识、狄青、伍子胥、杨大眼四部,汇聚云国近乎九成的精锐兵马,此时齐聚于此,若是就此退却,任谁来看,都是在可惜了些。

    徐庶闻言,微微摇头,道:

    “咱部参战一来,除雷州一战以外,将校多养精蓄锐。除此之外,我部粮草军械,也是水师负责自海上运输,一应物资皆不缺,大帅自然未曾察觉到。”

    “可大帅不知,征北将军麾下将校,自象州郡一路东进,攻城拔寨,恶战无数,麾下八万兵卒折损三成,粮草物资更因为后方道路崎岖,而难以足额运抵。”

    “武镶将军、曲靖侯,虽麾下战力未损,但两部加起来二十余万精锐兵马,所需的粮草军械,是天文数字,后勤压力重大。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夏军残部,不断袭击辎重部队,各部不胜其扰。”

    说到这里,徐庶看向杨大眼,沉声道:

    “大帅并不知兵之人,也应该知道,打固然是能够继续打下去的。但要付出的代价,便未免大了一些。赢了,陛下、朝廷不见得多欢喜。输了,则必惹陛下厌恶……如今局势,我大云强而夏国弱,大帅又何必急于一时呢?”

    攻取了江州郡这通衢之地在手,天下两分,局势已经彻底转变。等到云国彻底消化了这西南六郡与江州郡,夏国甚至在底蕴、国力之上,都无法再稳胜云国了!

    如此局面,当真就是优势在云,根本不必急于一时一刻。

    听到这里,杨大眼微微一滞,斟酌片刻之后,方才有些泄气地叹了一声,道:

    “唉,咱自升龙府出兵以来,也只在雷州打过一场大仗。但那,也还是作为偏师,为水师策应而已。入邵阳郡之后,那更别说了,都是替狄青打的下手,我实在是不高兴得很!”

    徐庶闻言,却是安慰道:

    “此前听闻升龙府有变,复黎军逆党残部被一举歼灭,安王也已自请入中庆城觐见。大帅有攻灭黎朝,镇抚安国之功,之后更是总理安国田地改革。诸多功劳,已足够大帅晋位四平将军。加上雷州战功,您升四镇将军,入主右军都督府的可能性极大。”

    “既然如此,大帅又何必继续贪求战功,凭白担上风险?”

    四征,四镇,四平,四安,将军位由大到小。再往上,便是有名无实的大将军号、太尉衔。

    按照如今的云国武将升迁制度,太尉、封号大将军,需镇守京中,以示尊荣。四征、四镇将军,有资格担任五军都督府大都督。而四平、四安,只能任五军都督府都督同知、都督佥事。

    杨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