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合纵之术,两国皇帝相约会猎(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夏国金陵城,皇宫谨身殿之中。

    其余百官尽数屏退,只剩下寥寥十数名夏国当朝重臣、夏皇虞昭凌心腹死忠,此时留在这大殿之中。

    “陛下,大兴郡绣衣使快马来报。云将狄青,率部数万,强攻萧关、散关,意欲攻入渭河平原,强取我北境重地大兴郡!”

    此时殿中众臣,到底是夏国朝堂英,倒是不曾露出惊慌失措。不过也个个眉头皱起,面色凝重无比。

    冯处当即上前一步,开口道:

    “云将狄青,并非诸子百家、世家豪族、江湖门派出身。一身武学有军中气象,擅用刀法,九阶修为,通军略,应是军中出身!”

    “少年时籍籍无名,青年时直接入云国禁军效力,任职校尉。当初云皇掌权亲征之时,他便曾护卫一旁。”

    “此后因剿灭云国佛门叛逆,迁为武镶将军,执掌邕州大营。此后之战,又率部攻占邵阳郡、合围江城郡,屡立战功,被封砚山伯、镇南将军,兼云国前军都督府左都督。”

    “此人用兵狡诈多变,不动时如山,固守邕州,巍然不动。侵袭时如火,月余之内攻陷邵阳郡大小城池六十一座。更曾以主帅之位,亲冒锋矢,上阵冲杀,勇猛无敌,在云军军中,威名声望甚高!”

    绣衣使虽说被东厂、粘杆处,联手压制地头都抬不起来,在云国境内更是不敢显露丝毫踪迹。

    但类似这种,云***中主要将帅的详细情报,还是极为关注的!

    听完狄青的情报,殿中众臣,脸色着实不太好看。

    夏皇心腹,散骑常侍朱飞昂,此时皱眉道:

    “此人战功不如云将伍子胥耀眼,但亦当位列世间名将,不可小觑!纵然大兴郡之外有关隘卫戌,但也不可大意。”

    “还请陛下,速速下旨,抽调北境兵马,尽快驰援大兴郡!”

    此时龙椅之上的虞昭凌,眼眸微微低垂,但神情却丝毫没有凝重,嘴角反而露出了一丝笑意。

    “象州郡这边,总算是用兵了!”

    冯处此时,也是露出了笑容,对着虞昭凌微微拱手一礼,道:

    “驻守象州、江阳两郡的云军,拢共不过十万。”

    “这如今,狄青是既要率部强攻萧、散二关,又要分兵驻守金城府,防备驻守象州郡以南,兴庆府的我大夏锐。想必如今,云军后方防线驻军,已然空了!”

    君臣二人,此时神色轻松,还似乎有一股计谋得逞之后的得意。与殿中这些面带凝重忧色的夏国众臣们,形成了很是鲜明的对比。

    老司空梅崇,此时愣了愣,忍不住开口道:

    “可是陛下,另有安排布局?”

    虞昭凌轻笑一声,悠悠道:

    “当初突厥战败,我大夏曾经将俘获的战马、甲胄,还有一部分工匠,送给了吐蕃.”

    这话点到即止,没有说得十分清楚。

    但一众朝臣,都是聪明人,只是稍稍已琢磨,便顿时明白了过来。

    当今陛下,这是在两年前,便已经和吐蕃国暗中约定了什么,就为了这一次的云、夏两国之战!

    有朝臣沉吟片刻,却是忍不住开口道:

    “陛下,两年之前,我大夏与云国交战,当时的吐蕃,可是断然拒绝了我大夏出兵夹击云国的请求啊!”

    当初云夏两国之战,夏国便曾邀请吐蕃出兵,瓜分云国。只是当时的弃聂岐,在见识过云军军威之盛后,是毫不迟疑地回绝了。

    虞昭凌闻言,当即道:

    “赞普弃聂岐,观其登位以来的言行举措,可知绝非庸才。如今局势,朕不信他还坐得住!”

    如今局势,与两年之前又有所不同!

    这一次若是夏国败了,那天下大势便彻底到了云国那边。

    腾出手来的云国

    是不会容许身边有吐蕃这样一个,与云国有着漫长国境线,随时可能威胁边境的国家存在的。所以吐蕃,也只能与夏国联手!

    夏国的一众大臣,实在是有些看不起吐蕃这个边陲小国,纷纷再次开口道:

    “吐蕃国小民寡,军力孱弱,国内只怕连大军所需的铁甲都无法凑齐。若非占据高原地利,早就被诛灭了。就算出兵,难道还能是云国大军的对手吗?”

    “臣还听闻,说这吐蕃西南,以羊同部为首诸多部族,早就在云国的扶持之下,与吐蕃国君对抗。有羊同部牵制,吐蕃怕是不敢轻易对云国动兵啊!”

    看着持狐疑态度的一众大臣,还不待虞昭凌解释,殿中却是有一道声音,突然开口道:

    “诸位大人却是不知,这两年来,因为突厥王庭的势力消退,吐蕃以南之地,北至青唐城,囊括西海,方圆数千里之地,都尽数被草原势力吐了出来。吐蕃便凭白得了偌大的领土,国力增长迅速。”

    这凭白得来的地盘,相较于吐蕃其他地方,人口较多,更为富庶。

    而且西海有盐,青唐城有铁矿,皆是吐蕃急需的物资。加上夏国送过去的突厥工匠,使得吐蕃国冶炼科技树被点亮了,终于能够自行打造铁器,使得吐蕃国力增长迅速!

    话音落下,一道身影自众臣队列之中缓缓走出。

    众人齐齐看去,发现此人,竟然是这两年来,很少在金陵城中露面的那位纵横家弃徒,宫英纵!

    宫英纵站出身来,分别对着虞昭凌,殿中众臣行了个礼,然后继续道:

    “其实这两年来,天下气候有显著变化。原本寒冷的吐蕃国内,适宜耕种的土地变多,使得这吐蕃国力、军力,早已不是当年可比的了!”

    原本不适宜耕种的土地,现在已经变得能够耕种了。粮食多了,能够供养的百姓便多了,可供征调的青壮民夫也就变多了!

    白得了偌大的富庶地盘,又得到了夏国暗中的支持,更有天时相助,吐蕃国力这两年来,几乎是翻倍地增长。

    其实当年王玄策出使吐蕃,就已经发现了吐蕃国内、不,应该说整个天下的气候,都在变暖!

    他回国之后便向萧承回禀,必须要提前在吐蕃落子,以免将来吐蕃国力发展迅速,难以制衡,牵扯太多力。

    也正是因为萧承听进去了,才有了后来册封羊同部首领,扶持他与吐蕃对抗的事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