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厨房工厂(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价,搞出了个简易厨房。

    厨房看着很是磕碜,灶台都盖不起,杨文忠不知从哪摸出了个旧油桶,切成两截,就是两口灶台。但先进的又很先进,那台轰隆作响的切片机,还是很有科技范儿的。

    龙向梅架着直播设备,大大方方的跟网友们介绍着自己农家菜的“工厂”:“你们别看很简陋,但是真的很干净的。台子啊、案板啊、锅碗瓢盆啊,每天都有擦洗消毒。”说着她指着一个巨大的荷叶锅道,“用大锅架上蒸笼,蒸汽消毒半个小时。驰宝说,很多医疗器械,这么消毒都够了。你们放心大胆的吃!”

    【哈哈哈所以最后又搞成了生产线吗?别人都是恨不得表示我们很土,我们很原始。只有我梅,恨不得告诉全世界,哪怕是条七拼八凑的生产线,也绝对要亮出来!】

    【不愧是学习强国优秀学员,狗头!】

    【我就等着过几天我梅举着炒菜机跟我说,你们的腊牛肉都是它炒的,姐坚决不动手!】

    龙向梅看到这条弹幕,沉吟了几秒,抬手一指不锈钢架的另一头道:“炒菜机确实有……”

    弹幕【……】

    你梅姐还是你梅姐,在工业化的道路上,从不让人失望!

    “咳,”龙向梅干咳一声,“炒菜机我试过了,虽说工业用的炒菜机比家庭版的好用,设定好程序的话,几个配料格子能掐着时间,有序的投放物料。但只能适应部分菜式,很多菜不如我自己炒的好吃。当然,前几天呼声很高的腊牛肉我试过了,味道不错。毕竟腊牛肉考验的是熏腊的水准,而不是炒菜的技能。既然你们对炒菜机感兴趣,今天呢,我就直播一个炒菜机炒腊牛肉怎么样?”

    【不,我们对炒菜机并没有兴趣,只对吃的有兴趣!】

    【我还是觉得自己动手炒的好吃,炒菜机没那个味道。】

    龙向梅没搭理抬杠的,大圆村的空心化触目惊心,她不可能不依赖炒菜机。加上她又打算搞民宿,早晚被人扒,还不如坦坦荡荡的展示出来。她知道有很多人迷信柴火土灶、迷信手工制作。但更多的人无所谓手段,他们只追求最后的味道。龙向梅觉得,自己抓住后者即可。至于前者,放弃就放弃了,她又不是人民币,还能人人喜欢不成?

    简易厨房开张,不意外的再次引来了围观。苏妙云生怕出状况,亲自镇在了当场。当然,她之所以这么上心,不仅仅是因为担心龙向梅吃亏。最重要的是,龙向梅开的既然是“工厂”,那肯定要人手帮忙。她仗着与龙向梅的交情,把自己负责的其它贫困户弄了过来。

    她

    手里有四个对口的贫困户。除了有精神病的那家实在没办法之外,其余两家情况也很令人揪心。其中一个是个哑巴,名叫刘远浩,男性,45岁。有过短暂的婚姻,但因残疾,年轻时性格偏激,总是对老婆疑神疑鬼,动手打了几次之后,老婆果断的跑了,至今没回来。他年年岁岁的去报警,派出所只能敷衍。总不能直接告诉他,你前妻已经在外地嫁人,生了俩儿子,过的特别幸福吧?

    残疾人从来是贫困户里棘手的存在,难为苏妙云接手了两家,龙向梅感谢她的照顾,爽快的把刘远浩喊来家里干活,日结计件模式,总算缓解了一些他的窘境。至于他爱打人什么的,她霸王龙又不是打不过,敢炸刺一顿胖揍,直接暴力碾压,不信他敢跳。

    另一户说起来更惨。户主是个卖菜的,去年在马路上被货车撞死了。货车司机也是个没钱的,赔偿金至今没到位。户主的老婆刘晓君就此守寡。刘晓君今年才34岁,搁现在农村男多女少的情况,求娶的人不少。奈何她放不下三个孩子,没舍得走。于是被死死拖在了村里,上头要照顾因丧子而备受打击的公婆,下面要抚育三个未成年的孩子。

    刘晓君为了养活全家,打了好几份工,一天到晚不归家。13岁的长女能照应弟妹了,因此她婆婆苏友桃被苏妙云塞了过来,帮着打下手赚零钱。只要龙向梅生意足够好,苏妙云的精力能分去照管精神障碍那家的四个孩子。让他们别再跟泥人似的了。

    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直播间的网友们看的辛酸。“厨房工厂”开业的第一天,下单量便超过了预期。很多网友对待脱贫,总是一副赤子之心。只要受困者愿意努力,他们往往愿意付出很大的精力去帮扶。因此,在龙向梅不知道的时候,直播间里的自来水,悄无声息的流淌进了各个社交平台。

    3月31日,全村腊味销售殆尽。村支书杨文忠骑着他的三轮车,带着他的团队,风驰电掣的穿梭在各个村寨协调进货。

    但也是这一天,龙向梅锁在“厨房工厂”的切片机与炒菜机不翼而飞。与此同时,所有搬不走或不值钱的器材,全部被掀翻在地,现场一片狼藉。

    龙向梅站在如同废墟的厨房内,眼眸如冰:“看来,有些人是活的不耐烦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