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赳赳老秦,凡大秦国土,寸土不让!(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翌日,

    大秦朝会大殿,

    嬴政刚一坐下来,治粟内史居鲁起身出列道:

    “启奏陛下,秋收已过,各地所报尚可支撑此次北伐匈奴战事,可一旦用以赈灾恐有不足,除非......动用各地储备之粮秣方可。”

    “请陛下定夺!”

    居鲁的话音传遍大殿,众皆对此呈静默姿态。

    北伐匈奴收回河套地区,乃是已经定下的战略方针,倘若此刻放弃,恐会影响秦人对战事的信心。

    别的不说,

    单单对于出征匈奴的各种事宜早已在民间传遍,现在放弃的话,民心自然是会遭受一定程度的打击。

    没人会喜欢朝令夕改的朝政....

    毕竟大秦是以耕战为基础的,只有不断的战争才能带动秦人的积极性,如若没了战争,也就断绝了秦人的上升空间。

    在天下一统,盛世之际,如此耕战之法倒也显得有些不尽如人意了,没了战事之后,秦人的积极性也就失去了依靠。

    所以此番北伐匈奴,那也必然会是大势所趋,却又谁都想像不到会有天降神石一事,可谓是天灾人祸全部都撞在了一起。

    片刻,

    王绾这才起身道:“陛下,六国归民亦是秦人,这是毋庸置疑的,倘若陛下不作赈灾之事,恐会掀起民间怨愤,北伐匈奴之事可以延后,但赈灾流民一事刻不容缓,还请陛下三思以大局为重。”

    随着左相王绾带头,一众儒家博士便是如马蜂一般钻了出来。

    “还请陛下三思!”

    “赈灾流民刻不容缓,陛下当以百姓为先。”

    “战事还未起,虽会冷落部分秦人之心,但只要在延后的北伐匈奴之上能够取得胜利,一切便可迎刃而解。”

    “陛下领大秦一统天下,然昔日六国故地之中仍有不少人思及六国之荣光,今时又发生天降神石一事,乃是大秦与陛下赢的民心之际,我等朝臣切不可怠慢之。”

    “神石上书亡秦者胡,倘若陛下不行赈灾之事,恐会让此事不断发酵,从而动摇国本民意。”

    “是啊,陛下,如今唯有赈灾流民,方能让天下人看清陛下与大秦对天下的心思,如此便可消解神石上书一事的影响,从而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闻言,

    嬴政冷着脸没有说话。

    最是不喜儒家这群博士如此悲天悯人的性子,倒不是说不好,而是有些过头了。

    更为重要的是,

    儒家这群人的抱团能力太强了,只要有人作为领头羊,那么这股力量一旦发酵起来,必定是惊天动地的。

    试问哪一个皇帝喜欢这样的儒家?

    而此刻的大秦也就才刚开始冒出这样的苗头罢了,殊不知后世几千年,不知有多少王朝皇帝不得不在儒家这群抱团的影响力下妥协,更不知有多少王朝因此而起了覆灭的大祸。

    儒家思想没错,天下大同,但再好的思想一旦落入了这群人的脑袋之中,便会成为一颗纽带将之联系起来,从而形成一个足以影响天下大势的群体,不可谓不让人警惕。

    倒不是说武将、士族不抱团,而是儒家思想的这颗纽带的效应太过于强烈,好坏一眼便知,

    例如出门在外,一句皆是圣人弟子,一句大家同读圣贤之书,不消半日光景便可凝聚出来又一个全新的以儒家思想为纽带的团体。

    这也正是之前淳于越一心想要成为儒家大儒的原因,

    影响力太大了!

    但凡只要是有儒家子弟的地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