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争相(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承平五年。

    咸阳城。

    嬴渊与往常一样,在处理日常政务。

    忽地。

    丞相蔡京手中拿着一张奏折,急匆匆跑到宣政殿里。

    见状,嬴渊放下手中的笔杆,皱眉道:“发生了何事?”

    他是了解蔡京的,对方身为丞相,一向都是稳如泰山。

    除非发生了大事,否则,绝不会这般姿态。

    如今刚过了年,能有什么大事?

    难道四王忍耐不住寂寞造反了?

    想到这里,嬴渊都开始有点儿激动了。

    闻声,蔡京瞬间稳住心神,连忙作揖道:“回陛下,夷州大捷!

    霍光将军已于腊月二十八日,成功收复夷州,敌将丰臣秀吉死于乱军之中。

    一众倭寇士卒,皆被活埋,如今,霍将军正在处理收复夷州后的种种事宜。”

    话音刚落,嬴渊不仅没有感到失落,反而更为激动起来了。

    只见他豁然起身,迅速从蔡京手里抢来那张奏折,认真的看了起来,突然猛地一拍桌子,大笑道:

    “好!好!好!传令,参与此战的全军将士,一律重重有赏!

    待他们从倭国凯旋之时,朕会另外论功行赏!”

    收复夷州,打跑倭寇,事关民族荣辱,他自然会高兴。

    大秦亡了国,可依旧还是这个民族,还是这片土地,不会有变化。

    所以,他想让大秦亡国,并不想让这个民族就此没落。

    如今,打跑了倭寇,站在民族的层面上来说,是件天大的好事,自然值得高兴。

    蔡京作继续作揖说道:“陛下,收复夷州,对我大秦来说,都是一件值得高兴的大事。

    不过,微臣这里,还有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加上收复夷州这事,可谓双喜盈门。”

    闻声,嬴渊迫不及待道:“还有什么消息,能比得上将夷州收复?”

    蔡京直言道:“方才微臣整理了各地送来的奏折,在各州府机要之地,官学均已建设完毕。”

    他的意思是说,每个‘省’的省会与经济发展比较不错的地方,都已经建设了官学。

    至于其它地方,有哪些城镇的带动,也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换句话说,距离嬴渊想要完成的目的,又前进了一大步,这确实是一件好事。

    “双喜盈门,甚好!传令,咸阳城内,大庆三日!”

    嬴渊大嘴一张,朝廷便至少损失了十几万两银子。

    不过,这一次,蔡京却没有阻拦,他认为,这些钱应该花。

    过年的时候,皇帝陛下没有像去年那样,在摘星楼里搞什么酒池肉林庆祝一番。

    官员们都憋着一股期待的劲儿。

    如今年关过了,不少官吏心里都有些失落。

    大可以趁此机会,搞一次欢庆。

    毕竟,人家商贾都有年会。

    朝廷自然也要搞搞才行。

    “陛下,还有一事...如今夷州已经收复,关于夷州刺史一职,是时候该安排上了,陛下觉得谁比较合适?”

    蔡京询问道。

    嬴渊想了想,缓缓开口道:“郑成功此人就不错。

    待与倭国的战役结束后,朕会赐郑成功国姓,并且世代享受‘王’的待遇,让他们郑家,替朕守好大秦海上门户。”

    对于夷州刺史一职,他确实需要慎重考虑。

    而郑成功,也确实是一个不二人选。

    将来有朝一日,若是倭寇还敢攻打大秦,那么第一站,不是沿海一带,就是夷州。

    所以,夷州一定要守好。

    即使要大秦亡国,也不能亡于倭寇的手中。

    所谓国姓,其实就是指嬴渊的姓氏——嬴。

    在大秦地界,有三种姓氏,可以不用说免贵。

    一是山东孔家。

    二是龙虎山张家。

    三就是当朝国姓。

    其中尤以国姓最为尊贵。

    要不然,世人也不会说出‘国姓爷’这三个字了。

    在大秦这地界上,只要是嬴姓,哪怕是给富家翁打工,富家翁见了那嬴姓工人,都要施礼作揖。

    毕竟,同姓往往意味着同宗同源。

    你敢骂人家一句,人家转头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