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嬴渊的帝王心术(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三百八十九章:嬴渊的帝王心术!

    最终,经由诸臣商议,打算从四大异姓王麾下,各自调出十万大军,前往武国。

    如果搁在以前,像是这样的事情,四王肯定不会答应。

    毕竟,谁愿意将自己含辛茹苦,培养出来的百战之卒,就这么交由朝廷调度?

    但自从嬴渊杯酒释兵权之后,他们即使想不答应,也没办法。

    这件事敲定之后。

    户部侍郎诸葛亮,向曹操建议道:“如今我大秦兵马之多,以位居各国之前列。”

    “但是编制混乱,调度繁琐,不利日常行军训练等,下官想,要不就将我大秦军队,进行一番整改如何?”

    听到这个,曹操顿时来了兴致。

    他又何尝不知,现在大秦军队虽多,但是编制派系也多,绝不利于统一作战。

    “你的意思是,进行军改?”

    曹操好奇询问。

    诸葛亮点头道:“没错,纵观各国之强,无不是从变法开始。”

    “陛下已在民生方面,下了极大功夫,若是能够再进行军改,必使我大秦实力,更上一层楼。”

    曹操又问道:“那不知,该如何去改?”

    诸葛亮直言道:“首先,我大秦两百余万的军队,太过臃肿繁杂,第一步,下官想的是,裁军。”

    “将上了年纪的老兵、受过伤再难上战场的将士,以及闲杂士卒,一律裁掉。”

    “第二,成立几个兵营,将各地士卒完全融合进去,使其体系分明,更利调配。”

    “第三,将一些无关紧要的训练全部废除,大秦的将士,只为作战而生。”

    “...”

    他一口气说了数条。

    每一条都能在极大程度上,提升单兵作战能力与团战融合程度。

    曹操细细思量,如果真能够如诸葛亮所言,进行彻底性的军改。

    那么,大秦的将士,将会呈现一种跨越时代的进步。

    曹操道:“你的想法很好,只是如果军改,需要涉及到的东西很多,必须要有陛下做主才行。”

    诸葛亮拱了拱手,道:“如今各国伐交频频,军改之事,宜早不宜迟。”

    曹操点头,“放心,本相这便上奏陛下,相信不日,就能收到陛下的意思。”

    -------------------------------------

    半月后。

    临近晋土的边城内。

    嬴渊接到了曹操的来信,上面主要讲了诸葛亮提议的军改一事。

    与此同时。

    燕王朱棣与燕王妃徐妙云,一同前来拜见。

    嬴渊让他们二人进到营帐中。

    还未等二人施以大礼,嬴渊便摆手说道:

    “免了,朱棣,是谁让你将军队派来此处?”

    燕王将军队驻扎在这里,是听从了朝廷百官的意见。

    要是嬴渊在晋土有事,他便会在第一时间,率军队前往护驾。

    朱棣作揖道:“陛下,臣带军队前来,是受相国之命,保护陛下安危。”

    相国?曹操?

    嬴渊微微皱眉道:“看来,朕给他的权力,倒是够大,竟然将你都指挥动了。”

    在他没有上朝的那段岁月,确实也给了曹操指挥军队的权力。

    只是,他想的是,对方会因为手握兵权而生有二心。

    哪知,即使手上有人了,也不敢生出不臣之心,还反而让人来保护自己。

    这让嬴渊多少是有些无奈。

    朱棣心中一惊,连忙问道:“陛下,难道您不知此事?曹相国未将臣出兵之事提前告知陛下?”

    他以为嬴渊是知道的。

    毕竟,曹操让他出兵,用的可是嬴渊的虎符。

    当然,那个虎符,也是之前嬴渊让曹操监国时所给他的。

    “朕只是没想到,他会派你来保护朕,好了,这些都不重要。”

    顿了顿,嬴渊将曹操的书信,递给朱棣,又开口道:

    “孟德说要军改,你认为如何?”

    确实不重要,他巴不得曹操将全国军队都掌握在手里。

    然后要挟他以令诸侯呢。

    其实,曹操所做的这一切,都以为,是他猜准了嬴渊的心思。

    他做梦也没想到,嬴渊竟是希望他做出那样的事情啊!

    然而,在朱棣耳中听来,是觉着他与丞相私交甚密。

    封疆大吏与丞相要是传出什么私交甚好的事情,往往意味着大祸临头。

    于是乎,朱棣在心中决定,改日,就与曹操彻底断了书信以及其它方面的往来。

    今后无论曹操对他说了什么,他都会在第一时间,汇报给嬴渊。

    当他认真看完书信上的内容后,显得大吃一惊道:

    “如果按照信上所写去军改,且有所成,则我大秦军队,将会愈加有凝聚力,是好事。”

    “只是这裁军,怕是会闹到人心惶惶的地步,毕竟,不少被裁掉的人,可都是我大秦老卒啊!”

    “臣担心,若是军改过激,有可能会闹出哗变之事。”

 &nbs-->>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