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五章 德全(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而且范一通也知道,自己今日坐着囚车进城,那就已经没有掩饰的可能了。

    所以,他这会拼命的喊冤枉,其实是想让戚从瑞知道自己的情况,想让戚从瑞尽快的搭救自己。

    对于陈安晏来说,他倒是没有阻拦,而是任凭这两人这么叫喊。

    因为陈安晏知道,被抓到京城的人,除了那些亡命之徒外,大部分人都会像他们这般大喊冤枉。

    可实际上,真正被冤枉的人并不多,特别是朝廷的官员,他们深知到了这里,想要脱身根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也只能喊几声冤枉来博取同情。

    而对于在旁边围观的百姓来说,这样的场面他们已经见过多次了,所以,他们根本不会相信这两人是被冤枉的,甚至在人群之中还有不少人朝着囚车丢些烂菜叶。

    对此,陈安晏同样没有阻拦,毕竟,这可是囚车进京的传统。

    而这一次回京,陈安晏并没有再跟李琳同坐一车。

    不管怎么样,李琳毕竟是一位待字闺中的郡主,陈安晏虽说年纪还小,但终究男女有别。

    而这一路上又有不少百姓围观,所以在上岸之后,陈安晏便让李琳坐车先行,自己在后面跟着。

    其实,陈安晏之所以会这么安排,也有着他的用意。

    陈安晏上了马车之后,却是又将那位传旨太监唤到了车上。

    陈安晏离开京城这么久,虽说一直有万通镖局通过徐镖头来给自己传递京城的消息,可是,万通镖局毕竟在宫里并没有眼线,所以,对于宫里发生的事情知道的并不多。

    因此,陈安晏想趁着去宫里的路上,打听一下最近京城里所发生的事情。

    这个传旨太监在面对陈安晏的时候,倒是十分恭敬。

    这个太监名为德全,陈安晏之前倒是也见过一面。

    据高公公所言,这德全也算是自己的心腹。

    当年李彧的生母还在世的时候,这德全就已经跟在高公公的身边。

    在后来发生变故之后,德全还是一直都跟着高公公。

    在过去的这些年里,严公公仗着有太后撑腰,一直在打压他们,要不是有赵公公护着,恐怕这两人早就已经丧命了。

    不过,好在如今风水轮流转,高公公接替赵公公成为了大内总管大太监,至于严公公,却是早就已经“畏罪自尽”了。

    高公公有了现在的地位,这德全的地位自然也水涨船高。

    而不论是对于李彧还是高公公,他们都知道陈安晏必然很想知道最近进城发生的事情,所以才会专门派了德全前来。

    随后,德全便将在陈安晏离开的这段时间里,宫里发生的事情告诉了陈安晏。

    其实,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并不多。

    毕竟,在朝中有宇文德荣以及李文栋这一明一暗的帮衬,在宫里又有杨雄以及高公公等人照看,并没有出什么大事,无非是将李文栋他们处理好的各地公文,在朝堂上做出安排。

    至于李彧,则是按照陈安晏的意思,多听多学。

    所以,在公务上,李彧并没有出什么纰漏,反倒是宇文德荣还数次夸赞。

    不过,在这段时间,齐太后却是一直在找李彧的麻烦。

    特别是在最近这断时间,李彧每次前去请安的时候,齐太后要么是嫌他的去的太早,影响她休息,要么是嫌他去的太晚,责其不尊孝道!

    除此之外,不论李彧怎么做,齐太后都会挑刺。

    要么是着装不够得体,要么是态度不够恭顺,甚至连进寿康宫的时候,脚步稍稍快了一些,齐太后就责备他将外面的冷风也带进来了。

    其实,这些年在赵公公的教导下,李彧对于宫里的这些礼数已经十分熟悉。

    如今虽说赵公公不在了,但高公公也是宫里的老人,就连他也看不出什么毛病,但是齐太后就是要吹毛求疵的怪罪。

    甚至还有几次,在早朝的时候,齐太后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多番奚落。

    好在如今的李彧沉得住气,一直隐忍。

    不过,这还不是他最难以接受的。

    在这段时间,一边是齐太后的无端指责,而另一边,李承却也越发的不将他放在眼里,在高公公看来,也算是无礼至极。

    可是,这李承仗着有齐太后的庇护,李彧也没有什么办法。

    毕竟,这里是后宫,不论是宇文德荣还是李文栋,都难以替李彧做主。

    好在如今的他已经学会了隐忍。

    也正因为如此,李彧才天天盼着陈安晏回来。

    而除此之外,还有两件事。

    第一件事就是齐太后的生辰。

    算下来还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其实,不论是宫里还是各地,在去年的时候都已经开始着手准备了。

    毕竟,太后的生辰也算是一件大事!

    至于第二件,便是赵公公的陵墓。

    其实,若只是作为先皇陪葬之人安葬,根本不用花这么长的时间,因为在替先皇修建陵墓的时候,已经预留了一些墓位。

章节目录